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洋
学校文化是学校的生命和灵魂,是优秀学校教育的重要支撑,是一所学校基业常青的奥秘,更是育人成才的根基,是学校文化的核心精髓。文章通过四部分对南京一校“厚德博学”的精神文化进行论述。概括了学校精神文化提出的背景、涵义、作用及构建方法。从理论与实践两个层面阐述了精神文化建设在学校发展建设中的作用。文章重点论述了南京一校构建“厚德博学”精神文化的方法及过程,希望通过本文的研究,为进一步探索南京一校精神文化建设指明方向,明确目标。
学校文化是学校的生命和灵魂,是优秀学校教育的重要支撑,是一所学校基业常青的奥秘,更是育人成才的根基。而学校精神文化是学校文化的深层表现形式,是学校在长期教育实践中,受一定的社会文化背景、意识形态影响而形成的为全部或大部分师生员工所认同和遵循的精神成果与文化观念,他是学校文化的核心精髓。
1 学校“厚德博学”精神文化建设的背景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对高质量教育的需求越来越强烈,而改善办学条件、优化育人环境正是满足这种需求的最基本的一个环节。信息时代的快速发展,使学生的身心发展更加迅速,思维更加活跃,因此,他们需要更广阔的自然空间和人际交流环境。课堂上的学习只是学生接受教育的一个方面,学校文化建设是学生的第二课堂,是培养学生修养、情操、品德、等综合素质的不可或缺的要素。
学校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主阵地。在这块主阵地中,创设校园文化是实施素质教育的极好舞台。学校要全面贯彻素质教育,除了各级部门共同创造一个良好的社会大环境之外,还需要创造学校文化这个小环境,学校文化正是不可缺少的一个方面。
校容、校貌、校风、校训、包括建筑物及各种设施等作为一种文化,起到“桃李不言”的作用,能使学生自然而然地受到熏陶、暗示及感染。校园文化体现着学校的个性和精神,给学生以高尚的文化享受,催人奋发向上,起着“无声胜有声”的教育作用。
最早提出“学校文化”这一概念的是美国学者华勒,他在1932年出版的《教育社会学》一书中使用了“学校文化”一词,他认为:“学校文化形成的来源之一是年青一代的文化,之二是成人有意安排的文化。前者是由学校群体中的各种习惯传统、价值观以及受影响而产生的情感心理和表现行为构成。而后者则代表了教师的成人文化。由教师群体的各种习惯传统、规范准则、价值观念和心态行为等组成。
2 “厚德博学 平衡发展”精神文化的内涵与意义
目前,全国各地中小学着手于学校文化建设促进校本教育发展已形成了共识,而学校文化建设的核心则是学校精神文化建设。何谓精神文化?是指学校全体成员共同追求的价值观念及行为规范,是学校基于历史传统和文化底蕴所形成的具有独特凝聚力和个性特色的学校精神,其核心是学校在长期办学中师生共同追求的价值观念。
南京一校精神文化的核心内容是 “厚德博学,平衡发展”,并在学校中为学生营造以核心价值观为主旋律的学校人文环境和自然环境,以此促进学生的文化素养全面提升。
中华民族有五千年灿烂文明历史,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以及诸子百家创造了古代中国的文明。譬如,“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等观念组成了中华民族的文化传统,昭示着汉民族文化的灵魂。学校“厚德博学”的核心精神中的“厚德”就取自 《周易》:“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厚德载物” 要求人要注重道德修养,以深厚的德泽育人利物,君子应增厚美德,容载万物。“博学”出自《礼记·中庸》十九章有云:“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这说的是为学的几个层次,或者说是几个递进的阶段。把“厚德博学”作为学校精神文化建设的核心意在将学生培养成为注重道德修养,追求广博学识的人。
要在学校中树立“厚德博学,平衡发展”的价值取向,首先要将办学宗旨从物向人转变,即从注重分数到注重人的发展转变;在具体的办学方针上,要向注重人的素质全面提升转变;在教育形式上,从整齐划一向注重多样化转变。
3 “厚德博学 平衡发展”精神文化的构建
学校精神文化是学校文化的精髓和灵魂,是形成学校办学特色和优质品牌的关键所在。然而,学校精神文化不是自发形成的,而是需要精心地培育、长期地积淀。一般来讲,学校精神文化主要包括学校价值观、学校精神、学校形象三个方面。南京一校以“厚德博学 平衡发展”为核心理念积极探索构建特色学校精神文化之路。
3.1建设学校核心价值观
学校价值观决定了学校的基本特性。作为独立的组织文化共同体,学校内部必然具有体现本校特色的价值观,而这种价值观决定了学校的基本特性,规定着学校的发展方向。
注重宣传,深化核心价值观。学校精神文化作为一种群体意识和精神力量,要在师生员工心底扎根,很重要的方法是加强宣传。学校通过报告会、讲座、团队活动、主题班会等形式,通过广播、校园网、校报、校刊、宣传栏、黑板报、标语等媒介,从理论上强化对师生头脑的武装,从视听上不断传播学校精神文化的理念和价值,使之深入人心,逐渐成为师生员工共同的精神追求。
3.2培育学校精神
学校精神文明建设学校在长期的教育实践过程中,为谋求发展而精心培育并与学校个性相结合而形成的一种学校主导意识。每个学校都有各具特色的学校精神,它通常借助校风、校徽等形式加以形象地表达。
强化一种校风 孕育学校精神。优良的校风是一座巨大的熔炉,可以熔化不良思相、作风、习惯等各种杂质,培育出优秀人才。南京一校在多年的办学过程中,坚持以“博学、慎思、笃行”为校风,并在几代师生的共同努力下,使它逐步成为,一种规范、一种导向、一种陶冶,有效地促进了学生勤奋学习、勇于实践、不断创新,并激励师生向教书育人及学习的更高层次进取,提升了师生的文化素养,孕育了“厚德博学 平衡发展”的学校精神。
3.3塑造学校形象
良好的学校形象是学校无价的无形资产,它赋予学校师生崇高的荣誉感,可以使师生们在社会上深切地感受到由于学校形象而给自己带来的荣耀,在获得心理满足的同时进一步增强对学校的向心力。在学校形象塑造过程中我们注重具有精神文化特征的标识设计及对学校对外形象的宣传工作。
注重学校标识形象设计。学校下大力气,请名家对学校标识进行设计。先后对学校的校徽、校歌、校旗、班标、办公室标识牌进行了具有学校精神文化特征的再设计。书有“厚德博学”及1947年建校标志的校徽向人传达着南京一校的历史及文化。校歌“厚德博学 自信发展”咏唱着南京一校的精神。鮮明的标识彰显着学校精神文化特色,传递着学校文化的内涵与底蕴。
学校的精神文化建设是学校文化建设的精髓和灵魂,是形成学校办学特色,创建品牌的关键所在。我希望通过对学校精神文化建设的探究,进一步完善学校精神文化的内涵,使其真正成为南京一校科学发展的核心动力。
(作者单位:辽宁沈阳南京一校长白岛二分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