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黄河大桥唐蕃古道上的脐带

2018-07-09 06:58
城市地理 2018年5期
关键词:浮桥渡口青海

青海,雄踞“世界屋脊”青藏高原的东北部,是名山大川的故乡,境内分布着昆仑山、唐古拉山、巴颜喀拉山,是长江、黄河、澜沧江的发源地,被誉为“三江之源”“中华水塔”。

在青海遥远、高寒的冰原雪地,冰川融雪的涓涓细流,一路汇集孕育成中华民族的母亲河——黄河。青海境内的黄河与常人的印象不同,由于流经之地多为干净的沙石地面,或是植被覆盖较好的地区,因此流传出了一句“天下黄河贵德清”的谚语。横跨在青海黄河上的玛多黄河大桥、贵德黄河大桥等,以苍凉壮阔的连绵高山为背景,桥下则流淌着“宛若江南水乡”的一弯清水,在丹山碧水之间演绎出别样的风情,默默诉说着唐蕃古道上的古老故事……

左右页图:黄河上游即青海玛多县多石峡以上的“河源区”,沿途水流涓涓,分布着大大小小的湖泊,如同散落在青藏高原上的一颗颗星星。

“如果有一座桥该有多好!”

沿着317国道从西宁前往玉树乃至进藏,途中会经过玛多县。玛多县位于青海省南部果洛藏族自治州的西北部,“玛多”一词在藏语中意为“黄河源头”。因县城海拔高达4600米、接近云端,为其赢得了“黄河第一城”的赞誉。

黄河出源头后不久,就像一个刚刚学会起步的孩子,贴着地面缓缓而行,保持着一种自由自在的原生态,仿佛在享受着成长的快乐和妙趣。在青藏高原宛若迷宫般的层峦叠嶂中,由于没有人类活动的影响,黄河不急不缓地进进出出,流进一片又一片草地,又从一个又一个湖泊中流出,从而在玛多县境内形成了大大小小4007个湖泊,造就了名副其实的“千湖之县”。同时,因地势较为平缓,玛多也成为高原人民穿越黄河时最好的渡口(《新唐书》曾有“河之上流,水益狭,春可涉,秋夏乃乘舟”的记述),尤其是在唐蕃(读作“bō”)古道(即唐代时形成的由中原内地前往青海、西藏乃至尼泊尔、印度等国的历史古道)尚存的时候,这里更是成了当时的“黄河第一渡”。

文成公主入藏时,如果走的是317国道这条路,她肯定会被玛多境内的黄河挡住脚步。当这条大河横亘在她面前时,这位肩负着和亲责任的女子,自然会因横渡不得而焦虑不已,恶劣气候、高原反应等等,对她来说更是雪上加霜。好在公主对美好爱情也充满了向往,当松赞干布从拉萨远道而来迎接她时,所有的不愉快似乎都在刹那间消失了。在玛多黄河附近的岸边,他们携手踏上了一叶渡筏,随后穿越黄河的最后一道阻隔,继续往高原深处走去,正式开启一段浪漫的爱情之旅。可以想象,当文成公主战战兢兢地坐上皮筏时,她的内心该是多么惶恐,而搀扶着公主上筏的王子,眼见公主的紧张神色,他们的内心想必会涌现出一个共同的愿望:“如果有座桥该有多好!”

左图为317国道的沿途风光。上图即著名的玛多黄河大桥,桥身看起来十分简陋且没有气势,但它是“黄河源头”上的第一座桥梁,具有特殊的人文意义。

此前此后,渡河前往青藏腹地或从青藏地区前往内地的使者、商旅、军人、淘金客、游人等,都在这里留下了短暂而匆忙的身影——他们乘坐皮筏或木船,将自己的面孔定格在一个个历史片段中,成了青藏高原上的江河中一道奇特的风景。而面对宽阔的河水和十分危险的皮筏或木船时,他们的内心难道不会发出同样的呼唤吗?那就是:“如果有座桥该有多好!”

第一辆渡过黄河沿渡口的汽车

很早以前,横渡黄河的交通工具叫“革船”,也就是皮筏子。皮筏子主要流行于青海、甘肃、宁夏境内的黄河沿岸,一般是用牛、羊的皮做成,制作过程是将牛羊自臀部剖开,弃去头部和后肢,剥取整张牛羊皮,经鞣制、油浸后,紧束四个开口,但要留一个前肢打活结,以供随时吹气或放气(据说“吹牛”一词即源于此)。使用时,人们将数张吹好气的牛羊皮缚在方形的架子上,人或货物就在这个架子上渡河。如今,这种古老的摆渡工具已经几乎消失了,我们只能从民国时期的黑白照片上,看到以前在黄河上频频出现的这道风景,想象文成公主、班禅大师甚至是从玉树出发前往安多藏区的僧人,或是从西宁出发前往玉树的各色人物在此登筏渡河时的情形。

1937年初,为了加强对玉树藏区的统治,实现私人商队通过西藏到中印边境进行走私贸易的目的,主政西北地区的国民党军高级将领马步芳,以“西藏方面在康藏交界大举拔兵、边境多事”为由,通过国民政府蒙藏委员会向蒋介石建议修筑西宁至玉树结古镇(现为玉树藏族自治州首府)的公路,这便是214国道中“西宁—玉树段”(全程821公里)的公路雏形。同年3月,青海省政府获得了全国经济委员会拨给的10万元补助费,蒋介石还电令马步芳“事关国防,赶筑竣工。”于是,1937年下半年,马步芳开始强制工人修筑从西宁到大河坝的便道。

1943年6月14日,国民政府交通部和青海省政府联合组成了青藏公路工程处,时任青海省建设厅厅长的马麒选定了由西宁到大河坝、从黄河沿到结古镇的路线。1944年9月底,人们才勉强修通了这条简易公路。同年10月26日,青海省政府在西宁举行了通车仪式。从此,在古老的唐蕃古道上,历史上首次出现了汽车。这辆汽车在青海高原上行驶了5天,最终才到达今天玛多县境内的黄河沿渡口。当时,黄河已经封冻,原来准备载车过河的渡船无法运行,汽车只好在冰上试行,不料陷进冰水里——这可能是中国乃至世界上第一辆在冰上行驶失败的汽车!直到14天后,这辆倒霉的汽车才被拽出黄河,接着又行驶了2天才到达结古镇,成为中国现代公路交通中一段佳话。

从“黄河第一桥”到贵德黄河大桥

黄河在青海境内自上而下,流经玛多、甘德、循化等16县,流程达1455多公里,其间自古辟有许多黄河渡口。其中,文成公主与松赞干布相会时穿过的黄河渡口在扎陵湖附近,这也是黄河源头所开辟的第一个古渡口。

扎陵湖渡口之后的第二个渡口就是黄河沿渡口,位于玛多县政府所在地黄河沿镇。它是自唐代开始,我国从内地通往西藏的重要驿站和古渡口,千百年来人们只靠牛、羊皮筏子过渡。1966年,政府在玛曲县城边建起了黄河上游第一座钢筋混凝土大桥——黄河沿公路大桥,又叫“玛多黄河大桥”。

玛多黄河大桥位于玛多西南方的黄河沿,大桥全长86.7米,宽7米,主跨6孔,单孔跨12.5米,设计载荷13吨,其上部结构为混凝土T形简支梁,下部结构为双柱式混凝土桥墩。从那之后,玛多黄河大桥就像一枚纽扣,将黄河两岸的山川、草原紧紧地连在了一起,也把古老的唐蕃古道和近代的康青公路、当代的214国道串了起来,因此素有“黄河第一桥”的称号。

左右页图:如今,传统的渡河工具皮筏子已经几乎消失了,但随着贵德黄河大桥等跨河桥梁的建立,黄河沿岸的人民实现了“天堑变通途”的古老梦想。

黄河流经青海省东部贵德县,自古成为阻碍当地交通的一大天堑。两岸人民为生产、生活和交流的方便,很早就开辟了大大小小的渡口,其中最大最早的贺尔加渡口位于贵德县河西乡贺尔加村南,其最初的形成竟与一场战争有关。东汉章帝章和二年(公元88年),张掖太守邓训受汉章帝之命出使河湟,接任护羌校尉,对高原上的古羌人部落实行怀柔之策。其中,有个叫“迷唐”的羌人部落首领不愿臣服汉朝,退居到今青海贵德县附近的黄河南岸。于是,邓训率领6000汉军进击迷唐,却被滔滔的黄河挡住了脚步。眼见羌人怀抱着羊皮袋在黄河两岸间来往自如,汉军遂“缝革为船,置于箅上,以渡河”(《后汉书·邓训传》),也就是缝皮革做船,放在木筏上渡过黄河,最终杀敌1800多人,抓获俘虏2000人,缴获马、牛、羊3万多头,几乎歼灭了迷唐部落。

左右页图:贵德黄河大桥位于宁贵公路112公里处,即原黄河浮桥下游100米处。大桥的建成,使两岸人民和宁贵公路上行驶的车辆畅通无阻。

《后汉书·西羌传》还曾记载道:东汉和帝永元五年(公元93年),河湟护羌校尉贯友为渡黄河,出击居于大小榆谷的羌酋迷唐,“遂夹逢留大河筑城坞,作大航(即船),造河桥,以击迷唐。”其中的“逢留大河”为今贵德县黄河北岸贺尔加河注入黄河处,即贺尔加渡口。此种“作大航(船),造河桥”则是黄河上游的第一座浮桥,迄今已有1900多年的历史,但在当时只有军事用途。

1934年,当地政府决定在贺尔加渡口修建黄河浮桥。同年9月,浮桥建成,因是贵德县与共和县合建,因此取名为“和德桥”。不过,人们在习惯上还是将其称为“贵德浮桥”。贵德浮桥的建立,标志着黄河贵德段终结了千百年单纯靠木船和羊皮筏子的摆渡形式。1962年冬天,贵德境内的黄河结冰,贵德浮桥被冰冻在黄河上,当地人便形象地称之为“站冰桥”。1978年5月,位于浮桥下游100米处的贵德黄河大桥建成,浮桥从此完成了它的历史使命。

猜你喜欢
浮桥渡口青海
界首渡口缅怀红军
国家公园省 大美青海情
汉江渡口——两代艄公的“价值观”
大美青海
在渡口
渡口
青海:畅享冰清世界新“年味”
落日浮桥
开路先锋舟桥部队
青海取缔23个非法广播电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