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银华
德育是学校教育的灵魂,是学生健康成长和学校工作的保障。小学班主任身为德育工作者,应以培养高素质的人才为己任,这也是品德教育对班主任的基本要求。当前的小学的德育工作,已呈现出了新的特点,需要小学班主任 ,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切实做好小学的德育工作,努力提高德育实效。
一、热爱学生,重视德育工作的终生性
教育根植于爱,爱心是打开小学生心扉,开启小学生道德和智慧,塑造小学生美好人格的金钥匙。作为班主任一定要热爱自己的学生,时常关心他们的日常生活习惯、心理变化、学习困惑等问题。在和蔼可亲、笑容可掬、民主宽容、公平无私、刚柔相济的教师面前,小学生会觉得自由愉悦,与教师心灵相通,情感交融,小学生会亲其师,信其道。班主任多一把尺子衡量学生,用发展的眼光看待学生,倾注自己的全部情感,换回学生真心的拥护和爱戴。对暂时学习困难的学生,更要持宽容的态度,不厌弃,诲人不倦,耐心帮助,期待进步。
小学德育工作是关系学生一生的大事,“百年大计,教育为本”,“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正是告诉我们树人具有终生性。特别是小学阶段,是青少年儿童长身体,长知识的最佳时期,小学班主任尤应确立自己的一言一行一事,都要有对孩子终生素质负责的观念与感情。班主任作为德育教育的主要实施者,在营造良好的育人环境、培养学生健康的体魄、塑造学生美好的心灵等方面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作为班主任,就更应该认识到自己的一言一行的影响性,深刻认识在小学生成长的最佳时期,受到的影响是有终生不忘的作用。师德高度责任感就在于把教育者的言行影响与孩子们的一生成长联系起来,为他们的心灵建设的一生发展负责。
二、因材施教,加强德育工作的针对性
小学班主任需针对每一个同学,要研究其性格特点、个人爱好与专长,关心他们的家庭环境,适当地去跟他们聊天谈心,也可以通过其身边的朋友来全面了解他们的性格,从而能因材施教,挖掘出每个学生的潜能。当学生思想或行为出现异常的时候,要及时与学生谈心,帮助他解决困惑;当学生遇到困难与挫折的时候,要帮助学生分析问题,鼓励学生树立坚定的意志与信心;当学生学习出现问题的时候,要给予他们更多的关注,用爱驱走他们的自卑心理,帮助他们及时调整心态努力学习。无论上课还是课外时间,班主任要时常观察学生的行为动向,分析他们心理变化,及时进行沟通与交流。学生出现的问题千变万化,要勤思考应对突发事件的处理方法,以便防患于未然。
要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的原则,具体地研究学生,研究环境,研究各种条件,研究教育方针政策,研究党对教育工作要求等,从大量的实事求是的研究中,探寻教育规律,总结教育经验。教育工作者,离不开全面发展与因材施教的工作原则,贯彻这一原则,要强化工作的层次性、多元性,系列性,这就必须坚持实事求是的调查研究,加强针对性,讲究时效性,做到求实重质。
三、积极探索,提高德育工作的规范性
为人师表的教育工作者,是具有高度的规范性和标准性的,不允许随心所欲,自以为是,必须按照党和国家规定的标准一丝不苟地进行。每所学校都有它的基准要求,守则要求,行为规范要求等等,这正是说明,教育工作是有严格的规范性,所以为人师表,以身作则,正是规范性的表现。规范性,是最佳化的要求,也是坚持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的整体优化的要求。德育建设,是系統工程,一切都要按标准办事,在德育过程中,质量、效率、美感、标准等要求,都是不能忽视的,学生如此,教师也是如此。
小学班主任要紧跟教育发展的新趋势,对于德育教育新方法进行不断探索。首先,为人师表。小学班主任要通过教书育人和授课过程中的言行突出个人魅力,以人格力量感染学生,使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其次,以情感人。小学班主任对学生要充满爱心,要设身处地地为学生着想,想方设法地为学生解决学习中和生活中遇到的困难。再次,建立德育评价机制和规章制度。小学班主任要逐步完善量化管理制度,在严格管理的同时加强思想政治教育,使两者紧密结合,把规章制度的要求变成学生的自觉行动,从而为做好德育工作提供机制和制度上的保证。
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及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需要每一位小学班主任深刻意识到其自身职责的重要性,并充分发挥其作用,努力做好班主任工作,与学生共同学习、共同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