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秋霞
几千年来,不断发展的诗歌一直是中国文坛上活跃的文学体裁之一。其中格律诗采用凝练精确的单音字,组成极其工整的句子,不仅能够表达作者的心情感触,而且饱含了深邃的意境与丰富的涵义。格律诗的优点是看起来字句精练,读起来声调和谐,唱起来音律婉转,而更妙处在于其句绝而意无穷。每每细细品味,揣摩其诗理和典故,其精致典雅、优美含蓄的语言风格令人悠然神往。可惜,现在是看字和读图的快捷时代,人们已经没有时间和精力去为一首仅仅数十个字的小诗而挖空心思地琢磨、修改。所以格律诗在当今社会渐渐被人们遗忘。然而,格律诗是古往今来的文人墨客寄情于大自然,抒发情怀、严明志向,并按照严格韵律要求,用凝练的语言、缜密的章法、充沛的情感以及丰富的意象,来表现社会生活和人类精神世界的一种载体,是阐述心灵的文学艺术作品。她代表着高品位的文学趣味,历经千百年的历史沧桑,依然绽放着耀眼的光芒。
一、格律诗的顽强
(一)格律诗的源流
南齐永明年间,“声律说”盛行,诗歌创作都注意音调和谐,这是当时时代的需要。那时信息的传播途径主要是口诵和歌曲,为了朗诵上口、听之有味,就要讲究声调的和谐和抑扬顿挫。为了让曲乐和歌词广泛地流传茶楼酒肆、市井百姓间,作诗赋词就需要严格按照音律的要求。適应当时的社会需要和传播方式,诗就先有了声调的要求,后渐趋于音律条件,从而创造和完善了诗的格律,逐渐形成了新诗体“永明体”。这种新诗体是格律诗产生的开端,这时期比较著名的诗人是谢朓(464—499)。谢朓以山水诗著名,诗风清新流丽。他的新体诗对唐代律诗、绝句的形成有一定影响。诗歌发展到唐代,迎来了高度成熟的黄金时代。在唐代近300年的时间里,留下了近5万首诗,独具风格的著名诗人约五六十位。初唐四杰是唐诗开创时期的主要诗人,分别是王勃(649--676)、杨炯(650--693)、卢照邻(637--689)、骆宾王(646--684)。他们的诗虽然因袭了齐、梁风气,但诗歌题材在他们手中得以扩大,五言八句的律诗形式也由他们开始初步定型。
(二)格律诗的辉煌
唐代是中国古典诗歌发展的黄金时期。这一时期,格律诗创作最终定型成熟,且达到鼎盛。其间,有王维的清丽幽美、高适的豪迈雄壮、李白的豪爽浪漫、杜甫的沉郁顿挫、白居易的平易浅近、韩愈的奇崛险怪、李贺的诡异瑰丽、李商隐的凄艳迷离,风格各异,争奇斗艳。清人编纂的《全唐诗》,共收录了2200余位作家的48900多首诗歌。后人陆续又有诸多《全唐诗》补编、拾遗之作。如陈尚君的《全唐诗补编》,再辑集唐代诗人1000余家、唐诗4600余首。格律诗不仅长于写景、抒情、表达思想,更具有精致、完美的艺术形式。她音节和谐、抑扬顿挫,宜于一唱三叹;语言形象、精炼,格调清新;句式整齐,对仗工整。因此,千百年来,格律诗为广大人民所喜爱,一直是我国诗坛流行的主要诗歌形式。在国外她也拥有众多的读者,我国因而荣获“诗国”的雅号。五四以来,尽管新诗成为诗歌发展的主流,但自唐宋发展成熟起来的传统诗词依旧活跃于诗坛。毛泽东、周恩来、朱德、叶剑英、陈毅、董必武等革命领导人均是运用格律诗形式进行创作的佼佼者。特别是毛泽东,他的诗作集革命现实主义与革命浪漫主义于一体,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堪称前无古人的诗词瑰宝,为中国诗人树立了光辉典范。有人说格律诗如茅台酒,历时愈久而芳香愈浓;有人比她为万里长城,绵延不断,独峙人间;有人赞她如日月经天,江河行地,生命无穷。毛泽东同志曾说:中国诗词“一万年也不倒。”“旧体诗源远流长……最能反映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的特性和风尚,可以兴观群怨嘛,哀而不伤、温柔敦厚嘛!。”格律诗表现了中华民族含蓄雍容、端庄正大的民族气质,代表了中华民族文学的一大特色。那些不可言喻的珍贵而绚烂的宝贝,如同清泉般静静地流淌过我们心中每一个干涸的角落,将我们的希望连同梦想一起送入理想的天堂。
(三)格律诗的顽强
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特定文学,王国维说:“楚之骚,汉之赋,六代之骈语,唐之诗,宋之词,元之曲,皆所谓一代之文学,而后世莫能继焉者。”自从诗歌革命之后,新诗取代了格律诗,成为中国诗坛的领衔主演者。而对格律诗这种中华传统诗词中最具典型意义的诗体,因为她在形式上有确定的语言格式,并且在句数、字数、平仄、用韵等都要求有一定的规则,近百年来一直存在激烈的论争:有的主张彻底废除,有的主张绝对固守,有的主张既要继承又要创新。19世纪末20世纪初,从黄遵宪、梁启超倡导“诗界革命”之后,随着白话文运动的兴起,自由体新诗应运而生,成为新文化运动的重要组成部分。胡适对提倡白话文、白话诗是作出了历史贡献的,但或许是因为矫枉过正,他却走到另一个极端,对格律诗采取了彻底否定的态度。他提出,作诗要“不拘格律、不拘平仄、不拘长短”,认为“五七言八句的律诗决不能容丰富的材料,二十八个字的绝句决不能写精密的观察,长短一定的七言、五言决不能委婉表达出高深的理想与复杂的感情”。他甚至把格律诗与小脚、太监等并列为林林总总的中国陈腐文化之一种。当代还有些人认为,格律诗的基本形式、美学范式和表现形式,“已不适宜表现现代人复杂的生活和丰富的情思”;有的断言:“汉语诗歌的自由体是对古代格律诗体的代替,是中外诗歌运动嬗变的一个历史性必然结果。”这种观点的延续更反映在许多“中国现代文学史”都把近百年的格律诗创作排斥在外,直到今天人们还在为格律诗创作要不要写入“现代文学史”争论不休。不少全国性诗歌创作、交流、研讨活动也竟然没有格律诗的一席之地。笔者认为,任何文种都是“出现”,而不是“替代”。我国的传统文化中是有些糟粕的,尽管古老的传统并不都值得赞美,但只要是讴歌积极向上、奋发有为,那么即便是古老的东西也不会失去其永远存在的力量和生命。所以,新文化运动以来近百年的历史表明,在自由体新诗发展的同时,格律诗并没有被取代、被消灭,相反经过曲折的发展过程,又进入一个新的繁荣期。
60多年前,柳亚子曾经预言:“再过五十年,是不见得会有人再作旧诗的了。”然而他自己和他所领导的南社却创作了不少为革命鼓与呼的格律体战斗诗篇。著名诗人臧克家自称是“两面派”,既作新诗又作格律诗,并认为:“声韵、格律,是定型的,应该遵守,但在某种情况(限制了思想、感情)下,也可以突破(李、杜等大诗人几乎都有出格之处)。也就是说,不以辞害意。”聂(绀弩)体诗,承古而不泥古,瓶旧而酒新,平中出奇,俗里见雅,信手拈来,随心流出,堪称当代格律诗既继承又创新的典范。中华诗词学会始终坚持既要继承又要发展的方针,在声韵上提出“倡今知古、双轨并行”的主张,编发了新声韵表,是历史性贡献。
笔者认为格律诗与现代诗比较而言:“诗”者皆为感于物而作,是心灵的映现。格律诗以“思无邪”的诗观,表达温柔敦厚、哀而不怨,强调在“可解与不可解之间”。现代诗强调自由开放的精神,以直率的情境陈述,进行“可感与不可感之间”的沟通。在现实生活中,实际上是三条线:新诗、格律诗、民歌都在发展。就格律诗来说,不但文化界有许多人继续以她为表达心声的载体,社会各界都有许多人爱好旧体诗。新文学界人士努力从事新文体的创作,但其中也不乏格律诗的著作家。鲁迅、郭沫若、郁达夫、茅盾、田汉、老舍等都是格律诗的高手,创作出许多精妙的诗章。细细品味,点点追忆,在那渐行渐远、即将消散的历史钟声中,我们依旧可以清晰地找寻到那久违的熟悉味道。不论是明媚华丽的诗篇、干净质朴的文字,还是静如止水抑或惊心动魄的故事,都如同一颗颗亘古的恒星,光华璀璨,流照千年。
二、格律诗的复兴
(一)格律诗的复苏
近半个世纪以来,格律诗在逐步复苏,大约经历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从《詩刊》创刊,《毛泽东诗词十八首》的发表到“文革”前夕。第二阶段是从天安门诗歌运动到1987年中华诗词学会成立。第三阶段是从中华诗词学会成立到如今。
《毛泽东诗词十八首》的发表,是我国诗歌史上的大事。公开发表后,影响之大,是作者本人远远没有料到的,也是《诗刊》编辑们远远没有料到的。此后,迅速兴起一股毛泽东诗词热。诗曾经辉煌于唐,词曾经辉煌于宋,格律诗能否再度辉煌于当代?对这个问题,毛泽东的诗词诗论早就作出肯定的回答,那就是:诗词当随时代,不仅思想内容,还有语言情志,以及诗词体式的改革创新。只要这样做了,中华的古老诗词就能发展,就能再度焕发青春,再度辉煌于世。
1987年10月,中华诗词学会在北京召开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中华诗词学会成立以来,诗词界在党的关怀下,在中国作家协会的直接领导下,做了大量工作。一是为恢复和确立诗词在民族精神生活中的应有地位而呼吁呐喊,进行了大量深入细致的工作。到了世纪之交,诗词界提出“三入”(入史、入校、入奖),即文学史应当讲述现当代诗词,大中小学应有讲授现当代诗词和诗词格律的课程,国家级的文艺评奖应涵盖诗词佳作。二是为繁荣诗词创作、健全诗词组织、开展诗词培训和中小学诗词教育办实事。
(二)格律诗的勃兴
20世纪是新诗取代格律诗、在诗歌舞台上大放光彩的世纪。21世纪将是新诗和格律诗比翼双飞、同荣并茂的世纪。诗要繁荣,就要百花齐放,新体和旧体都要放。我们的诗歌不能只有一种诗体。没有竞争,没有艺术样式和艺术风格上的多姿多彩,就不会出现诗歌的真正繁荣。
我们观察近100年来的诗词创作就会发现,那些只懂格律诗、只懂国学的人,也有诗词写得好的,但很少能达到时代的高峰。真正在诗词领域写出扛鼎之作的,反倒是一批革命家、新文学家。像秋瑾、鲁迅、毛泽东、陈毅、赵朴初、聂绀弩、臧克家……为什么?因为他们眼界开阔,有着不平凡的人生阅历和文化积淀。诗词作者要想成大器,就不能把自己关在诗词的小天地里。应当学习古今中外一切有益的东西,包括向新诗学习。中国的诗人,不管写格律诗还是写新诗的,大约在孩提的时候都接触过古典诗歌。谁没读过屈原的诗,谁没背诵过李白、杜甫的诗?老一辈的新诗人,除了艾青以外,大约都写过格律诗。臧克家的作品既有新诗的一面,也有格律诗的一面。他的“老牛亦解韶光贵,不待扬鞭自奋蹄”,已成为人皆能诵的名句。北岛被认为是中国现代派诗歌、中国朦胧诗的重要代表人物。他的《回答》就有格律诗的影子:“卑鄙是卑鄙者的通行证,高尚是高尚者的墓志铭。”这两句不是工整的对子,但“卑鄙”和“高尚”“通行证”和“墓志铭”,确有点对仗的味道,这样的诗句和古典诗词是有内在联系的。笔者认为,现代诗和格律诗不是互相排斥、你进我退的对立关系,应当互相学习、互相竞赛、互相促进。
在当下,格律诗“不但活着,而且还生机勃勃”。有事实为证:群众性的创作热潮方兴未艾,全世界不少国家和地区的华人社团,有相当数量的诗词创作社团;国内从中央到各省、市、县乃至大小基层单位,也有为数众多的诗词学会或诗社词社;各种诗词刊物、出版物不断涌现;至于“独行侠”式的诗人词人,在网上发表作品或自印格律诗稿互相交流者,更是难以胜数。作者人数众多,遍及全国各地、世界各洲,且基本覆盖了各行各业、各年龄段。每年都有各种不同规模、不同主题的诗词赛事,参加者成千上万。从作者、作品的绝对数量来看,规模不小。
三、结语
格律诗是传统文化的珍贵遗产,是精美的文化名片,是我国文学史上的一块瑰宝,是一种最精致、最优美、最纯粹的文学样式。自从揭开中国诗史上创作格律诗的序幕,经过1000多年的探索,她一直在顽强地成长,任凭多么恶劣的生存环境也没有使她消失,其旺盛的生命力不能不令人赞叹,在历史的舞台上,不断地表演着一场场精彩的剧目。直至今天,格律诗汲取了诸多的教训,积累了丰富的创作经验,并且拥有了一支相当可观的创作队伍,已经创造出一批格律诗精品以及论文与著作……我们要与时俱进,开拓创新,“莫嫌旧学偏新学,不薄今人爱古人”,用丰富多彩的新题材、新思想、新感情、新方法、新音韵,创作出富有鲜明时代特色的格律诗精品,为繁荣中华文化作出应有的贡献。
(作者系漯河市源汇区发改委副主任科员,漯河市沙澧诗词协会常务副主席、秘书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