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形势下高校文学类课程教学改革探索

2018-07-07 09:24张文娟
决策探索 2018年10期
关键词:高校改革

张文娟

【摘要】在当前人文精神缺失的形势下,高校的文学类课程理应在人文精神培养方面发挥其积极的教育和审美作用。鉴于此,本文尝试从中国现当代文学课程教学实践入手,思考高校文学类课程改革的方向,力争为促进大学生人文精神建设提供较为系统的理论研究和教学实践。

【关键词】高校;文学课程;改革

一、历史背景

在20世纪中国社会现代化进程中,文学在启蒙、救亡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过程中都发挥了极为重要的作用;在当下人文精神缺失的形势下,高校的文学类课程也应在人文精神培养方面发挥其积极的教育和审美功能。而这种人文精神的化育功能,首先應从大学生文学教育工作入手。鉴于此,本文尝试从自身一直从事的中国现当代文学课程教学实践入手,思考高校文学类课程改革的方向,力争为促进大学生人文精神建设提供较为系统的理论研究和教学实践。

90年代以来,由于市场经济大潮的冲击,在高等教育中,一些实用性和时效性强的学科和专业得到强化,文学、历史等基础性学科受到挤压,愈来愈边缘化。受此影响,大学生普遍存在人文精神缺失的尴尬,实用主义盛行,文学经典被遗忘。在当前形势下,迫切需要重新整合二者关系,处理好个人与社会、物质生活与精神生活、短期效应与长远利益、技术训练与品格培养等关系,唯有如此,才能促进社会走上健康和谐的轨道。在此背景下,中国现当代文学自身也进行了学科反思,出现了一批文学史教学研究的成果。

二、探索思路

首先,可以将文学史课程开放,面向全体大学生,把文学经典解读作为文学史教学的重要任务,避免过去将文学史变成政治史、思想史的做法,这不仅有利于激发大学生学习兴趣,对提高他们的文学素养、审美水平,培养人文精神均大有裨益。

其次,可以让文学类课堂更多样,即是指让文学史教学走出课堂,进入大学生日常生活,融入社团活动、社会实践活动,参与校园、社会文化建设,这对他们心灵的健康成长极为有利。

最后,在当前通俗文化甚至是低俗文化借助网络传播的背景下,文学课程只有借助灵活多样的形式,才能挤占更大的文学、文化空间,尽可能取代大众娱乐文化对学生的影响。

三、实施路径

第一,转变观念,重新明确课程定位,合理调整教材内容。依托学院、教研室,组织相关座谈,促进任课教师转变观念,合理进行课程架构;整合教研室力量,重新编撰中国现当代文学史教材;组织相关教师集体备课,就授课内容侧重点达成共识,并交流共享授课资源。

第二,大力研究改进教学手段,打造灵活交流的文学空间。除了课堂讲授,还可以建设MOOC课程,让学生能够更加便捷、灵活地选课听课;可以以讲座、文学沙龙方式,让学生参与教学互动过程;同时,借助影视和多媒体技术,提升教学效果,调动学生学习兴致。此外,还可充分利用网络交流方式,如建立“文学网站”“文学QQ群”“文学微信公众号”等,扩大文学空间。

第三,将教学过程延伸到课堂以外,融入社会实践活动,参与到校园、社会文化建设中去。如任课教师深入到学生的文学社、话剧团、通讯社等社团中去,将文学课堂教学内容与社团活动联系起来,这样既能指导学生的课外活动,也能提高其学习兴趣,使课外活动与课堂教学能够得到密切结合。此外,还可与学生的社会实践活动相结合,让学生深入中小学、社区等,采取多种形式传播文学精神,让学生学以致用,实现全程实践育人目标。

第四,将文学课程建成一个以必修课为主体,以课外学习兴趣小组、创作小组为辅助,以导师制为保障的课程体系。教师在完成教学计划后,有计划开设一部分选修课,对重要问题进行深入研究,然后以年级为单位,在学生自愿报名基础上,组织各种学习小组,以教研室老师为导师,定期举办活动,以增强教学效果。

上述内容是新的教学思路与新的教学理念的实践形态,对纠正大学生普遍的人文精神缺失有着重要意义,也为解决当前高校文学课程面临的诸多问题提供了新的思路。

参考文献:

[1]温儒敏.现代文学课程教学如何适应

时代变革.北京大学学报,2003(09).

[2]温儒敏.现代文学基础课教学的几点

体会.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2006(05).

【本文系曲阜师范大学教学改革研究项目“构建现当代文学开放立体课堂,促进大学生人文精神建设”(jg05040)的阶段性成果 】

(作者单位:曲阜师范大学文学院)

猜你喜欢
高校改革
改革之路
改革备忘
改革备忘
改革备忘
提升高校官方微信公众平台传播效果的几点思考
中日高校本科生导师制的比较
试论高校党建工作中的党史教育
学研产模式下的医药英语人才培养研究
高校创新型人才培养制度的建设与思考
高校科研创新团队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