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喻梅
众所周知,追求高效课堂已成为教师梦寐以求的目标,数学教学要想从题海中解放出来,教者必须在“创新教法,探究学法”上把好关口。我们经过“真教育课题实验”,总结出数学高效课堂凸显把好“四关”。
一、把好导学关
首先,把好导案关。导案要精心设计,结合教材实际、学生实际,明确教学目标,紧扣知识点,构建言简意明的“导航系统”。优化设计导案是教师备课的重要环节和艺术所在。教师必须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把教学内容进行合理地处理,具体地提出学习目标与要求,为学生搭建探究平台,使学生在自学阅读中循序渐进,打开智慧之窗。
其次,把好导学关。所谓导学就是引导、指导学生自主地学,自主不是自由的学。既要创设问题情景,培养学生学习兴趣,激发他们提纲挈领获取知识;又要在课前花上几分钟,让学生根据教师所提出的问题,自学教科书,领会知识结构;还要,深钻教材,独自质疑,要求学生写出自学提纲,以便小组讨论,合作探究。
二、把好讨论关
讨论交流是学生发挥积极性、主观性、创造性的舞台;是同学之间相互交流、取长补短、共同提高的阵地,在讨论时教师要根据具体情况不同的方法组织进行。同桌之间的辩论,前后座位的商讨,各班不拘的畅谈。在此基础上,号召全员参与,各抒已见。教者既是参与学生讨论的指挥员、战斗员,还是情报员。讨论的内容,除了自学中发现的问题弄不清楚的地方外,还应选出本节课的重点内容,容易混淆的知识点作为同学们讨论的题目,辨别是非曲直,博采众家之长,集思广益。在总结时,对于立意新颖的见解,创意独特的方法,教师要给予鼓励表彰。同时,学生中存在的問题,也要追根溯源,认真纠正,把讨论落到实处。不是热热闹闹走过场,而是求真务实见成效。
三、把好拓展关
变式拓展是化知识为能力的延伸。通过“导学”与“讨论”的开展,一节新授课的基础知识大部分学生能弄弄懂,但形成的知识体系仍比较抽象,假若背景异位,问题变换,学生还是难以学以致用。因而,有必要对新授的内容加以拓展训练,拓展的形式包括“仿、探、变”。“仿”,是通过学生尝试例题作正迁移思维训练。夯实基础宜模仿。“探”,是通过提出猜想,师生探案值互动的过程,分析理论需探究。“变”是提升能力的创新思维培养,灵活运用靠变通。学生在“仿”中不能生搬硬套。要触类旁通。在“探”中不能异想天开。应由此及彼,由表及里。源于理论且高于理论。在“变”中可采取变换背景训练,由特殊到一般思想,类此推理构思,更换题设结论去猜想等方法,以一变对万变。这三者相互联系,既独立又统一。因而,要想开启学生思维大门,展开学生想象的翅膀,必须把握好拓展这一关。
四、把好训练关
训练既是运用知识解决现实问题的过程,又是巩固知识发新知的过程,这是几千年来知识传承的根本。学生通过适量的练习,能加强知识的掌握,形成技能技巧。学会解题方法,提高创新能力。新课标注重基础训练与能力培养,这就要求我们组织学生在练中加“深”,在练中生“巧”。教师在设计训练题时,应把课本该掌握的重点知识分解到习题中去,练习数量不宜太多,概括性要强,实用性要强,重点要突出。同时要合理地改编,让学困生少走弯路、让优秀生多走捷径,融会贯通,减负增效,达到炉火纯青之目的。练的形式包括演板、口答、训练、作业、检测等,教师要及时检查,正确评价,查缺补漏,并把结果迅速反馈到学生中去,功到自然成,题目练得扎实牢靠,学生的能力、素质必然会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