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声在诊断甲状腺癌侧颈部淋巴结转移中的应用研究

2018-07-07 11:13邓丽丽张敏唐蓉王依宁胡丽佳胡谢
中国社区医师 2018年11期
关键词:甲状腺超声淋巴结

邓丽丽 张敏 唐蓉 王依宁 胡丽佳 胡谢

摘要 目的:探讨超声诊断在甲状腺癌侧颈部淋巴结转移中的作用。方法:术前对85例甲状腺癌患者应用超声诊断甲状腺癌侧颈部淋巴结转移情况,并于术后进行病理检查。结果:41枚转移淋巴结的超声多为不均匀回声,淋巴结门显示不清,且淋巴结边缘欠缺,不规则。44枚非转移性淋巴结内部回声均匀,淋巴结门可见图像边缘整齐。结论:图像边缘欠缺,沙粒样钙化、囊性坏死、高回声可作为超声诊断在甲状腺癌侧颈部淋巴结转移的判断标准。

关键词 超声;甲状腺;淋巴结

甲状腺癌是内分泌系统最常见的恶性肿瘤,甲状腺癌瘤体向侧颈部淋巴结转移速度较快,恶化程度极高。临床认为甲状腺癌侧颈部淋巴结转移是肿瘤分期的重要指标,该分期决定了治疗方式及预后。超声诊断是检查甲状腺癌的首选影像学方法,其特点是可无创、可重复、动态、便捷观察淋巴结构形态及结构[1],辅助医生判断甲状腺癌分期,判断淋巴肿瘤良恶性,从而提高临床救治结果。本探究选取我院85例甲状腺癌患者,应用高频超声检测甲状腺癌侧颈部淋巴结转移情况,分析其超声图像特征,现将具体研究过程及结果汇报如下。

资料与方法

2015年1月-2017年1月收治甲状腺癌患者85例,男31例,女54例;年龄11~78岁,平均(45.59±1.47)岁;病史0.5—7年,平均(3.58土1.47)年;甲状腺癌85枚。

纳入标准:术前未接受任何治疗的患者;淋巴结肿大患者。

排除标准:精神病患者;合并其他恶性肿瘤转移至脖颈淋巴的患者。

方法:所有患者选取仰卧位,患者头部后仰,采用美国GE超声诊断仪,设置探头频率8.0~12.0 MHz,暴露患者頸部,将探头直接置于患者颈部进行扫描,而后扫描患者甲状腺位置,并详细观察患者淋巴部位回声情况,测量淋巴结纵横直径等。所有患者均在超声检测后接受甲状腺癌清除术治疗,将肿瘤组织送至实验室检查。

统计学方法:所有调查结果由经培训的专业工作人员筛选、收集并整理,数据由双人双机独立录入Epidata 3.1软件,数据分析采用SPSS 29.00软件,计数资料以百分比“%”形式表示,单因素分析及样本构成比采用X2检验,计量资料以均数(x±s)形式表示,P< 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结果

超声诊断与术后病理学检查结果:本组患者中超声诊断结果显示甲状腺癌发生转移41枚(48.230/0),术后确诊为转移39枚(95.12)。非颈部淋巴转移44枚(51.74%),其中术后确诊为转移13枚(29.55%),见表l。

超声诊断甲状腺癌转移情况与病理学检查结果:超声诊断结果显示,颈部Ⅱ区、颈部Ⅲ区、颈部Ⅳ区、颈部Ⅵ区超声诊断结果分别为4枚、13枚、10枚、14枚;病理学检查结果显示,颈部Ⅱ区、颈部Ⅲ区、颈部Ⅳ区、颈部Ⅵ区诊断结果分别为1枚、4枚、5枚、10枚,见表2。

转移性淋巴结与非转移性淋巴结超声特征比较:41枚转移淋巴结的超声多为不均匀回声,且超声图像边缘欠缺,不规则。44枚非转移性淋巴结内部回声均匀,图像边缘整齐,见表3。

讨论

甲状腺癌是临床常见甲状腺恶性肿瘤,临床特点为甲状腺内部组织肿大,表面凹凸不平,质地坚硬。大部分甲状腺癌患者除甲状腺明显肿大外,患者周边组织出现明显的结节状组织,致使脖颈僵硬、肿痛。随着病情的发展,甲状腺癌向脖颈淋巴、器官部位转移。尤其是乳头状癌和髓样癌最易向淋巴结转移。李娟研究数据显示嘲,58%的初诊患者已经发生淋巴结转移,14%的患者已转移到Ⅵ区。同时,颈部淋巴结转移影响甲状腺癌患者的预后,而临床已证实对甲状腺癌患者颈部淋巴结进行扫除可显著降低该类患者死亡率,延长患者生存时间。甲状腺癌转移情况具有特异性,甲状腺乳头状癌患者较其他患者的原发病灶转移率较低,稳定性较好。部分隐匿性淋巴结囊性转移时间远远长于实性转移。

超声检测技术通过监测患者局部血流信号,从而反映淋巴结、甲状腺癌情况,辅助医生判断甲状腺癌性质。既往研究显示[3],甲状腺癌颈部淋巴结转移的超声图像特点较多,且超声图像多见囊变坏死情况。在本文研究中,超声共检查出41枚淋巴结转移及44枚非淋巴结转移,病理检查出15枚(11.76%)转移及70枚(82.35%)非转移甲状腺癌。分析非转移及转移超声图像特征可知,甲状腺癌转移凸显多见内部回声不均匀(97.56%)、钙化(48.78%)、边缘欠缺(97.56%),提示该类甲状腺癌多见囊变坏死,常伴沙粒样钙化。结合超声检测转移淋巴结位置可知,甲状腺癌多转移至Ⅵ区。但超声在诊断甲状腺癌转移位置时,其正确率较低,这与超声图像特点有关。超声在检查甲状腺时,患者原发灶易见沙粒状钙化图像,而颈部淋巴结也易出现沙粒状钙化图像,这无形中增加了超声医生的工作难度,不利于医生判断,从而影响诊断正确性。实际工作中,其他淋巴结病症,如恶性黑色素肿瘤、肺癌均可转移至淋巴结,此时淋巴结核内可钙化图像,后方回声不均匀,声影明显,易误判为甲状腺癌。Gao等研究认为,肿瘤细胞浸润性生长方式影响淋巴结纵横经情况及边缘规则性。本文研究结果显示,转移淋巴结图像多见边缘欠缺,Vmax、RI数值较非转移性淋巴结高,但大部分转移性淋巴结直径< 1.5。转移性淋巴结内多新生发育不良血管,严重影响淋巴结动脉血流阻力,说明转移性淋巴结内部血流分布较丰富,提示超声医生可根据淋巴结Vmax、 RI情况鉴别转移性淋巴结及非转移性淋巴结。由此可知,术前使用超声检查甲状腺癌患者,可使手术更加精确,能显著减少不必要的清扫区域,从而提高手术清扫质量,减少复发。周小洲等研究中在术前使用超声检查患者瘤体情况后对颈部中央区及侧颈进行清扫,其清扫标本阳性率显著高于未经超声检查的患者。但因本文主要研究超声诊断甲状腺癌侧颈淋巴结转移图像特点,未进行分组比较淋巴结清扫阳性率,这是本文研究缺点,也是我们日后研究的重点。

综上所述,超声诊断甲状腺癌侧颈淋巴结转移标准应以沙粒样钙化、囊性坏死、高回声、边缘不规则、淋巴结敏感区为主要判断标准,但当前超声诊断甲状腺癌转移淋巴结正确率仍需提高,需超声医生不断总结转移图像特点,结合以往研究经验认真分析,方能切实提高超声诊断率。

参考文献

[1]袁丽,肖艳,邹丽,等.甲状腺癌颈部淋巴结转移区域的超声特点研究[J]实用癌症杂志,2016,31(6):930-933.

[2]李娟.超声诊断甲状腺癌颈部淋巴结转移的价值探析[J]中国医药指南,2016,14(31):168-169.

[3]郑璇,陈松旺.普通超声与实时弹性超声在诊断甲状腺癌转移性颈部淋巴结中的应用[J].中国医疗设备,2015,30(6):50-54.

猜你喜欢
甲状腺超声淋巴结
喉前淋巴结与甲状腺乳头状癌颈部淋巴结转移的相关性研究
甲状腺内注射奥曲肽治疗Graves病的临床效果研究
甲状腺细针穿刺细胞病理学检查66例分析
超声评价慢性乙型肝炎肝硬化与胆囊改变的关系
超声引导下股神经阻滞的临床观察
颈部淋巴结超声学分区
精细解剖保护甲状旁腺技术在甲状腺癌Ⅵ区淋巴结清扫术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