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虞 曼
在构建和谐社会总体部署中,社区承担着社会和谐、家庭和谐、人与自然和谐的重要职责。强化“行为居民,思为社区”是新时期的文化服务理念,因为我们的“大社会家庭”,是由千百万个小社区组成。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发展的新时代,如何丰富社区居民文化生活,如何开创社区文化活动新局面,以适应新形势下社区居民的新需求,是群众文化工作的一个全新课题。
新时期社区的文化干部,应该具有与时共进的创新精神,克服“畏首畏尾,与世无争,安于现状”的保守情绪,树立“敢做敢为,敢为人先,敢闯敢干”的创新精神,求真务实,说实话、出实招、办实事、求实效。
经过优选出来的文化干部,要有计划地进行计划性的专业培训(参加文化馆、站或其他文体组织的培训活动),让他们具备多元性的文体素养和创造能力,在社区各类文化、体育活动中,发挥策划者和领头羊的关键作用。
节日文化活动,是居民最为喜闻乐见的文化活动方式。如:春节、端午、中秋、重阳等传统节日,开展“写春联送春联”、民俗知识问答、猜灯谜、包粽子等主题邻里活动,既继承弘扬了传统文化,又和谐了邻里关系、增进了居民感情。结合七一、八一、十一等节日,举办党史图片展、党史知识竞赛、主题演出、播映爱国电影等形式多样、群众喜闻乐见的活动,传承红色基因,讲好中国故事,传播正能量、传递好声音,播下爱党爱国的种子。
选拔舞蹈、书法、绘画、摄影、戏曲等各类文化活动的骨干分子,帮助骨干分子定期组织活动,通过骨干分子的带动和活动队伍的辐射功能,引导小区居民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自觉走出家门,主动参与社区文化活动。如当前风靡全国的广场舞,带动全国数以千万的中老年妇女走出家门,走向广场,甚至走上舞台。以作者工作、生活的辖区为例,社区定期举办的书画展、摄影作品展、文艺演出等均由各社区居民志愿参与举办的活动。这些队伍基本都是由1-2名活动骨干、多名爱好者组成,这些爱好者们喜好不同、参与活动的目的各异,但都能服务与社区文化建设。
街道社区要强化服务意识,加大资金投入。应以社区或小区为单位,为居民提供免费的文化活动场所和必要的活动设备,同时,要选拔热心公益、责任心强的居民负责做好活动场所、活动设备的日常维护,并牵头组织协调日常活动开展。
社区文化是一定区域的各种文化体育要素的总和,它本质上是一种家园文化。发展社区文化,可以加强社区群众的主人翁意识,倡导特有的健康的民风民俗,增强居民对社区的归属感和认同感。
文化馆(站)是社区文体活动的龙头。应派员有步骤、有规划地协助社区,不仅在指导、推动社区群众文化建设和发展方面起着重要作用,作为政府公益性文化机构,更应该在社区文明与和谐社会建设中发挥主导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