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卓 杨汀 赵焱 彭茜
巴黎报刊亭:城市的亮丽风景
作为奥斯曼男爵改造巴黎城的成果之一,法国第一家报刊亭于1857年出现在巴黎大道,随后两年涌现了60家报刊亭。1859年起,第一批报刊亭逐渐替换为一种新的风格:八角形凉亭样式、带有圆顶、上耸箭头。1874年,此前作为私人企业财产的报刊亭转卖给巴黎市政府。到1892年,巴黎市内已有报刊亭350家。这种八角凉亭式的建筑美学风格此后少有变化。
如今,巴黎市每天最早开张的报刊亭早上4点30分亮灯,最晚的报刊亭凌晨2点关门。报刊亭不仅只是报刊的零售点,更在社区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调查显示,88%的巴黎大区人认为报刊亭是社区生活的一部分,81%的人认为报刊亭是社区的地标之一,67%的人认为报刊亭是良好生活品质的一种表征,50%的巴黎大区人还将报刊亭作为约会和见面的地点。
2000年后,巴黎市报刊亭和报刊本身都随着互联网的日益发达出现萎缩。巴黎市的报刊亭数量曾一度下滑至260多个。为促进报刊亭良性发展抵抗危机,巴黎市政府在2011年末授权报刊亭业主可以在报刊亭出售钥匙链、小纪念品、饮料、雨伞、非医疗性防护品。为促进报刊亭商业竞争力,巴黎市还决定将一种特殊商品专供报刊亭出售,这就是名为“给我讲巴黎”的纸张系列产品,包括笔记本、明信片等,上面印有代表巴黎特色的图案和风景。
2005年10月开始,巴黎市将报刊亭网络的管理和发展交由德高集团下属的Mediakiosk公司经营。Mediakiosk公司的收入为报刊亭里的广告收入。公司每年向报刊亭发展投入200万欧元。到2013年,有37个报刊亭全新开张,71个报刊亭得到翻新和扩大营业面积。
巴黎报刊亭保证了巴黎日报42%的销量。调查显示,72%的巴黎人会去看报刊亭摆放的报纸杂志的封面,54%的巴黎人会在看过封面后购买至少一份报刊。
Mediakiosk公司自2010年开始配置一些带有由法国设计师奥拉·伊图设计的全新样式的“新一代”报刊亭,将一些新的互动服务和数字屏幕整合入报刊亭之中。
法国城市对报刊亭的建设有严格规定。报刊亭设置要同城市空间相适应。无论是复古还是现代风格的报刊亭,都要符合城市环境。报刊亭的建筑面积为9-20平方米。建筑需要使用非合成材料,符合现行所有的安全规章。
为保证报刊亭以最优形态融入城市风景,Mediakiosk公司研究办公室与城市技术部门紧密协作。为回应市民对城市可持续发展的需要,Mediakiosk建造报刊亭的大部分材料都是可回收的,公司还在测试装配风力发电设施或太阳能板的环保报刊亭。
总体而言,巴黎在管理报刊亭方面,有如下几点经验值得其他世界大都市学习:一是报刊亭建筑风格独特,且和周边环境相容;二是城市管理者将报刊亭视为一种文化传播和居民社交场所;三是报刊亭维护、更新、联网交由市场解决;四是报刊亭选址和配置得到严格论证,一经确立通常极少变动。
东京报刊亭:培养国民阅读习惯
在东京这样的大城市,如果你想买一份报纸,是极为方便的事情:街头随处可见的便利店,都会有专门销售报纸和杂志的长货架,而且种类丰富;车站入口和站台上,也大都会设有出售饮料和报纸的售货亭;在一些稍有历史的社区,还可以看到风格古旧的书报铺。即使在数字时代的今天,日本的实体书店仍很发达,市内主要的地铁站边通常都可找到颇具规模的书店,这里也会兼卖杂志和报纸。
在這其中,便利店、售货亭与书报铺,发挥着各自不同的作用。
便利店是东京社区生活的核心。在东京,通常在社区徒步范围内都会有不止一家便利店,这里的报刊最新,卖得最快,而且基本涵盖各种常见种类。购物时可以随手买下心仪的报刊。
地铁等处的售货亭,最重要的特点就是方便。乘客在站台候车时,就可以顺手买一份报纸,以便乘车时阅读。在新干线上,在通勤地铁上,一车厢的日本人各自安静地阅读手里的报刊,曾经是令很多外国人到日本后印象深刻的场景。即使在手机阅读、电子阅读人数不断增加的今天,也仍有很多日本人坚持阅读纸质报刊。
书报铺则尤为值得一提。书报铺是社区居民之间相互联系的重要纽带。东京老社区的书报铺老板们,往往也都是社区里的老住户,他们对社区居民的需求十分了解,会针对居民的需求进货。同时,这些书报铺还都可以订货。如果有什么不太容易买到的限量版书籍、过期杂志,他们往往可以通过书报商渠道搞到,有时甚至比网上书店还要便宜。
喜欢阅读的日本人,支撑着庞大的出版行业;而服务周到的出版发行行业,反过来又在培养日本国民的阅读兴趣、阅读习惯,以及引导日本民众的阅读方向。
里约报刊亭:居民生活的好邻居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网络的普及,更多的年轻人选择通过电脑或者手机阅读新闻,报纸销量越来越少,报刊亭每天进的报纸自然也不断减少。在若阿金的报刊亭内,报纸被放在一个很不显眼的位置,进入报刊亭首先看到的是花花绿绿的旅游、休闲杂志。而事实上这些杂志也是装饰的成分更大,报刊亭充当便利店的角色才是正业。收款机旁摆满了口香糖、香烟等杂货。各大手机运营商的广告显示,这里可以购买电话卡或者直接为手机充值,还代卖彩票。
若阿金说,现在杂货的收入比重越来越大,他这里还算是比较简陋的,很多报刊亭都配有冰柜,出售冷饮和各种饮料,因为里约热内卢是个比较炎热的城市。确实,如果走到繁华一些的地方,特别是地铁站出口,报刊亭就更加商业化了,会有拖鞋、球迷围巾、地图、纹身贴等物品出售。不过出售什么商品并不是店主自己随心所欲就能决定的,而是需要向市政府提出申请、进行备案,被批准后方可经营。
当然报刊亭的主人们也始终没有忘记自己的老本行,也会根据读者需要改变上架的报纸杂志,比如孩子们喜欢笑话和小画片,年轻人喜欢时尚家居杂志,上了年纪的喜欢健康美食类期刊。而对于经常来这里买杂志的老用户,若阿金还会在新的一期杂志送到后通知老用户们,对于哪位邻居喜欢买什么杂志,他了然于胸。
这种居民区附近的报刊亭营业时间也是根据邻居们的作息而制定的,一般是早6点到晚7点,因为早上6点开始不少人要出门上班了,可以进来买些书报或者自己需要的东西;而晚上7点后大家也都回家或者去餐厅吃饭,报刊亭也就不会再有太多生意;到了周末,因为邻居们都出门度假或逛街了,报刊亭也会在下午4点就早早关门。不过每个区域还都会有几个24小时营业的报刊亭,满足人们各种不同需求。
里约街头所有的报刊亭都是在市政府注册的,而注册时分为小企业注册和个人注册。如果是小企业,规模可以大一些,年净收入最多可达36万雷亚尔(约合15.6万美元),每月需要按收入的4%缴税;而个人注册虽然缴税相对较少,年收入最多6万雷亚尔(约合2.6万美元),但是不得雇用其他人为报亭服务,不得有合作伙伴,也不得开分店。无论何种注册方式,都需要有一定的启动资金,并提交自己的营业计划、选址、销售产品等,由市政府相关部门审批。
里约市政府在2002年7月专门出台了规范报刊亭的相关法律,除了销售范围、注册程序等,还规定报刊亭不允许做大幅广告、不允许销售有色情内容的刊物等。当然,由于报刊亭已经是注册企业,不可能想开一家就开一家,更不可能想关一家就关一家。
对于网络和新媒体的冲击是否会让报刊亭逐渐消失,若阿金表示,有这种可能性,不过巴西人干什么事都慢半拍,要等到街头报刊亭真正消失,恐怕还有很长时间。
首尔报刊亭:獬豸商店美化市容
.10多年前,韩国街头有很多专门的报刊亭,但最近几年数量锐减。遍地开花的24小时便利店逐渐取代了报刊亭售卖报刊的角色,报纸杂志电子版的普及也让电子订阅成为主流,智能手机的出现则挤占了更多人的阅读时间。
不过,一种名为“獬豸商店”(Haechi Shop)的街边贩卖台,依然充当着报刊亭的作用。在首尔市区的一些繁华地段,可以见到這些棕色的、装潢一致的街边贩卖台,店铺内主要出售饮料、香烟、彩票、电话卡等日常杂物,还在上班时段提供早餐,同时也配备了售卖报刊的货架。
这些贩卖台其实是首尔市政府为美化市容,同时扶助弱势群体而出台的政策成果。为了美化市容,2007年,首尔市政府通过公共设施标准设计征集方案,推出了四种新式贩卖台,内部还设有换气扇和冰箱等。每个贩卖台的造价达700万韩元(约合人民币4.2万元)。
2008年3月,首尔市首先安装了四个设计不同的示范性贩卖台,随后开始进行阶段性安装。2008年建了1000个,2009年建了500个。到2009年底,首尔市内的新式贩卖台“獬豸商店”已全部建成。
“獬豸”是传说中能辨善恶、主持正义的上古神兽。从朝鲜时期开始,獬豸石像就频频被设置在宫殿内,景福宫光化门前面的獬豸从古时候起就是为首尔“消灾降福”的神兽。这些新式的贩卖台上都有“Haechi Shop”的字样,并印有獬豸的图案,与整个首尔市政的形象设计系统是完全一致的。贩卖台的整体颜色设计也采用了“古宫褐”,与这座遍布古代宫殿的古都相得益彰。
首尔市政府提供的资料显示,现在首尔市内共有2297家“獬豸商店”。其中1121家为综合商店,1176家为修鞋店。店面规格为2.8米长、1.4米宽、2.6米高。贩卖台背面墙体则成为首尔市发布公益广告的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