贺志军
山西省忻州市人民医院呼吸内科,山西忻州 034000
慢性阻塞性肺病急性加重期患者会存在有呼吸困难、咳嗽、气短等临床表明,患者的正常生活受到严重影响,很大程度上降低了患者的生存质量。随着外界环境气候等方面因素变化,当前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发病率越来越高,死亡率也不断增大[1]。现阶段医疗技术以及医疗水平不断发展,人们在慢性阻塞性肺病方面的重视度越来越高。该文选择2017年4月—2018年4月该院收治的500例慢性阻塞性肺病急性加重期患者进行研究,评价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肺康复治疗的临床效果,现报道如下。
选择该院收治的500例慢性阻塞性肺病急性加重期患者,男性患者与女性患者分别250例、250例,最小年龄43岁,最大年龄82岁,所有患者经胸片、病史以及肺功能等检查病情确诊,符合慢性阻塞性肺病急性加重期的诊断标准,排除认知、智力障碍、合并其他心肝肾等严重慢性疾病因素干扰,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与治疗组各250例,每组男性患者125例、女性患者125例,两组患者年龄、性别等一般资料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有可比性。
患者均在急性期症状好转及急性期感染控制后(T1)进行极限评估,对治疗组患者进行12周肺康复训练,肺康复方案:①肺康复宣教:邀请呼吸疾病的专家定期为患者做关于本疾病康复治疗方面的知识和保健常识的宣教,指导患者戒烟、氧疗、药物应用及营养补给等,对患者家属进行康复教育,让患者在生活、心理方面给患者以鼓励,帮助患者建立康复治疗的信心。②有氧呼吸体操训练:包括缩唇呼吸训练及腹式呼吸训练,缩唇呼吸训练方法是吸气时用鼻缓慢吸气,放松全身腹肌,然后缩小口唇缓慢呼气,1次/d,每次训练时间35 min,指导患者缓慢呼气、呼气时间相比吸气时间较长,③步行锻炼:平底步行,上臂尽量大幅度摆臂,5~10 min/次,4~5 次/d, 逐渐延长至每次20~30 min/次,4次/d,双步行运动强度以维持目标心率及Borg评分要求中“有点累”与“累”之间进行锻炼。对照组在此期间仅接受常规药物治疗及肺康复宣教。1.3观察指标
①对比两组患者各个阶段肺功能变化情况,包含T1(期感染控制后)、T2(治疗 6 周)、T3(治疗 12 周),FEV1(1 s用力呼气容积)、FEV1/FVC(1 s用力呼气容积占肺活量比率)使用肺功能测量仪测量;②对比两组患者6MWB(6 min步行距离);③评价两组患者呼吸顺畅性。
该次研究中所有试验数据均运用SPSS 20.0统计学软件进行处理,其计量资料用(±s)表示,通过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两组患者肺功能变化情况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体情况见下表 1。
表1 两组患者肺功能变化情况对比(±s)
表1 两组患者肺功能变化情况对比(±s)
组别FEV1(L)T1 T2 T3 FEV1/FVC(%)T1 T2 T3治疗组(n=250)对照组(n=250)1.23±0.54 1.24±0.54 1.84±0.35 1.78±0.37 1.97±0.44 1.93±0.42 45.34±3.68 44.46±3.12 44.96±3.15 46.02±3.23 45.35±3.24 44.45±3.21
治疗组各时间点6min步行距离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体见表2。
表2 对比治疗组与对照组不同时间点的6 min步行距离(±s)
表2 对比治疗组与对照组不同时间点的6 min步行距离(±s)
组别T1T2 T3治疗组(n=250)对照组(n=250)302.26±40.56 299.29±40.50 369.8754±33.98 309.64±35.44 344.44±37.41 387.54±38.54
两组患者治疗前呼吸困难评分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对照组与治疗组患者护理困难评分分别为(2.34±1.05)分、(2.06±0.95)分,治疗组患者呼吸困难评分明显更好(P<0.05)。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属于慢性呼吸系统疾病,在临床上较为常见,主要特征为不完全可逆气流受限,有着非常大的破坏性[2]。有研究表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与肺部有害气体、颗粒炎性反应存在十分密切联系,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发病之后生活质量严重下降,劳动能力受到极大影响[3]。急性加重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必须要长期接受科学合理的药物治疗措施,25%患者需要花费很长时间生活质量和肺功能才能得到恢复。针对急性加重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展开早期康复训练,不仅能够提高患者运动耐力,改善气体分布,还可以降低患者吸气过程中的功耗以及氧耗,步行运动以及呼吸训练相结合,能够很大程度上缩短患者住院时间,降低患者死亡率[4]。
该次研究表明,在肺功能变化方面,两组患者肺功能变化情况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6 min步行距离方面,治疗组各时间点6 min步行距离明显更高(P<0.05);在呼吸困难评分方面,治疗组患者呼吸困难评分明显更好(P<0.05)。
综上所述,针对急性加重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展开早期康复训练,能够实现对患者肺功能的改善,提高患者呼吸顺畅性,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1] 钱红玉,王玉珍,李毅.急性加重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肺康复治疗效果评价[J].天津医药,2015(10):1201-1204.
[2] 李新.不同APACHEⅡ评分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患者无创通气治疗效果分析[J].内科,2016(3):395-397.
[3] 李平东,陈佩仪,李桂芬,等.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患者有效排痰方案的建立及效果评价[J].中华护理杂志,2016(9):1068-1072.
[4] 孙虎,左蕾,叶远征,等.全身应用糖皮质激素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患者治疗效果的系统评价[J].中国呼吸与危重监护杂志,2017(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