武汉主城区公园绿地空间布局现状研究

2018-07-10 07:22第一作者侯云鹏华中科技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副教授
中国建筑装饰装修 2018年6期
关键词:绿地面积主城区空间布局

(第一作者) 侯云鹏 华中科技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 副教授

(第二作者) 刘育晖 华中科技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 讲师

1 引言

城市公园绿地空间布局是影响绿地绩效的重要因素,它既要满足城市生态需求,又要作为城市绿色公用设施为市民提供高效的日常游憩服务。协调好两者关系成为科学构建城市公园绿地系统的重要工作,对于公园绿地布局现状的研究能够为进一步深化设计提供有力的支撑。城市公园绿地是城市生态系统和市政公用设施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向公众开放,满足居民日常的休闲、游憩功能,同时还具有生态、美化、防灾等作用。城市公园绿地的规划和建设体现出了城市的整体环境和居民的生活质量水平。根据现有城市绿地分类标准,公园绿地被划分为:综合公园(G11)其中包括全市性公园(G111)、区域性公园(G112);社区公园(G12)其中包括居住区公园(G121)、小区游园公园(G122);专类公园(G13);带状公园(G14)和街旁绿地(G15)。

在使用GIS系统研究公园绿地空间布局方面,我国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和实践。这方面研究目前主要集中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实现了对于公园绿地现状信息数据的获取和管理。深圳市城市绿化管理处(2003)利用GIS系统建立了城市绿化规划管理系统,对城市绿地资源实现动态管理,预测城市绿地资源的动态变化,为城市绿地规划提供有效的辅助据测支持。[1]陈晔等(2005)使用GIS软件以TM影像为基础对重庆市绿地进行了研究并提取了属性数据。[2]其次对公园绿地的服务半径和可达性进行了分析。陈明、戴菲(2017)使用GIS软件基于网络分析法,对武汉市江汉区公园绿地服务半径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优化布局策略;[3]李方正等(2016)使用GIS软件基于微博签到大数据研究了北京中心城区公园绿地的使用空间特征并对城市绿地系统修编提出了建议。[4]

本文以武汉市主城区公园绿地为研究对象,以2016年Google卫星遥感影像为基础结合实地调研,基于GIS软件平台制作武汉市公园绿地现状数据库。在此基础之上对武汉市主城区公园绿地空间布局特征分析,为后续的公园绿地空间布局策略研究提供基础。

2 研究区概况与数据来源

2.1 研究区概况

武汉市坐落于江汉平原东部,是我国中部地区的经济、文化、交通中心,入选国家中心城市。武汉市主城区在空间上被长江和汉江分为三个部分,形成了汉口、汉阳、武昌三镇隔江相望的格局。武汉市山水景观资源丰富,主城区内拥有27个湖泊和58座山体,市内湖泊星罗棋布,水域面积近主城区面积的1/4。武汉的公园绿地空间分布独具特点,基于山水资源丰富的内陆地形地貌特征,武汉市大型公园较多且依山傍水而建。根据湖北省第四次森林资源二类调查显示武汉市建成区绿化覆盖率39.55%,绿地面积20947.31公顷,绿地率34.47%,公园绿地面积8355.86公顷,人均公园绿地面积10.91平方米。

本文研究根据国务院批复的《武汉市城市总体规划2010-2020》[5]所确定的主城区和公园绿地范围,选取武汉市主城区作为研究区域。该区域总面积约为678km2是人口分布最为密集的区域。

2.2 数据来源与处理

武汉市主城区绿地系统规划(2011-2020年)[6]提出充分利用武汉市现有山水景观资源,结合历史文物保护和城市总体规划布局,突出山水园林特色,在确保主城区内 27 个湖泊和 58 座山体全面绿化的基础上,以均衡布局为原则,按照服务半径的要求,分别布局综合公园、社区公园和各种专类公园、带状绿地和街旁绿地,确保市民在 500米范围内能够到达公园绿地,方便市民生活。依据《武汉市主要公园绿地资源目录》,在经过整理的主城区公园绿地名录的基础上,结合实地踏勘调研,对主城区三环线范围内的区域使用 Arc Map软件对2016年Google卫星遥感影像进行矢量化处理。由于武汉市水资源丰富,主城区内湖泊众多,大量绿地依水而建,在处理过程中对照相应名录,结合卫星影像数据,剔除了绿地中的水域面积,最后提取城市公园绿地范围形成武汉市主城区公园绿地数据库(图1)。

图1 2016年三环线内公园绿地分布

3 武汉市主城区公园绿地空间布局现状

3.1 总体布局特征

分布着大量的带状绿地。在这些区域内结合沿江道路环境整治和江滩、提防改造,利用滨江的开敞空间,建设了绿带景观形成开放式的观光绿地景观轴,形成集休憩、生态、美化、防灾功能于一体的绿色过渡空间。4、二环线以外,大部分公园绿地依山水地形而建,单体面积较大。主要的公园绿地如:东湖周边各公园、武汉植物园、喻家山风景林地、狮子山公园、南湖公园、武汉动物园等均随湖泊和山地形态展开布局,形成了山、水、绿地一体化的生态空间和滨湖绿化特色。

以本次绘制的武汉市主城区公园绿地分布图为基础,对公园绿地空间展开分析,其总体布局呈现以下特征:1、主城区三环线以内的公园绿地总体上呈均质化分布状态,但在江岸区北部,洪山区南部公园绿地数量和面积均少于其他区域。从公园绿地/行政区面积占比来看基本介于3.91%——7.07%之间,面积占比基本较为均衡,公园绿地面积占比最小的为洪山区,因其区域内湖泊面积较大,剔除这一因素后,整体布局更加均衡。2、汉口的中心城区内公园绿地数量较多,但单体面积均较小。江汉区、江岸区、硚口区作为汉口的老城区,公园绿地的扩展受到空间的制约。虽然公园绿地数量较多,但单体面积明显小于二环以外单体绿地面积,基本集中在居住、商业密集区域附近。其中江汉区公园绿地面积为142.64公顷 、江岸区公园绿地面积为359.2公顷、硚口区公园绿地面积为243.73公顷,从行政区内公园绿地总面积来看除了江岸区外,面积均小于其它行政区。3、依托两江四岸空间架构,沿岸线

3.2 人均绿地面积格局特征

根据武汉市2016年统计年鉴记载的各区人口数和武汉主区公园绿地面积计算,结果显示武汉各行政区人均绿地面积差异较大(表1),其中汉阳区人均绿地面为8.96平方米,江汉区人均绿地面积为2.93平方米,相差近3倍。从各行政区人均公园绿地面积的数据可以看出,因为受到人口数量和区域面积的双重限制,武汉市中心区域的人均绿地面积明显小于外围区域绿地面积,整体空间上呈现由内向外逐步增加的格局(图2)。

4 结语

图2 主城区人均公园绿地面积格局

表1 2016年三环内分行政区公园绿地统计表

城市公园绿地是城市生态系统和市政公用设施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空间布局对于公园绿地绩效实现具有决定性的作用,对提高城市生态格局和居民生活水平有重要意义。本研究依据《武汉市主要公园绿地资源目录》,结合2016年Google卫星遥感影像与实地调研,建设了武汉市主城区公园绿地现状数据库,同时使用GIS软件对其空间布局特征完成了可视化分析。通过对于武汉市总体公园绿地布局特征、绿地面积占比和人均绿地面积的研究发现:武汉市主城区公园绿地布局总体上较为均衡;中心城区公园绿地单体面积较小、人均绿地面积较少;沿江建设了大量带状公园绿地,形成了开放式特色观光绿地景观轴;二环外公园绿地多依山水资源建设,单体面积较大,形成了山、水、绿地一体化的生态空间和滨湖绿化特色;在各行政区人均绿地占有率方面,呈现出由中心城区向外逐步递增的格局。这些成果对于后续展开公园绿地布局策略研究提供了有力支撑,对公园绿地专项规划有一定的实践意义。

本次研究在提取公园绿地区域时剔除了水域面积,而在进行绿地/行政区面积占比计算时未考虑相关因素,可能会导致准确性偏差。此外,由于城市公园绿地斑块数量众多,在提取相关数据时难免会有所遗漏,这些都有待进一步的研究和深入探讨。

[1]宋丽萍,朱伟华,丁少江,佘光辉.深圳城市绿化管理信息系统的设计[J].南京林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3,27(1):59-62

[2]陈晔,赵纯勇,魏兴萍.基于RS、GIS重庆市都市区生态绿地分析[J].曲阜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03):115-118

[3]陈明,戴菲.基于GIS江汉区城市公园绿地服务范围及优化布局研究[J].中国城市林业,2017,(15)03:16-20

[4]李方正,董莎莎,李雄,雷芸.北京市中心城绿地使用空间分布研究——基于大数据的实证分析[J].中国园林,2016,32(09):122-128

[5]武汉市人民政府.武汉市城市总体规划 (2010——2020)[Z].2010

[6]武汉市国土资源和规划局,武汉市园林局.武汉市主城区绿地系统规划(2011-2020年)[Z].2011

猜你喜欢
绿地面积主城区空间布局
GIS技术在城市绿地可达性研究中的应用
前置化空间布局,龙湖驱动TOD的未来模式
浅析石家庄主城区岩土工程勘察应注意的几点问题
江苏新型城镇化进程下人均公园绿地面积的时空分布研究①
山西运城绿地草本植物组成沿面积变化规律及其与环境特征的相关性
郊野公园空间布局规划策略探析——以北京市昌平区郊野公园空间布局规划研究为例
民营国际教育产业园区空间布局模式研究
城镇化对江苏省人均公园绿地面积的影响
空间布局图
杭州主城区中职生体质健康水平的现状及对策研究——以2014年抽测数据研究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