汤昊
[摘 要] 新时期不但要求对学生的知识素养方面进行提高,更要加强对学生学习能力和心理健康方面的培养和塑造。本文就如何在初中语文教学中融入心理健康教育展开了论述,并提出了一系列切实可行的整改措施。
[关键词] 初中语文;心理健康
初中学生正处在心理和身体双重发育的重要时期,也是性格养成的关键阶段。在此时期对学生进行良好的心理引导,能够帮助学生建立起健全的人格和心理素养。但是传统教学中对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少之又少,不利于培养德才兼备的优秀人才,于现阶段的教学目标相桲。基于语文学科具备触动学生内心情绪、聆听学生真实想法的学科性质,将心理健康教育融入初中语文教学中已经成为语文学科发展的必然趋势。
一、宽松、和谐、民主的师生关系,营造有利于学生身心发展的育人氛围
在传统语文课堂教学过程中,大多数语文教学教师都陷入了一个严重的误区,即认为课堂教学应该保持严肃的教学氛围,这样才能让学生保持高度的注意力,有利于课堂教学的进行。事实上,严肃的教学氛围虽然对集中学生注意力具有一定的帮助作用,但缺乏师生之间的沟通交流,很难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容易使学生对课堂教学产生枯燥乏味的感受,更使教师无法聆听学生的真实想法,无法对学生的心理健康进行引导。因此,高中语文教学教师在进行课堂教学的过程中,应该注重营造宽松、和谐、民主的生生关系,只有这样才能提高师生之间的沟通交流频率,帮助学生了解内心的真实想法,在此基础上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引导和教育,帮助学生建立起良好的人格和心理素养。初中学生的认知能力和辨识能力还不健全,当学生的理解错误时,教师不能急于批评和制止,而应该在了解学生的真实想法之后,用引导的方法进行教育,让学生真正地认识到自己的错误,从根本上进行改正。
例如:在学习《鲁智深拳打镇关西》一文中,一些学生忽略了鲁智深拳打镇关西的故事背景和原因,而单纯地认为鲁智深拳打镇关西很酷,很帅,眼里不容沙子,产生了看谁不顺眼就打谁的错误认识。在学习这一文章的过程中,教师应对鲁智深见义勇为,惩恶扬善的精神给予赞扬,并告诉学生在当今的法制社会中,在遇到这种情况时,应该尽快报警,而不是自己进行解决。通过这样的教学方式,教师知晓了学生的真实想法,并以文章中的实例对学生进行了心理引导,将心理教学融入语文教学之中。
二、挖掘教材中的真善美,渗透心理健康教育
1.培养活跃的思维
初中语文教材中的很多文章都渗透着积极向上的心态和思维,初中语文教师在进行教学过程中要对素材中体现真善美的文章进行深层次的解析,并提出一系列的问题,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去思考,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活跃的思维。
例如:在《灰兔和白兔》一文中,山羊伯伯要给灰兔和白兔奖励,灰兔要了一车白菜,而白兔却要了一包白菜种子,在这时,初中语文教学教师可以对学生进行提问,“你想做灰兔还是白兔,你会怎么做?”在学生中,有选择灰兔也有选择白兔的,按照課文中,白兔勤劳聪明,灰兔好吃懒做,应该是选择白兔更加符合心理健康教育的价值观,但其中有学生提出了“要一车白菜,自己吃不完,然后拿去市场上卖,挣的钱买一包白菜种子,再雇人种白菜”的新颖想法,这种问题本来就是开放性的,只要学生言之有理,都能够算是正确答案,这种教学模式,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活跃的思维,有助于促进语文教学的发展。
2.陶冶积极的情感
初中学生处在心理发育和性格养成的关键时期,在这个阶段,初中语文教师应该更多的将具有积极情绪的教学素材当作教学对象,将其中乐观向上的人生态度对学生进行引导,让学生在接受教学的过程中,潜移默化的进入教师构建的心理价值框架之中。
例如:在学习《游子吟》这篇诗文中,初中语文教学教师可以对“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这几句进行深刻的剖析,让学生自己进行翻译,然后选取学生进行翻译演示,并让学生谈谈对课文中母亲行为的理解和感悟。在此基础上,告诉学生父母的艰辛,触动学生的内心,教导学生要懂得感恩,培养学生的孝心。采用这样的教学方法,能够触动到学生内心深处,听到学生的真实想法,陶冶学生积极的情感,达到心理教学的目的。
在初中语文教学中融入心理健康教育是教学发展的必然趋势,有助于构建学生良好的心理素养和完善的人格,培养德才兼备的优秀人才。
参考文献:
[1]明锐.语文教学需渗透心理健康教育[J].文学教育(下),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