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化学分析仪法与显微镜手工法尿常规检测的应用效果比较

2018-07-07 11:13柯丽霞
中国社区医师 2018年11期
关键词:尿常规

柯丽霞

摘要 目的:探讨干化学分析仪法与显微镜手工法在尿常规检测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收治接受尿常规检验患者186例,均进行尿液干化学分析仪法和显微镜手工法进行尿常规检测。结果:显微镜手工法尿蛋白、白细胞阳性率较干化学分析仪法高,红细胞阳性率较尿液干化学分析仪法低(P<0.05)。结论:在尿常规检验中,干化学分析仪法与显微镜手工法比较,存在一定优势。

关键词 尿常规;干化学分析仪法;显微镜手工法

临床上,尿常规为一种最为常用的尿液检查、分析手段。临床上对尿路感染、肾脏疾病、结石性疾病、糖尿病等疾病的诊断,尿常规可提供可靠的参考依据。本次研究中,以对干化学分析仪法与显微镜手工法在尿常规检测中的应用效果进行比较分析为目的,对我院收治的接受尿常规检查的临床患者分别采用尿液干化学分析仪法和显微镜手工法进行尿常规检测,并对检测结果进行了统计分析,结果汇报如下。

资料与方法

2016年1月-2017年9月收治接受尿常规检验患者186例,男102例,女84例;年龄12~79岁,平均(43.5±11.6)岁。所有患者均自愿接受临床检验,并签署了知情同意书,符合医院伦理委员会要求。

研究方法:对患者均用尿液干化学分析仪法和显微镜手工法进行尿常规检测,并对两种方法的检验结果进行对比分析。①显微镜手工法:采用我院现有显微镜,用手工法进行尿常规检测,采取常规方法提取尿液,涂抹在载玻片上,在显微镜下检测、观察、分析。②尿液分析法:采用我院現有全自动尿液分析仪(型号为Uritest200B)进行尿液分析,依据检测、诊断结果进行检验分析。

统计学方法:采取SPSS 18.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处理,计量资料经伍±s)形式表示,统计分析采取t检查;计数资料统计分析采取X2检验;P< 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结果

显微镜手工法尿蛋白、白细胞阳性率较干化学分析仪法高,红细胞阳性率较尿液干化学分析仪法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l。

讨论

临床上,尿液检测为疾病诊断和治疗的一种常用的、重要的检测方法,多数肾脏疾病患者由早期发病或者是多种因素造就,使检测结果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进而诱发误差率的出现,对检测结果、诊断造成错误的判断。近几年,随着医疗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和日渐完善,尿液检测项目、检测方法均取得较大进步,主要表现出检测项目开始由传统的手工式尿蛋白检测与显微镜检查相结合,向半自动、全自动式仪器检测过渡。尿液分析仪在进行尿常规检测中,对患者尿蛋白阳性检测率较手工法相对降低。这是由于,患者尿标本中,球蛋白浓度≤4 000 mg/L时,分析仪检测时,尿蛋白则呈现为阳性,在尿蛋白水平超过5 500 mg/L时,才会表现出可疑反应。试剂检测对清蛋白相对比较灵敏,对球蛋白的灵敏度及其微小。手工法若是加热醋酸法,会对清蛋白、球蛋白产生相仿的敏感性,并且敏感性150 mg/L。在应用大量抗生素后,分析仪显色反应会受到一定程度的抵制,会造成假阴性结果。

本次研究中,以对干化学分析仪法与显微镜手工法在尿常规检测中的应用效果进行比较分析为目的,对我院收治的接受尿常规检查的患者分别采用尿液干化学分析仪法和显微镜手工法进行尿常规检测,并对检测结果进行了统计分析,结果发现,显微镜手工法尿蛋白、白细胞阳性率较干化学分析仪法高,红细胞阳性率较尿液干化学分析仪法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这一结果与相关文献报道结果相似,由此证实,在尿常规检验中,化学分析仪法与显微镜手工法比较,存在一定优势,临床应用过程中应对其给予足够的重视。

猜你喜欢
尿常规
阴道分泌物对尿常规临床检验结果的影响及对策
尿常规与尿沉渣对尿液检验的影响及分析
干化学法与尿沉渣联合用于尿常规检验的效果观察
影响尿常规检验的因素分析
比较尿沉渣全自动分析仪与显微镜检测法在尿常规检查中应用的价值
提高尿液分析仪尿常规检测准确性方法分析
尿常规检验与C—反应蛋白对小儿急性阑尾炎的诊断价值比较
尿常规检验中尿沉渣镜检和尿常规干化学法的应用研究
尿常规干化学检测结果准确性及影响因素分析
对尿常规检验影响因素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