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清辉
从最初的专车到现在的各种共享产品,我们并没有见到这个社会将共享经济发挥至极致,而是将“伪共享”发挥到了极致。到底什么是共享经济,学界目前的种种定义并不能清晰表述,我们可以这样认为,无论其初始目的、无论其是否收费,将同一产品通过某种方式交由多人轮流使用、减少单一产品无人使用的控制时间,以此增加产品的利用率、减少社会资源浪费等的经济行为,可以称之为共享经济。
“伪共享”大行其道
如果仅以此定义来看,很多经济都可以称之为共享经济,这也就是当前各式各样的伪共享。例如旅馆,人们可以轮流在旅馆中住宿,而其产品即房间、床位这些产品是在短时间不会发生变化的,因此各种旅馆都可以称为共享旅馆;例如餐厅,客户用餐完毕离开餐桌后,又有新的客户进来,因此各种餐厅也都是共享的;再例如公交、图书馆、公园等场所,都是可以供众多居民轮流使用的,因此它们也具备共享性质。
诸如上述“伪共享”,现在还可以看见的共享充电宝、共享雨伞等产品,其所谓的“共享”标签就仅限于“如何让多人进行使用”,而非“如何减少社会资源浪费”。也就是说,很多现在自称为共享的产品,并没有真正满足社会的共享需求,或是在满足这方面需求的技术、方式上面存在一定的问题。
以最简单常见的共享单车为例,任何单车都可以成为共享单车,就是一个人使用完之后放在路边,由另一个人使用,如果技术升级一些那么就是有GPS,以及可以用App打开车上的锁。更贴近“共享经济”性质的共享单车,其共享并非简单地摆在路边,而是要通过数字经济即大数据,为各式各样的群体服务。
简单来讲,共享单车需要根据实施情况分析各种各样的人流变化,譬如上班早高峰期间,人们对共享单车的使用方向是单一的,这可能会导致出发点在一定时间之后出现稀缺,那么共享单车公司该如何提前布置、中途调度以方便人们的出行就是一大问题;同样的,在休息日的情况下,写字楼、商务区等区域对共享单车的需求大幅减少,如何将这些共享单车投入到用户需求量大的地方以避免资源浪费,又是需要通过大数据进行分析计算的。
因为市场、需求随时都在变化,所以从目前的情况如科技等方面来看,实现单一产品的重复使用、减少资源浪费的方式,只能通过互联网、大数据计算来实现。这也就是说真正的共享经济企业,其同时也是一家有自主计算、分析能力的“互联网+”企业,否则其所提及的共享经济就是伪共享经济。
这也说明未来共享经济的发展,必然会朝着物联网方向发展。现阶段来看,共享经济有两个重要组成部分。第一是实物产品且包括人,这是共享经济的基础,所有共享经济都是通过实物为随机产生的客户群体服务的,例如共享单车、外卖等;第二就是互联网计算,共享单车的计算在于如何调度、布局,外卖的计算则是要尽最大可能增加外卖员的效率,这种效率不是让外卖员快速奔跑、行驶,而是要通过精准的外卖员、餐厅以及送货点定位,计算出合理、最为便捷的送餐路线,以此实现在單位时间内的送餐量,既可以让客户等餐时间缩短,又能让外卖员多送几趟、赚更多的钱。
与此同时,共享经济热潮背后还存在资金过剩和创意缺乏的问题。事实上,当前共享经济泡沫化、过度共享、伪共享充斥市场的现象都是客观存在的。共享经济的本质是对社会闲置资源进行再次调配,从而让大众廉价即可享用这些资源。但共享充电宝等,却是统一采购的商品,然后通过缴纳押金、按时租赁的形式,给人们使用。这与共享经济的本质相去甚远,是纯粹的租赁商业行为,是典型的“伪共享”。
将来,“资金弱、运营差”是一些共享类企业率先被市场淘汰的两个因素。由于不少共享企业盈利模式单一,对资本依赖程度过高,一旦融资跟不上,失去资本支持后的高估值“泡沫”很快就会破灭,即出现“倒闭潮”。
此外,还有不少共享项目,例如共享女友等,是完全有名无实的,只是披着“共享经济”的外衣,实现宣传和融资的目的,除了噱头几乎无其他价值。最终或将会因缺乏足够多的用户群体,无疾而终。目前,共享经济正处于“去伪存真”期,共享经济的本质是对社会闲置资源进行再次调配,从而让大众能够以低廉的价格享用这些资源。
共享经济的AB面
共享经济对产业的发展而言,既有好处也有坏处,但从整体来看利大于弊。从共享经济的作用来看,它能够提升单一产品的使用次数、效率,降低资源浪费,因此也会导致一些产品会处于尴尬的状态中。在非共享经济的环境下,一个人需要使用一个产品,但在共享经济的背景下,多个人使用同一产品就可以满足供需,这意味着共享经济有可能并已经在某些情况下导致市场供需发生变化。虽然市场需求,但反映出的实际需求量已经大大减少,这对相关制造业企业而言可能会成为打击。如果相关行业制造商没有意识到这些问题,依然大肆生产以前并不愁销路的产品,后期可能就会遇到需求大减的情况,从而导致产品库存增多。
相对应的,在非共享经济的环境,1万个人中也许只有1000个人使用自行车,自行车的需求量为1000辆。在共享经济当中,由于共享单车的便捷导致需求量增多,1万个人中也许会有9000个人使用共享单车,假设1辆车一天6个人使用,那么市场至少需要1500辆自行车才能满足供需。这是因为共享经济能够令人们生活便捷,所以有助于其需求量大幅提升,这对相关的制造业而言又可能会成为好事。
这说明,共享经济的前提是必须要给社会、人群带来方便。共享经济的消费方式从以往的“购买”变成了“租”,人们对某项产品的使用习惯,正从以往的完全所有逐步变为在一定时间内短期合法占有、拥有使用权,这种便捷的租赁模式满足了人们某些所需时间短、临时性场景的需求,共享单车就是如此,节省人们路程时间而仅需极小的费用;共享充电宝也是如此,人们可以快速用充电宝充电,而不需要再买一个充电宝。只不过,共享充电宝之所以“伪”,在于人们需要它的时候,它并不一定会出现;而共享充电宝出现的地方,一般都有公共电源,并不能真正有效服务于消费者。
在人们生活水平日益提高的背景下,我们也会逐渐增加对各式各样产品的需求,这也必然会再度增加对资源的使用。共享经济在逐步解决我们所面临的问题,和合理、合法的方式对各式各样的产品进行利用,提高资源的使用率、减少了资源的消耗,因此这也将成为我国以及世界未来的研究、发展方向。
但需要特别指出的是,当前,经济面临下行压力,资本市场充满着不确定性,因此大量资金涌入共享行业并不难理解。逐利是资本的本能,通过跟风炒共享经济概念后,一般能够及时获利退出,但投资也有可能会打水漂。例如共享单车行业,一座城市容纳的共享单车数量毕竟是有限的,当超出市场承受能力之时,就意味着行业洗牌的临近,必然会有一些企业死掉。
同时,对于迅猛发展中的共享经济,目前的立法显得明显滞后。因此,当前政府亟须对共享经济进行监管,并通过立法的方式,引导共享经济健康发展。在对共享经济立法的过程中,只有跳出现有法律规制的“窠臼”,才有望使监管更加具有针对性和有效性。
监管不能缺失
未来,共享经济发展的关键在于技术进步。一是如何做到万物互联,二是如何使用好大数据。万物互联目前也存在大量的“伪”,物联网并非有一个GPS就能實现的,其更多的在于数据、信息的传递,以便让共享经济企业获得更多的数据便于大数据分析并执行。大数据的使用则需要技术的不断进步,一是要优化信息对称,即不断优化用户可以接受的产品服务信息,如便于用户知晓在什么地方有可以使用的共享产品,什么时间段里会有调度的产品运输过来,使用这些产品的价格、条件是什么等等。
三是要解决征信问题,共享经济虽然不同于信用贷款,但信用依然重要,除了企业需要调查用户信用,看用户是否符合产品、是否会对产品造成破坏等诸多因素外,用户还需要了解企业,看企业是否正规,是否会打着共享的旗号收押金而不退还等等。
四是优化收费的渠道,共享经济的某些场景可以使用现金支付,但未来大多数的共享产品都因为“无人”而不得不使用在线支付。近期电子支付市场很热闹,出现了商家二选一的情况,多多少少对消费者造成不便,共享经济的收费需要以一种更好的方式解决用户支付的问题,避免让用户纠结。
五是企业管理,共享经济的企业管理不同于传统企业的管理,在对人员、产品的管理方面需要更先进的技术手段和理念,如果管理无法与市场匹配,也会导致共享经济变成空谈。
共享经济能否好好生存下去,最为重要的在于政府政策。共享经济是一种市场行为,产品的形态、市场的供需、价格的决定应该由市场说了算,而不需要政府有过多的介入。然而现实情况是,一些共享经济的产品虽然在某些方面起到了节省资源的作用,但又在某些方面造成了资源的浪费,例如共享单车。
最为接近共享经济概念的共享单车,需要解决的问题是如何在共享单车无人使用之时,不会去占用公共空间,不会对行人的走动产生影响。而从近两年的共享单车市场来看,共享单车缓解了机动车的堵车问题,但却造成了人行道的堵人问题,本来宽阔的人行道越变越窄,还使得政府不得不投入资金为共享单车专门划分停车区域,成为社会资源的负担。因此,在共享经济还没有完全成熟的情况下,若政府监管缺失,共享经济的无序竞争有可能会对社会产生其它的不良影响。
因此,在共享经济的运作过程中,政府必须对其进行适当的干涉:一是考虑共享经济是否符合规范,是否有悖于已有的法律法规和相关条例,是否存在安全隐患,前期的共享睡眠舱因为安全消防问题而未能继续下去。二是要考虑是否有助于资源的重复利用,减少资源浪费等,有的共享经济产品出现在社会中,并没有取得实质性的效果,反而占用了空间还需要政府安排人员协助管理,这就是资源浪费的伪共享经济,不应该出现在市场中。第三,政府需要结合各个行业,为共享经济制定法律法规,出台政策监管,并由各个行业实施相应的行业规范,以此令共享经济以及细分的共享经济市场有法可依、有序可行。第四,政府需要对信息安全进行统筹管理,保护用户及企业的信息数据安全。
(责任编辑 李秀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