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中国古典舞“翻身”技术的风格特征

2018-07-09 10:00张燕
大观 2018年4期

张燕

摘 要:“翻身”是中国古典舞独有的技术技巧,探究其风格特征一定是紧紧围绕“翻身”的动态形象与审美追求。正如,在快速翻转中舞姿形式始终保持的“拧倾仰俯”的舞姿形态,持续手臂划“立圆”,形成独有的“翻卷”技术。流动时如滚滚车轮般“急速流畅”,这些汇集而成“翻身”的风格特征,掌握风格特征不仅有助于实践训练中提升技艺能力,更是对中国古典舞“翻身”技术做出应有的思考,展现浓郁的民族舞蹈风格特征,达到应有的审美追求。

关键词:拧倾仰俯;圆;卷;快;流畅

都说“翻身”是最具中国古典舞浓郁风格的技术技巧群,这恰好是我们探究“翻身”的风格特征的重点。从风格特征的角度来看,“翻身”是一种在“圆卷”形态下快速地“循环往复”的“翻转”运动。其中,“圆卷”是动态形象,表现在无论何种“翻身”形态上离不开“拧倾仰俯”姿态,另外,还表现在“翻身”中某一类教材具有独有的“翻卷”形态。“循环往复”既是指“翻身”的速度之快,也是指“翻身”的数量之多。正像某一类行进“翻身”,要满足审美情趣,就一定是“速度+数量”的综合体现。而“翻转”是运动方式,“翻身”是“腰为轴、手为轮”,脚下重心交替的协调配合的运动方式。其中腰是关键,正是围绕“腰为轴”才能完成“翻身”360度的轴翻转,并协调与手臂的“立圆”运行路线,缺一不可。

一、“翻身”风格特征之动态形象上的“拧倾仰俯”

“拧倾仰俯”贯穿了整个中国古典舞的形态特征,在“翻身”中同样如此。“翻身”本身是一个以腰为轴翻转的运动,腰上的“拧倾仰俯”更是无处不在,但从动态形象上来看,更多体现在“舞姿翻身”里。由舞姿幅度占有空间最大,变化丰富的“大蟒翻身”如同大蟒一般舒卷而不急促地向上顶挑翻卷,以胸腰为引领点,下肢动力腿从正旁经过踢前腿变身斜探海舞姿,上身胸腰经过敞、仰、顶、挑形成一条上弧线后,拧仰旁提与下肢协调配合下完成大蟒翻身。大舞姿的由倾俯经过由下往上的圆弧线,到拧仰舞姿。一个翻身里就贯穿了如此多的韵律元素,怎能不说,它是最具有中国古典舞风格特征的技术技巧群。

二、“翻身”风格特征之动态形象上的“圆”

在完成一种技术之前,一定要清晰明白它的动态形象,才有助于我们更加完整快速地掌握基本技术技巧。就像“翻身”在动态形象上给人印象最为深刻的,是两只手臂划360度的“立圆”形态。若是追根溯源,那是因为以腰椎为发力点,在运动过程中经过前腰、旁腰、后腰,腰的圆轴翻转运动。正确认识“翻身”的“圆弧”运行路线,可以帮助在实际学习中避免错误练习。而“翻身”的“圆弧”运行路线具体体现在手臂的“立圆”形态,腰部的“圆轴翻转”和头部的“立圆滚动”,三个方面构成“翻身”的风格特征第二点,就是无处不在的“圆”。

(一)手臂的“立圆形态”

在“翻身”中,虽然教材种类繁多,但无论怎样,手臂都是呈“立圆”运行轨迹,而关键点就在于手臂经过的路线。这里的“立圆形态”需遵循两点,一是,“立圆形态”是由围绕上、下、左、右四个面划圆弧路线,使四条弧线连在一起形成“立圆”形态;二是“立圆”在形态上要求占有空间最大值。

首先,是圆弧路线。以“点翻身”为例,在翻身过程中,手臂拉开实际主要是在以上、下垂直两点连接起的直线上,以手指尖为手臂发力点划左右两条圆弧线。同样的“串翻身”,几乎是在手臂拉开后,在以左、右平衡两点上连接起来的横线上,同样的划上下两条圆弧线。因此无论是“点翻身”或是“串翻身”在类的多种翻身,都是以手臂划上、下、左、右四个面的圆弧路线进行翻身。而在快速翻身里,四条圆弧线连接在一起,就形成让人记忆深刻的“立圆形态”。无论是原地翻身或是有高低起伏的“翻身”,“立圆形态”始终垂直于地面,才能保证“翻身”形态上的完整。

(二)腰的“圆轴翻转”

在中国古典舞基本功训练中,常听说“翻身”是以“腰为轴、手为轮”的翻转运动。而“腰为轴”的意思正如上文提到的,上、下、左、右四點连接在一起的两条直线相交的交叉点,对应的就是“腰部”,在“翻身”中,在翻身里牵扯到身体最大的训练部位就是“腰椎”。整个“翻身”即是围绕着“腰”完成的“圆轴翻转”,构成“翻身”风格特征之动态形象上“圆”的第二点。

腰的“圆轴翻转”在动态形象上是一种前倾或前俯的轴翻转。但它一定不像手臂一样成“立圆形态”,比如“吸腿翻身”“点翻身”“串翻身”腰部向前倾斜幅度大概在25度左右。而“踏步翻身”腰部向前倾俯幅度较大才能完成在水平面上的快速翻转,因此,从外部形态上来看,腰部倾斜度因具体教材而定,只有保持足够的倾斜度才能保证手臂的“立圆”形态,二者相互影响。

(三)头的“立圆滚动”

在“翻身”技术中,与手臂动态形象一样呈“立圆”运行路线的就是“头”。从动态形象上看,头部配合手臂与腰完成翻转,一定是呈360度的“立圆滚动”形态。其中最关键的两点,一是“视线范围”,决定了头的运动幅度;二是“运动速度”,保证了与身体各部位协调配合,突出翻身的“圆”形态。

“头”的“立圆滚动”要协调统一,它的运动位置和路线就是关键,而能控制这两点的关键就在于“视线范围”。视线过远过近都会影响“翻身”整体动态形象上的“圆”。而“视线范围”主要在两处。一是像“点翻身”“串翻身”“踏步翻身”这样的基础翻身,通常视线范围在身体前斜下处。若是过远,会使得腰部倾斜度过小,破坏手臂的“立圆形态”,三者正是这样统一联系,相互影响。若是过静,从视效上会显得不协调,脖子处不够舒展,破坏掉“翻身”的完整和数量。因此,视线范围一定得适度。二是像“探海翻身”“大蟒翻身”身体经过“拧仰”过程的“翻身”类动作。当身体经过“拧仰”时,“头”的“视线范围”应该在“向上”时多停留。二者都是为了使“翻身”更流畅协调。

综上三点,叙述了“翻身”在动态形象上,无处不在的“圆”成为它典型又浓郁的风格特征之一。除此之外,“翻身”中某一类教材突出了“翻身”风格特征的第二大特点,就是“卷”,这也是中国古典舞“翻身”独有的。

三、“翻身”风格特征之独一无二的“卷”

首先从字面意思了解“卷”是指,把片状的东西弯转裹成圆筒形或弧形;另一层意思是,一种大的力量把东西掀起或裹挟。从字面意思可以了解到,“卷”既是一种形态特征,又是一种用力方式。在形态上,可以说是“弯转成弧形”,从用力方式来看,一定是两头向中间靠拢的。

在“翻身”中的“卷”,是指某一类教材,从形态和用力方式上表现出中国古典舞独有的“卷”的风格特征。比如“探海翻身”和“大蟒翻身”中,就有明显的“卷”的特征。比如“探海翻身”,在翻转过程中,身体弯转成弧形,并且使两头向中间靠拢,达到“卷”姿态的典型动作,一定是当身体形成掀身探海舞姿后,经过推立半脚掌达到最高点,身体继续向后经过掀、敞胸腰,再顶、挑向上延伸,使后腿与上身胸腰尽可能的向中间靠拢。这时的头配合身体各部位完成360度的立圆滚动路线,从视效上看,整个“探海翻身”在形成“卷”的时候,上身有主动的“留”使下身走于上身之间,以重心走在先才能给足够的时间形成“卷”的姿态。

四、“翻身”的风格特征之“快”

(一)“翻身”速度之快

常闻“翻身”如滚滚车轮急速前行,但从这样的形容词里,足够了解中国古典舞“翻身”的某一类在速度上是非常快速的。要达到如车轮滚滚急速前行的动态形象,首先它一定是循环往复,数量上的多,才能像车轮一样滚动。再次一定是速度上的快才能满足急速前行的动态。因此“速度+数量”就构成“翻身”速度之快达到“急速”的前提。

比如“串翻身”,属于流动翻身里数量和速度叠加后,最能体现“快”的一类翻身,常呈现为循环往复的“快”。从动态形象上,手臂抡臂划立圆路线,脚下快速交替,靠腰为轴翻转向行进方,整个过程在快速流动中与多数量叠加上,正像车轮前行。同样的“吸腿翻身”,在原地推立高半脚掌上完成三到五圈甚至更多的翻转时,靠主力腿支撑,翻身速度一定是快速翻转。无论“串翻身”“吸腿翻身”,若此刻没有速度上的快,无法达到数量上的多,并且还会使“串翻身”看起来沉甸甸,“吸腿翻身”重心不稳,破坏掉整个翻身。

除了“数量+速度”上的快,还有一类翻身快在干净利落上。比如“刺翻身”和“踏步翻身”没有循环往复叠加的数量,但速度上干净利落,就像“踏步翻身”原地交替重心,身体前俯保持水平面上的翻身,丝毫不影响快速的翻身。这难道不是中国古典舞快而不乱的体现。民族舞蹈风格特征悄然流露。

(二)“翻身”审美追求上的“流畅”

“翻身”在审美上,追求“流畅感”,可以说是在追求“点、线”结合的对比流畅。中国古典舞吸收了中国武术的有益成分,借鉴了民族武术中的技巧和方法。包含著丰富的翻、滚、跌、扑的动作。动作精彩绝伦,看着眼花缭乱、惊心动魄,不仅难度大,还融入了极强的身法性,提高浓郁的风格韵味。

而“翻身”在点线上的流畅翻飞,是指教材与教材的连接,比如连续流动的“串翻身连接跳踏步翻身”连续的“串翻身”是“线”的体现,“跳踏步翻身”是“点”的突出。许多的连接技术从审美上一方面为了追求技术上的高超,一方面又是突出它的上下串跃高低对比,以丰富的舞姿交替变化凸显审美追求和技术上的高标准。

“流畅”的另一方面是中国古典舞自身讲究起、行、止和“一切动作从反面做起”,任何一种技术都要求完整性,身法性融合技术技巧,才能使之更加完整。比如“串翻身”,起势到急速翻转,最后顺势或逆势收止,这一套动作都非常有讲究,遵循着中国古典舞风格特征和身法性原则,从而又突出了技法的完整性,看着更具有韵律感才显得流畅有序。

综上所述,探究中国古典舞“翻身”的风格特征,可以用三个关键字归纳“圆”“卷”“快”,这涵盖了“翻身”技术的浓郁的风格特征。

参考文献:

[1]李炜,任芳.中国古典舞基本功教材教学法[M].成都:四川大学出版社,2006.

[2]李炜,任芳.中国古典舞基本教材教法课程[M].成都:四川大学出版社,2013.

作者单位:

四川传媒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