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走亲 致敬经典
—— 安庆黄梅戏与金华婺剧首次“牵手”

2018-07-08 09:36宁宗宝
黄梅戏艺术 2018年2期
关键词:婺剧牵手七仙女

○ 宁宗宝

领导与演员合影

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又兼具亲和力,是跨区域政治、经济交流的“使者”。自古以来,“文化走亲”就颇为盛行,它借助艺术载体以实现地域间资源共享,共建繁荣,坚定文化自信。今年3月份,戏剧界频频刮起“致敬文艺经典”的旋风,安庆黄梅戏与金华婺剧、再芬黄梅与浙江婺剧艺术研究院(以下简称浙婺)首次“牵手”成功,“以戏为媒”现象就引发社会各界关注。黄梅戏《天仙配》《女驸马》芳华依旧,悦动金华;婺剧《白蛇传》《穆桂英》功夫强劲,震撼安庆,四场演出为两地群众带来不同的文化视听体验。

纪念黄梅戏大师严凤英逝世50周年

“树上的鸟儿成双对,绿水青山带笑颜……”这是黄梅戏《天仙配》中最为耳熟能详的旋律。回溯至63年前,黄梅戏大师严凤英主演的戏曲电影《天仙配》风华绝代,名满天下。从此,它就伴随着中国几代人成长,铭记于脑海深处,有着割舍不下的情结。

为纪念黄梅戏大师严凤英逝世50周年,同时作为再芬黄梅与浙婺首次交流演出剧目之一,《天仙配》于3月16日在中国婺剧院的舞台上一亮相,就深受金华观众的热烈欢迎。当台下不同年龄的观众听到经典唱段响起时,纷纷跟随记忆中的节奏哼唱起来。

金华当地群众对《天仙配》并不陌生,它在早期又名《槐荫记》,亦为婺剧的传统剧目。而后由黄梅戏剧作家重新创作、改编,将《槐荫记》更名为《天仙配》,一直传唱至今,成为黄梅戏的经典保留剧目。浙婺朱元昊副院长说:“《天仙配》就是黄梅戏与婺剧融合交流的成果,它在婺剧土壤里开的是朵小花,根植到安徽就是一枝独秀。”

严凤英在《天仙配》里的“七仙女”形象,着实深入人心。毛泽东曾评价说:“她饰演的七仙女,成了全国人尽皆知的故事。”此次赴金华表演“七仙女”的潘柠静,成长在黄梅戏世家,也是全国“寻找七仙女”电视大赛“金奖”获得者。她扮相甜美,嗓音细腻,将角色俏皮可爱与沉稳大方的形象演绎得淋漓尽致,被金华观众称赞为“最美七仙女”。

《天仙配》演出开启了安庆黄梅戏与金华婺剧、再芬黄梅与浙婺交流演出的大门。“安庆是黄梅戏的故乡,黄梅戏在金华非常受欢迎,《金华日报》《金华晚报》连续十多天对交流演出进行了宣传预告。”浙婺王晓平院长说。

致敬黄梅戏《女驸马》问世60周年

3月17日,国家一级演员吴美莲、余淑华主演的黄梅戏《女驸马》依旧飘香婺城,这部戏在其问世60周年之际,为当地近千名群众再现经典佳作势不可挡的魅力。

《女驸马》堪称《天仙配》的姊妹篇,也是严凤英的代表作之一。早在1958年,这部剧就先诞生于安庆,由当时的安庆专区黄梅戏剧团(再芬黄梅艺术剧院前身)首创首演,并获得安庆专区第一届地方戏会演“剧目奖”二等奖、“导演奖”、“演出奖”、“音乐奖”三等奖。60年间,它久演不衰,一直都是全国各大黄梅戏院团的“看家戏”。

2018年伊始,再芬黄梅精心筹划“岁月燃情·时代传承——致敬《女驸马》问世60周年巡回演出”活动,浙江金华就是其中一站。此次饰演“冯素珍”的吴美莲,曾荣获全国“寻找七仙女”电视大赛总冠军;饰演“公主”的余淑华,曾荣获中国戏曲演唱“红梅大赛”金奖。她们都是黄梅戏实力派“唱将”,二人在舞台上搭档多年,配合默契,将冯素珍与公主这对“欢喜冤家”演绎得精彩纷呈。

“《女驸马》已经陪伴全国观众走过了整整六十年,无论它是六十周年,还是以后多少年,安庆都要常演这部戏,而且要一代又一代地传承下去,这是黄梅戏的根,安庆的招牌。”浙婺朱元昊副院长说。

婺剧《白蛇传》剧照

黄梅戏《女驸马》剧照

“天下第一桥”名不虚传

黄梅戏《天仙配》《女驸马》在金华完美收官后,时隔4日,浙婺王晓平院长率领演出团队来到安庆。

3月22日晚,婺剧《白蛇传》在黄梅戏艺术中心铿锵亮相。它不仅作为金华与安庆、浙婺与再芬黄梅之间文化交流的重头戏,还是受邀参加安庆2018年全国“名家名剧展演”活动。中国剧协副主席、再芬黄梅艺术剧院院长韩再芬、安庆市黄梅戏剧院院长陈兆舜、黄梅戏表演艺术家黄新德、黄梅戏编剧谢樵森、黄梅戏导演陈佑国、黄梅戏著名演员姚美美等现场观看了演出,全程为主演们纷纷点赞。

婺剧的代表剧目《白蛇传》迄今演出超过1000多场,是“一台在婺剧历史上里程碑式的剧目”。尤其剧中《断桥》一折,是婺剧“文戏武做”的代表作之一,在1962年进京演出时,该剧被周恩来总理誉为“天下第一桥”。

《白蛇传》在婺剧历史上的地位与知名度,同黄梅戏的《天仙配》《女驸马》一样,经典永流传。因其热烈奔放的表演风格,让看惯了清新婉约的黄梅戏的安庆市民品尝到了另一番味道,并为之倾倒。“台上演员个个都是训练有素的文武全才,他们赋予了《白蛇传》新的内涵——翻死和尚、唱死白蛇、做死青蛇、跌死许仙。”安庆电视台黄梅戏教育频道总监汪小覃说。

“早在十多年前,著名婺剧表演艺术家陈美兰就开始致力于传承发展的工作,杨霞云、楼胜、巫文玲等一批80、90后年轻演员现都已成为舞台的主角。这与安庆黄梅戏传承发展的理念不谋而合。”浙婺王晓平院长说。

继承传统创新演绎《穆桂英》

“戎装出寨步轻疾……”3月23日晚,一代巾帼英雄“穆桂英”一亮相,安庆观众就报以热烈掌声。青春版《穆桂英》在轻松诙谐的氛围中展开,讲述了一个大气睿智而又不失活泼俏皮的穆桂英的故事。其中《大破天门阵》一折,作为全剧的高潮和结尾,场面宏大,武戏精彩纷呈,观之令人欲罢不能。

“强大的阵容,精湛的演技,在全体成员的共同努力,奉献给观众一场中国传统戏曲的艺术盛宴。”黄梅戏作曲家陈华庆看完演出后说。该演出版本以传统婺剧《穆桂英》为基础,在保留故事原型的情况下删繁就简、重新创编,把一部传统老戏创作成了符合现代观众审美情趣和欣赏需求的新戏。

“第一次看婺剧,令人耳目一新。演员演得太棒了,文武不挡,一个个身上的功夫过硬。行当齐全,唱念做打舞兼备。台上有玩意儿,台下有看头儿。这群演员的表演,丝毫不让京剧。两出戏,都是传统骨子老戏,老树却发新枝,了不起!传统戏是一座丰富的宝藏,可以挖掘的东西太多了。”安庆师范大学戏曲博士吴彬说。

以戏为媒不忘初心

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一座城市的精神与灵魂。近些年,安庆市政府加快落实“文化强市”的重要方针,大力推动黄梅戏“一唱两走”政策,全心构建区域文化生态圈及戏剧演出集聚地。安庆与金华、再芬黄梅与浙婺跨区域“文化走亲”,以戏为媒,不忘初心,双方本着“互惠互利、共赢发展”的原则,在艺术创作与管理经验上相互借鉴、学习,更加坚定了两座城市、两大院团、两个剧种的文化自信。今后,安庆黄梅戏还将会继续“文化走亲”,同京剧、评剧、越剧等其他剧种合作交流,不断促进各区域文化的相互交融,为黄梅戏文化和其他剧种文化的深层次发展注入强劲动力。

猜你喜欢
婺剧牵手七仙女
天仙配
关于婺剧的传承与保护措施研究
我演“七仙女”
我演“七仙女”
Jinhua Opera in Our School
大力弘扬缙云婺剧文化
仙女驾到
婺剧《穆桂英》海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