术中跟骨牵引配合橇拨复位钛板固定法治疗跟骨骨折效果观察

2018-07-09 13:26:46李大松
反射疗法与康复医学 2018年11期
关键词:克氏切口关节

李大松

长春骨伤医院,吉林长春 130000

临床常见的跟骨骨折的患者表现为足跟部疼痛比较剧烈,还伴有肿胀、淤斑比较明显,足跟部不能正常的行走,跟骨有压痛感[1]。导致跟骨骨折的常见因素包括高处坠落、挤压等,而且跟骨骨折在跗骨骨折的患者中比较常见,占跗骨骨折人群的60%[2]。跟骨骨折后经常会对后关节面及跟骨长度、宽度造成影响,因此该次研究主要将2015年3月—2017年3月在该院治疗跟骨骨折的患者选取80例作为研究对象,探讨分析跟骨骨折术中采用跟骨牵引配合橇拨复位下钛板固定治疗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将在该院住院治疗跟骨骨折sandersⅢ、Ⅳ型的患者选取80例作为研究对象,对所有患者都采用切开复位钛板固定实施治疗。所有患者中男性72例,女性8 例,年龄在 20~65 岁之间,平均年龄(43.5±8.9)岁;所有患者都是由高处坠落导致的骨折,而且属于单侧闭合性骨折;手术时间为伤后7 d局部消肿后进行。

1.2 方法

手术前指导患者采取健侧卧位,采用硬膜外或者蛛网膜下腔实施麻醉,借助止血带进行止血,在此基础上实施手术。手术切口采用跟骨外侧改良L切口,注意保护腓肠神经、小隐静脉及腓动脉分支,借助丝线缝合皮缘掀起皮瓣,3枚2.0克氏针固定于距骨显露跟骨外侧面及跟距关节间隙,然后取3.0克氏针经跟骨结节由外侧向内侧穿入固定,向远端对跟骨实施牵引,并调整角度,恢复跟骨长度及成角度移位畸形,同时掀开外侧骨片,对塌陷的跟骨关节面实施撬拨复位,2枚2.0克氏针穿越骨折线经跟距关节临时固定,借助C臂X线机透视跟骨侧轴位查看Bohler角、Gissane角、后关节面、关节间隙、跟骨长度、宽度恢复情况。存在骨缺损的患者,多数为中央区,对其进行植入人工骨2-3克,覆盖跟骨外侧骨片,再将钛板放置在外侧并且固定,来源于中国山东威高公司。去除临时固定用克氏针,充分的冲洗切口,常规引流措施,逐层缝合切口,最后加压包扎,60 min内松止血带。所有患者在术后采用抗生素治疗3~5 d,引流管48 h内拔除,引流较多者采取间断夹闭,指导患者将患肢抬高,早期功能锻炼,术后12周可以完全负重行走。

1.3 观察指标

对所有患者术后的恢复情况采用X线实施复查,对跟骨长度及宽度进行手术前后测量,对骨折愈合后的Bohler角、Gissane角进行记录,术后的1年的足部功能采用Maryiand足部评分系统进行评价,其中包括疼痛和功能评分,将其共分为4个级别:其中优、表示评分在90~100分之间,无疼痛感,足部功能恢复良好;良,评分在75~89分之间,这种情况的患者可以正常行走,但是负重时会出现轻微疼痛,对正常工作没有影响;可,表示评分为50~74分,患者行走时有疼痛感,轻微的跛行,对体力劳动产生了直接的影响。

1.4 统计方法

相关数据的分析借助SPSS 19.0统计学软件进行,其中计量资料采用(±s)表示,进行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n(%)]表示,进行 χ2检验,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该次研究对所有患者的手术情况进行分析,其中手术时间(51.5±1.8)min,出血量(术中出血及术后引流量)(201.2±34.9)mL,患者的骨折愈合时间为(3.15±0.51)个月。比较分析手术前后患者的Bohler角、Gissane角恢复情况,术前,Bohler角评分(12.1±4.6)分,Gissane角评分 (91.6±2.9) 分; 术后Bohler角评分(32.5±5.3)分,Gissane 角评分(128.9±4.6)分,手术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对80例患者的足部功能恢复情况进行评价,其中优 59例 (73.75%), 良 15例 (18.75%), 可 4例(5%),差 2例(2.5%),优良率为 92.5%。

图1

图2

图3

上图1为某患者跟骨骨折后影像学检查情况;图2为术中跟骨牵引复位情况;图3为术后后影像学复查结果。

3 讨论

采用跟骨牵引配合橇拨复位下钛板固定办法对跟骨骨折的患者实施治疗,有针对性的和相邻骨骨折的特点设计出不同形状的钛板,不需要使用额外的螺钉对其固定,一定程度上避免了跟骨增宽现象的发生[6]。术中牵引有助于复位,术后通过X线、CT等检查发现,跟骨牵引配合橇拨复位下钛板固定治疗,不仅手术时间短,出血量少,而且复位效果满意,患者的足部功能恢复良好[7]。该次研究结果显示,所有患者的手术时间(51.5±1.8)min, 出血量 (术中出血及术后引流量)(201.2±34.9)mL,患者的骨折愈合时间为(3.15±0.51)个月;而且手术后 Bohler角评分(32.5±5.3)分,Gissane角评分(128.9±4.6)分,和术前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患者的足部功能恢复情况进行评价,其优良率为92.5%。

综上所述,采用跟骨牵引配合橇拨复位下钛板固定对跟骨骨折的患者实施治疗,具有手术操作简便,用时短,无论跟骨的长度、宽度,以及跟骨后关节面的解剖复位效果均比较好,术后足部功能恢复正常,值得在临床上广泛应用。

[1] 赵志,吴敏,肖玉周,等.经皮撬拔空心钉固定与“L”型切口治疗跟骨骨折的临床疗效[J].中国矫形外科杂志,2016,24(6):495-499.

[2] 孙昌俊,李力更,毕若杰,等.“L”入路与“八字”微创入路治疗跟骨骨折的比较[J].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2015,37(6):733-736.

[3] 黄晓楠.微创螺钉置入内固定修复SanderⅡ型跟骨骨折:跟骨形态及功能的恢复[J].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15,19(26):4223-4228.

[4] 谭新欢,聂伟志,朱育林,等.跟骨骨折微创治疗的研究进展[J].中医正骨,2015,27(5):73-76.

[5] 沙良宽,田家祥,李敬祥,等.撬拨复位与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SandersⅡ型跟骨骨折的比较[J].中国修复重建外科杂志,2015,29(5):558-562.

[6] 李建磊,钱宇,梁文清,等.闭合复位空心钉和解剖型跟骨钛板内固定治疗SandersⅡ、Ⅲ型跟骨骨折疗效比较[J].中国骨与关节损伤杂志,2014,29(12):1242-1244.

[7] 王震.小切口与“L”型切口治疗跟骨骨折疗效及并发症的对比研究[J].中国矫形外科杂志,2013,21(14):1402-1405.

猜你喜欢
克氏切口关节
立法小切口破解停车大难题
人大建设(2019年10期)2019-12-27 08:21:58
用跟骨解剖钢板内固定术治疗跟骨骨折合并跟距关节及跟骰关节损伤的效果探讨
初中历史“小切口”的教学实践
自制小切口拉钩在腹腔镜手术戳孔切口缝合中的应用
miRNA-140、MMP-3在OA关节滑液中的表达及相关性研究
外固定支架联合克氏针闭合复位治疗第5掌骨基底部骨折
克氏针悬吊法在急性伸肌腱Ⅰ区损伤中的应用
克氏针张力牵引固定法治疗骨性锤状指
给手指“松关节”为何会发出声响
骨折后关节僵硬的护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