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海燕
生意场上失败后,毛远陷入了人生最低谷。他卖掉了郑州的别墅,还欠了一身的债。在街头的早餐铺上吃完饭,毛远掏出零零星星的五毛硬币付账,偶或夹杂着一元块票。“一个大老爷们,拿一把五毛硬币总归不太好看,掺着块票花,好一些。”毛远说。即便在最穷困潦倒的时候,他还想维持一丝自尊。
四十来岁,男人一生最好的年纪,毛远遭遇了人生的滑铁卢。他内心深处喷薄出强烈的东山再起的欲念,却身不由己地被现实生活牢牢困在原地。这位南阳师院曾经的师范生,在夜深人静的夜里无数次回想起自己短暂而短命的“创业史”,最终,他想他还是要回到教育这个老本行里。
188个家访
追随着“教育情怀”的初心,毛远参加了某媒体的全国小记者负责人招募,成为河南地区负责人。每天和孩子们在一起,毛远是充实的。他带着小记者登上二七塔,在这座中国建筑独特的仿古联体双塔上,毛远与孩子们一起细数二七塔有多少层,多少个窗,分别朝向哪个方向。在河南博物院,叽叽喳喳的小记者簇拥着毛远,在他的启发和引导下,将各个朝代的器皿分门别类地记在本子上,并且标上用途……
到了夜里,毛远定时在小记者负责人群里发十块钱红包,等着一位老师分享自己的阅读心得。每天读了什么书,阅读感受是什么,哪个阶段的人该读什么书,如何选择适合自己的阅读书目……层层推进,抽丝剥茧,毛远似乎迷进了里面。阅读的价值在他最困顿的阶段走进了他的内心,像暗夜里的珍珠,闪着静穆的光。
付出才有回报,但并不是所有的付出都能有回报。一个时期的努力过后,毛远的付出并没有得到相应的回报。小记者的活动面过于宽泛,耗费大量的人力物力之后,却无法吸纳更多的新鲜血液进来。没有源源不断的后备力量充实进来,毛远可资发挥能量的空间就越来越小。这还不是核心。最最重要的是家长的理念,在多数人的眼里,小记者是在培养未来的新闻工作者,与真正的“教育”无关。这是毛远感到最为焦灼的。
家长需要什么?孩子需要什么?学校又需要什么?……一连串的问号在毛远的脑子里像炮弹一样轮番轰炸着他那正在爬坡路上大口喘息的灵魂。毛远觉得自己被逼到了“绝境”,在命运那座冷峻的大山前面,他准备赤膊一战——面壁开山。
2015年冬天的那场大雪注定要永久地留在毛远的记忆中。
那是一个周六,毛远决定带着团队家访。家访的对象是188名小记者的家长,他想从那些形形色色的家长心里,捕捉到孩子最需要的东西。他还有一个宏大的计划——私人订制教育,为每个孩子量身定制最适合他的教育方式。对,教育。教育才是毛远所有行动中最为本质也最为核心的,也是根本性的。
家訪的第一站是侯寨。之所以选择侯寨,毛远有自己的考虑,这里距离郑州市区5公里,属于城乡结合部,更便于了解城市和村庄双重属性的家庭状况。
大雪过后,路面更滑,空气更冷,露天待上十多分钟,整个人就冻透了。当毛远和同事赶到第一个家访的小记者家时,发现他和妈妈已经在门口等待了相当长一段时间。没有太多的话,但毛远的心一下子热了。那天具体聊了些什么,毛远记不清了,家长滔滔不绝地谈了很多,都是关于孩子的。两个小时的家访很快过去,临走的时候,原本怯生的孩子还大大方方向毛远他们做了保证,改掉自己的各种不良习惯。
首战告捷,给了毛远更强的信心,原来家长有这么强烈的倾诉欲望。毛远没敢给自己喘息的机会,就在大雪初霁的那个周六,毛远连续家访了七个家庭。晚上回去,他连夜做好了家访问卷调查表,里面几十个问题,枝枝叶叶涉及学生学习和生活的方方面面。
……
就这样,188个家庭走下来,毛远觉得自己浑身的动能彻底打开了。教育无非是培养学生好的习惯,习惯要有人来点拨、指导,谁才是学生最好的老师……在毛远的灵魂深处,一个声音爆发出来:我终于找到了——阅读是学生的刚需。
7000余名会员
就在毛远最为难忘的2015年,部编本教材提交中央。经过一年的修改和试教,终于在次年6月底的中央宣传思想工作小组会上得以通过,并被批准投入使用。至此,部编本教材这一凝聚着众多学科精英心血和汗水的宏大工程开始接受全国人民的检验。
在教育部制定的新版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提出,“要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提倡少做题、多读书”,并要求小学生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145万字。
“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读整本书”,也是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当中的一句话,这无形中又与全民阅读的宗旨对标,也是部编本教材总主编温儒敏最为欣赏的一句话。在他看来,这是整个语文新课标标准中的精髓所在。对于中小学生,温儒敏更是提倡“海量阅读”,让学生“似懂非懂”地读,“连滚带爬”地读。
……
一波一波的信息如湖面荡起的层层涟漪,推动着毛远向前一步,再向前一步。似无根的浮萍,毛远终于找到了内心深处的依托。在“海量阅读”思潮的裹挟下,毛远急迫地想找到一个试点,去落地自己的想法。情归何处?找不到答案,他只能不断地叩问自己。
豫西南边陲那个小城——淅川,就在此时回归了毛远的视野,让他感到心安,感到慰藉。他正是从这个籍籍无名的小城,考入了南阳师院,走向了省会郑州,创下了曾经辉煌一时的业绩。而今,当他回望归乡的路,那么近,又那么远。
终于,他迈着艰难的脚步回来了。而这座小城,却并未张开怀抱迎接他的到来。大半年的时间里,他几乎踏遍了全县2820平方公里的土地。他像一个“说客”,到任何一个能够进入的学校“兜售”阅读改变人生的理念。在他看来,中小学生学生海量阅读不在课堂,而在课堂之外,在于理念的引导,在于精细化的管理,在于最终的效果。他给每一个愿意听他诉说的学校负责人描绘海量阅读的实施办法,以及未来学生能够通过海量阅读取得的改变。慢慢地,他形成了自己的一套说辞,用“读书社”这样的形式来承载他的理念,针对每个不同的年级需读什么样的书目,走读生和在校生如何规划阅读计划,怎样才能把每个碎片化的时间高效运用起来……
在这半年时间里,毛远很少再回郑州,老婆孩子顾不上了,精力一股脑都用到了琢磨海量阅读的事儿上。他像铆足了劲儿的陀螺,在鞭子的抽打下,日夜不停地转动。淅川县熙熙攘攘的街头,毛远和孩子们一起叫卖报纸。一块钱一份的《大河报》,在纸媒式微的当下,每天已经卖不掉多少。对孩子们来说,是历练。对毛远来说,那是自己的早餐钱。这个曾经拥有过别墅、身价百万的男人,从孩子们手中接过块块毛毛的零钱,内心的滋味是复杂的,但他别无选择。
他遭受过无数次的拒绝,但都未能压垮他。因为他知道,他找到的是学生、家长、学校三方的刚需,他要以此来撬动自己的梦想,从而让阅读照亮每个学生的人生。
终于,凿壁开山的毛远在黑黢黢的山洞里迎来了第一束光——淅川县福森志远学校向他拋出了橄榄枝。有了第一个,就有接踵而至的第二个、第三个……至今,整个淅川县境域,加入到各个学校读书社的小会员已达7000余人!
千万人的精神史
人数还在源源不断地增加,金字塔的底座越来越坚实。施展抱负的空间越来越大,毛远成立了专业的教育团队。在这个团队的推动下,各校读书社还开办了丰富多彩的活动,在故事会中评选出故事大王,在诗词背诵擂台赛中甄选小小“种子”,用读书接龙的形式促使学生越来越多地阅读……
毛远觉得,“海量阅读”的模式在中小学校是成功的。从数据来看,根据海量阅读专业指导的几十所小学的情况反馈,包括福森志远学校等学校读书社低年级的学生每学期的阅读量平均达到200万字,高年级的学生每学期普遍在600万字以上,这个数量据统计远远超出了全国一线城市重点小学生阅读量的数倍。
在福森志远学校,在荆紫关第一中心学校……随处能看到学生坐在台阶上津津有味地读着一本书,教室里三五成群地凑成一组展开辩论,书香弥漫到整个校园,辐射到学生的家里,流淌在每个孩子的心田。
在这样的历程中,毛远日渐与学生打成一片,更有胆大的孩子一见到他就要坐到腿上,搂着脖子。在周末,毛远带孩子们参加户外活动,在氢气球上写下美好心愿,与孩子们一起放飞梦想。五颜六色的气球升入高空,绿草地上,毛远与孩子们仰脸望着。孩子们追着自己的气球,毛远追着自己的梦想……
《永不言败》《生命如一泓清水》《挺立在孤独、失败与屈辱的废墟上》《从容一生》《大河奔流的精神》《在痛苦的世界中尽力而为》《愿你的青春不负梦想》《行走的人生》……单看这些书名,就让人身心激荡。这是新东方教育创始人俞敏洪的书。俞敏洪的教育不仅赋予了其事业的基础,还使他成为了一名多产作家。这些文字里,饱蘸着他的“心经”。
这位新东方教父俞敏洪便是毛远想要成为的人。俞敏洪凭借英语语种让自己行走世界,而毛远,想要通过汉语阅读重塑中国人的精神史。在毛远的愿景版图上,淅川会成为他事业初创期最为难忘的地方,而淅川的成功模式,将像星星之火,终成燎原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