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超
摘 要 在新课改不断推行的背景下,小学阶段的数学教学也在逐步的进行改革,无论是授课目标,还是授课内容都发生了较大的变化,要求教师在实践教学中,不仅要传授给学生必备的数学知识,也应注重对其思维能力的培育,只有这样才能够推动其的全面发展,使有效教学得以真正意义上的实现。基于此,本文将对培育学生思维能力的策略及途径进行分析,希望对教师们的教学开展起到参考作用。
关键词 小学数学;思维能力;培养策略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8)03-0181-01
在小学阶段的数学教学当中,教材内容往往具有着较强的跳跃性及简洁性,与小学生现阶段的认知特点及知识结构严重相悖,以导致其在开展学习的过程中面临着较多的困难,难以保障学习任务的完成。因此,基于这一现状,教师在开展课堂教学的过程中,一定要有计划、有意识的对学生们的数学思维加以培养,使其可以灵活的学习及应用知识,以为将来更高层次的学习打下基础。
一、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影响学生思维能力的主要因素
首先,是教材方面的因素。从现阶段的实际情况上看,我国小学阶段的数学教材在编排上还缺少着一定的合理性,并没有与小学生们的认知水平及身心特点相结合,内容上存在着较强的跳跃性及复杂性,使学生在掌握知识点的过程中存在着较大的难度。另外,教材内容也非常多,致使一些教师为了完成教学进度,就只顾得为学生们讲解基础知识,很难有精力来培育其的思维能力。
其次,是教学方面的因素。一些教师由于受到了应试教育所带来的影响,在开展数学教学的过程中,就只是一味的注重为学生传授知识,却严重的忽视了知识间的有效联系,授课形式非常枯燥、单一,难以激发起学生的学习兴致,久而久之,就会使学生对于数学学习产生一定的厌倦感及恐惧心理,使得思维能力及创新力等无法得以有效的提高。
二、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途径
1.创设教学情境,引发积极思考
要想有效的培养学生们的数学思维,教师就一定要根据教学内容来进行情境创设,只有这样才能够使学生集中自身的注意力,全身心的投入到知识的探索中去,以达到强化其思维的最终目的。基于此,在实践教学中,教师就应充分的发挥出自身的引导作用,引领学生在情境当中不断的思考及探索,并主动、积极的去发现,分析及解决问题,以在激活其思维的同时,也能够使其的数学能力及综合素养得以显著的提升,将数学教学的价值及作用最大化的突显出来。
例如,教师在为学生们讲解《三角形》这一知识点的过程中,为了让学生更好的感受到三角形所具有的稳定性,就可以进行情景创设。比如,教师可以向学生设问“在实际生活中,有哪些常见的三角形物体呢?”促使学生思考,这时,学生就会答出房顶、自行车的车架等;紧接着,教师就可以接着提问“为什么生活中有这么多三角形,可不可以用其他图形代替呢?”引导学生回答出,因为三角形这一图形不易变形,其会使物体变得很牢固。最后,教师就可以出示一些三角形、四边形的木条,让学生自己动手拉一拉,以在这一过程中帮助其更加深刻的掌握这一概念。通过这一方式不仅可以有效的推动学生的思维运转,也能够加深对于知识点的印象深度,使最终的授课效果事半功倍。
2.結合实际生活,落实教学目的
数学理论是源自生活的,因此,小学教师在实施数学教学的过程中,也应促使学生将所学知识与实际生活结合起来,从而使学生可以利用所学知识来解决生活中的诸多问题,不仅实现了学以致用的目的,也能够使学生的应用能力有所提高。另外,通过这样的方式,也能够激活学生们的思维,使其的数学能力及综合水平等得以相应的提升,保障学习任务的完成。
例如,在为学生们讲解“小数的加法及减法”这一知识点的过程中,教师就可以结合教学内容,来为学生们设计一些与生活紧密相关的应用题,以达到激活其数学思维这一最终目的。比如,星期天,小红到文具店去买文具,她买了一本词典,花去了22元5角,比买铅笔盒多用了7角三分,请问她一共花了多少钱呢?让学生对这一问题进行探究及解决。在这一过程中,教师应引导学生使用假设的方法来进行思考,从而将一些紧密性、抽象性的问题转化的更加形象及简单,以在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同时,也能够使其的解题能力及应用水平等得以相应程度的提高。
3.注重实践训练,提升数学思维
除了创设教学情景,结合实际生活外,小学教师在开展课堂教学的过程中,也应引领学生们积极的投入到实践训练中,只有这样才能够更好的推动其的思维运转,使其在不断的练习中更加牢固的掌握知识,强化技能。但是,要想达到这一目的,教师在设计实践训练时,也应注意几个方面。第一,是要根据学生现阶段的实际情况,保障每个学生在练习中都能取得相应的进步;第二,是要紧紧的围绕着教学内容,增强训练的针对性,帮助学生更加准确、牢固的掌握重难点;第三,对于学生一些易错、易混淆的知识点,教师也应将其归纳、整理出来,并开展专题训练,使学生可以走出误区;第四,也应注重实践练习的开放性,应为学生预留出足够的学习及思考空间,不应为其设定太多的限制,从而帮助学生有效的突破固有思维,使其的灵活性得以增强。
例如,在为学生们讲解“统计”这一知识点的过程中,教师就可以运用多媒体,来为学生们播放一段,水果店中,某一时间段内,顾客们在每个摊位前购买水果的视频,让学生观看。在观看完毕之后,教师就应让学生结合视频内容,对顾客们的购买情况进行统计。在这一过程中,教师不要为学生们设定统计方法,而是要让学生们自己开动脑筋来完成任务。通过这样的方式不仅可以推动学生的思维运转,也能够强化其的创新能力及创造力,使最终的学习效果达到最佳。
三、结论
综上所述,在数学教学当中,对学生们的思维能力加以有效的培育,不仅是教师必须要完成的一项重要任务,也是实现高效课堂的捷径之一。因此,在日常教学中,教师一定要灵活、积极的运用一些培育手段来全方位的增强学生们的学习兴致,不断的引导其积极、主动的思考,并在思索的过程中发现、分析及解决问题,以在强化其各项能力的同时,保障授课目标的达成。
参考文献:
[1]聂素群.数学课堂,培养创新思维能力的“沃土”——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创新思维能力培养刍议[J].新课程(小学),2017(07):198.
[2]王延玉.自由课堂思维培养——谈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数学思维的培养[J].新课程(上),2016(08):22.
[3]鞠新国.推陈出新 让学生在实践中领悟真知——例谈小学数学概念教学中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J].文教资料,2015 (03):166-1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