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赛促学,赛教结合,驱动实验教学改革

2018-07-09 02:53杨清林李海霞
实验科学与技术 2018年3期
关键词:赛教竞赛实验教学

杨清林,周 博,李海霞

(重庆科技学院教务处,重庆 沙坪坝 401331)

《教育部、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关于引导部分地方普通本科高校向应用型转变的指导意见》明确指出我国已经建成了世界上最大规模的高等教育体系,但经济结构深刻调整、产业升级加快步伐,生产服务一线紧缺应用型、复合型、创新型人才。当前,经济转型发展的需要强烈刺激高校实验教学改革,用人单位需求导向对高校人才培养提出了新的要求,具有相关专业实践能力强的人才需求逐年增多,高等院校目前人才培养结构和质量尚不适应经济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的要求,因此,改革实验教学人才培养模式,使之适应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服务、为行业企业技术进步服务是极其重要的。

位于西部地区的重庆市,近几年经济快速发展。作为重庆地方高校的重庆科技学院由原重庆工业高等专科学校和重庆石油高等专科学校于2004年5月合并组建,以石油与化工、冶金与材料、机械与电子、安全与环保为特色,行业优势突出,办学特色鲜明,为全国应用技术大学(学院)联盟副理事长单位,承担着为重庆市及相关行业企业培养人才的任务,如何建立以提高学生实践能力为导向的人才培养模式,是重庆科技学院及许多应用型高校教学改革的目标。

1 以赛促学,赛教结合的教学模式研究

1.1 以竞赛方式驱动人才培养目标实现

竞赛是锻炼人智力的、超出课程范围的一种特殊的考试,要求思维量很大,且思维要求快速判断,灵活性很强,熟练度很高。竞赛可以锻炼人的智力、意志,可以使人学到更多的知识,提前接触该学科的相关知识,培养对于该方面的兴趣和素养,有利于学生学会自主思考,锻炼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为今后发展打下基础。

人才培养模式是一个目标驱动的、在不同的目标实践域内,为达到目标的最佳实现而构成的系统科学的组织架构、实施体系与实践方式的集成。作为地方本科院校人才培养的目标就是培养生产一线、管理一线的应用型人才,对学生的实践能力培养尤为重要。为了使学生的实践能力得到真正的培养与锻炼,实践教学中必须注重主动实践,主动实践是大学生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培养的关键,而竞赛则可作为主动实践能力培养的有效途径之一[1-3]。

竞赛训练课程化的教学模式是以实现提高学生实践能力为目标,为提供学生知识转化为能力的有效途径。以竞赛驱动的学生实践能力培养,能有效地提高大学生实践能力和工程素养,从而达到提升人才培养质量的目标。

1.2 将竞赛驱动实验教学贯穿人才培养全过程

单纯地为了竞赛而组织活动,而忽略竞赛为专业服务的作用,再加上时间和名额等客观因素,使得通过竞赛得到锻炼的学生数量受到限制,从而将教师对竞赛的指导演变为对参赛学生的额外辅导。因此将竞赛引入本科生实验教学体系,以竞赛形式将课程教学课内和课外有机结合,并向其他课程延伸,使其作为一个重要的实验教学方法和手段在学生中广泛地组织开展,将更有利于学生主动实践能力的培养[4-5]。

1)课外 “一生一赛”。

树立以竞赛驱动人才培养理念,遵从学生个性化发展。从一到四年级对学生开设素质教育课程,实行 “一生一赛”,一个学生必须参加至少一项竞赛,结合创新创业社团,以第二课堂形式开展,纳入人才培养方案学分管理,贯穿整个本科人才培养全过程,学生在课外进行自主实践,有利于发挥学生个人特长,促进学生个性发展[6-7]。

2)课内 “一专一赛”。

坚持理论与实践结合理念,学做结合。从本科三四年级开始,结合各学科专业特点,实行“一专一赛”,即一个专业开展一项专业性竞赛,开设了1~2门应用性和实践性强的独立实验课程,将实验教学与竞赛结合,学生在课内进行自主实践,促进学生动手能力提高[8]。

2 以赛促学,赛教结合的教学模式实践

2.1 以赛促学

重庆科技学院将竞赛纳入本科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中素质教育课程模块,重点培养大学生的创新意识、协作精神和解决实际问题的综合能力,倡导学习、合作、竞争和向上的校园氛围[2]。学校本科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中素质教育课程板块必须修满至少9个学分方能毕业,其中竞赛占2个学分。

1)全员各层面开展竞赛活动。

在学校层面上,搭建竞赛交流平台,推进新知识、新方法、新技术的交流[9],近年来承办了首届中国 “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重庆赛区竞赛等10余项国家级、市级竞赛,重点支持由教育部、国家部委主办的国家级竞赛项目,如中国 “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及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等;在学科层面上,全覆盖支持各学科大类的大学生竞赛活动,国家一级学会组织的竞赛;在专业层面上重点支持教育部各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主办的竞赛。每年支持各级各类竞赛60余项,2014~2016年学生参加竞赛情况如表1所示。

表1 2014~2016年学生参加竞赛情况统计

2)激励办法。

重庆科技学院制定了学生竞赛获奖奖励和加分办法,凡获得竞赛项目全国一、二、三等奖(或省级一等奖)者,分别给予1万元、5千元和3千元奖励,参加竞赛获奖的学生还可获得相关课程加分。在每学期所有课程考核结束后,向教务处提出申请,根据获奖等级,可获得一门课程或多门课程20、13、8不等的加分,2014~2016年学生竞赛加分情况如表2所示。

表2 2014~2016年学生竞赛获得奖励和课程加分的学生数

2.2 赛教结合

根据学科专业特点,结合实验教学需要,将各类竞赛与人才培养方案中的实验实训类课程紧密结合[10],课程教师制定 “赛教结合”基础知识授课安排表,在课堂上就竞赛所需理论知识和实践能力进行专题培训,以竞赛的形式开展综合实验实训课程教学,以课带赛,课赛结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热情,着力培养学生的综合分析和设计应用能力,促进实验教学改革,提高教学质量。

1)实践课程和竞赛相结合。

“赛教结合”纳入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中,各专业负责制定实施细则,确定竞赛时间、内容和题目。“赛教结合”坚持理论与实践结合、教学和竞赛相结合、讲座与训练结合、课内和课外结合的原则,注重参赛团队交流、师生交流和学生自主学习的原则,以竞赛的方式完成相关实践课程教学[11]。

2)竞赛要求。

竞赛内容要符合本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竞赛题目和内容应体现学生自主性、创新性、实践性和团队性[12],所有参赛作品由学生自行创作设计,参加的学生以某个专业某年级学生为主,面向全校全体学生,重点为三四年级学生,学生围绕竞赛题目组成小组,每个小组3~4人,跨年级、跨专业、跨院 (系)组合,每个小组有1~2名指导教师,每位指导教师可指导多个小组[13]。课程结束后,每个小组上交作品,并现场进行作品演示和答辩,由3位课程教师进行评审,能完成基本任务者可获得2~4个学分的相关实验实训课程学分认定。2014~2016年参加 “赛教结合”项目学生学分认定情况和表3所示。

表3 2014~2016年参加 “赛教结合”项目学生数

3 以赛促学,赛教结合教学模式的支撑

3.1 开展创新创业训练

从2006年起,重庆科技学院启动实施了 “大学生科技创新培养资助计划”“优秀创新人才资助计划”,对参与这些项目的学生进行分级、分类资助,每年资助200多项,用于在校本科学生开展创新创业活动,2012年教育部启动了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重庆科技学院制定了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实施细则,设立 “大学生创新创业基金”,重新规划了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形成了完备的国家、市、校级创新训练计划项目体系,有力推动学生科技创新训练教育,激发学生科研兴趣和能力,提升学生实践能力和设计研究能力。

3.2 建立创新创业社团

建立了创新创业实验室,由此组建大学生创新创业社团,为大学生竞赛提供条件支撑。一是依托创新创业实验室,建立了30多个学生创新创业社团,聘请100位校内外导师,覆盖理工经管法艺等学科门类,支持学生自主开展创新创业实践,加强学生创新创业团体的沟通和交流,通过各类创新创业教育活动,营造校园创新创业教育文化氛围。二是通过科技创新节等 “三节两系列”活动、科技作品竞赛和创业实践大赛等载体,举办创业论坛、经验交流会和事迹报告会等,全方位营造竞赛氛围,激发学生学习动机与需求。

3.3 全面开放实验室

全面无偿开放实验室,为学生全方位提供学习环境。重庆科技学院现有3个国家级实验中心和8个省部实验中心,建立了 “325”实验室全面开放模式,即国家级、市级和校级3层次实验教学中心支撑,课内课外2个课堂结合,多批次选课、分时段预约、学生自主学习、科研助理制和本硕联动制等5种实验室开放模式,全方位全时段支持学生自主实践。同时从管理上,建立实验室开放管理系统,包括实验室开放的项目、开放项目选课,开放预约、开放项目过程管理等,教师、学生和实验人员均通过学校实验室开放管理系统完成申请、审核和过程管理等全过程。

4 以赛促学,赛教结合教学模式的成效

4.1 激发学生学习专业知识的兴趣和积极性

竞赛训练课程化是一种高效的教学模式,它能够帮助学生在短时间的比赛中检测自己学习专业知识的情况,并在比赛中不断学习巩固,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为长期限制在课堂的学生提供一个展示自我,取长补短的绝佳平台。同时促使教师在此过程中转变观念和教学方式,激发学生对课堂产生兴趣和学习的欲望[14]。

4.2 充分利用校内的教学资源,推进实验室开放

由于种种原因,高校校内活动还存在着资源使用不集中和资源浪费的现象,存在实验课在内容和形式上重复现象,必须将各种资源整合利用起来,发挥学校教学资源的合力,形成集群优势,集约利用资源[15]。实施以赛促学,赛教结合教学模式后,充分利用了学校的资源,依托学科专业和依托实验室条件,结合创新创业项目、创业意愿和企业需求,开展创新创业训练,从而推进实验室开放。

4.3 引领创新创业教育改革,促进教学质量的提升

在竞赛训练课程化的教学模式的基础上,激发学生从事创新创业、各类小制作和小发明的热情,学生的创新创业热情空前高涨。如2007级学生缑威自主研发 “全方位多功能卫浴装置”“快速自动立体成像系统”等获得5项国家发明专利。近年来学生达成专利权转让意向近700多万元。

2013级学生刘洪伟自主研发 “3D打印抛光机”等获2项国家专利,其中研发的3D打印抛光机登上央视 《发明梦工场》栏目,通过竞价方式以200万元达成专利权转让意向。

2014~2016年,学生以第一作者共发表论文160余篇,获专利49项。共获得省部级及以上奖项490余项,其中国家级223项。特别是2015年2月11日在世界钢协总部布鲁塞尔举行第9届世界网络炼钢大赛总决赛中,重庆科技学院由韦勇平、王永旭同学组成的团队获得学生组总冠军,取得了学校在此奖项上历史性的突破。2014~2016年学生竞赛获奖及论文专利情况如表4所示。

表4 2014~2016年学生竞赛获奖及论文专利数

5 结束语

以赛促学,赛教结合是将竞赛融入人才培养全过程的教学方法和考核方式改革,意在通过竞赛驱动实验教学,以特定实验课程教学内容为基础,竞赛训练课程化,教师驱动式教学,学生自主学习和自觉实践。其效果表明,通过这样的实践模式可以有效促进学生主动实践能力的培养,提升学生的分析能力、设计能力和实际动手能力,从而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1]李国锋,张世英,李彬.论基于学科竞赛的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模式.实验技术与管理[J].实验技术与管理,2013,30(3):24-26.

[2]彭昱忠,元昌安,宁英烈.地方高校培养拔尖应用创新型人才的有效新途径[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6, 35(9):188-190.

[3]李金昌,林家莲.实践教学与学科竞赛相结合,促进创新人才培养[J].实验技术与管理,2011,28(11):1-3.

[4]黄翠.独立学院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路径研究——以河海大学文天学院为例[J].经济师,2016(1):243-245.

[5]柏连阳,蒋建初,盛正发.基于学科竞赛的新建本科院校 技术创新人才培养探析[J].中国高教研究,2010(8):65-66.

[6]祖维.依托学科竞赛提升工科院校学生创新实践能力[J].继续教育研究,2015(5):87-88.

[7]林木辉,张杰,包正委.开展学科竞赛改进教与学方式[J].福建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27(3):98-101.

[8]王蕾,张巧英.基于学科竞赛的高校实践教学体系创新研究[J].教育理论与实践,2015,35(6):43-44.

[9]樊利,丁珠玉,唐曦,等.构建多学科竞赛平台培养实践创新人才[J].西南 师 范 大 学 学 报 (自然科学版),2016,41(8):178-182.

[10]杨在华,原朝阳.应用技术型本科院校学科竞赛“四化”建设的探索[J].中国成人教育,2015(13):61-63.

[11]刘宝,王宇红.研究生 “学练赛践”一体化工程创新能力培养体系研究与实践[J].实验技术与管理,2016, 33(9):22-25.

[12]张姿炎.大学生学科竞赛与创新人才培养途径[J].现代教育管理,2014,13(3):61-65.

[13]米洁,高宏.课程—实践—创新相辅相成的教学模式改革[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5,34(2):167-170.

[14]张瑞成,陈至坤,王福斌.学科竞赛内容向大学生实践教学转化的探讨[J].实验技术与管理,2010,27(7):130-133.

[15]张肃.基于大学生学科竞赛的实践教学模式研究[J].山西财经大学学报,2013,35(2):88.

猜你喜欢
赛教竞赛实验教学
2020丝绸之路数学竞赛
“以赛促教 赛教融合”模式下高职英语教学方法的策略探析
技能大赛背景下高职高专赛教衔接相关问题探索
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下“以赛促学,以赛促教,赛教融合”实践教学探索
小议初中化学演示实验教学
电容器的实验教学
对初中化学实验教学的认识和体会
赛教融合培养应用型人才——基于全国大学生外贸从业能力大赛的调研
我看竞赛
创新思维竞赛(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