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提升学生就业能力为核心的音乐表演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研究

2018-07-06 02:37曹亚辉
文艺生活·下旬刊 2018年7期
关键词:就业能力培养模式人才

曹亚辉

摘要:随着我国大学生日趋严峻的就业形势,各个高校以及开始注重培养学生的就业能力。本文针对高校音乐表演人才的培养现状,对音乐表演专业人才的就业能力进行剖析,并找出就业困境所形成的主要原因,从而完善音乐表演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提升学生的就业能力,为社会提供更多综合素质较高的音乐表演专业人才。

关键词:就业能力;音乐表演专业;人才;培养模式

一、就业能力概述

大学生的就业能力是指学生个人在经过系统的专业学习过程后,能够具备获得工作、保有工作、以及做好工作的基本能力。就业能力主要包括如下方面。

(一)理论知识能力

一个优秀的大学毕业生必须拥有扎实的文化知识,包括专业知识和非专业知识,最终形成自己的知识体系。因为任何工作,都需要丰富的理论知识。

(二)适应社会能力

适应能力是一个人综合数值的反映,它与个人的思想品德,创造能力,知識技能等密切相关。大学生毕业之后,所面临的是找工作,参加工作。它们都是在不断的变化的,所以,大学生要培养自己适应社会能力。

(三)人际交往能力

人与人之间的交往是一门学问,它存在于社会的各个角落,它是在课本上是学不到的。大学生必须具备这个能力,大学生就要大胆地把握各种交流机会,培养自己与他人在各个方面的相通交流。

(四)工作实践能力

实践能力是将理论知识转化为实践工作的重要保证。对于大学生来说,实践能力的强弱,都会影响着一个大学生的发展前途。因此,当代大学生就要勤动手,重实践,多做实事,在扎实理论知识的指导下,提高自己实际动手能力。

二、就业中存在的问题

(一)综合素质偏低

许多学生对于音乐表演专业知识本身掌握比较局限比较单一(如我院的音乐表演专业大一就分专业方向),而当今社会对各种人才最注重的却是综合运用。所以,学生的专业局限单一就不符合用人单位的需要,同时,学校又相对重视理论课程的教学,而实践课程的学习重视程度相对较弱。当今社会对于人才的要求不单单只限于专业方面的能力,还要看学生的个人综合能力。而许多学校基本注重专业知识的学习,轻视了学生的综合素质的培养。

(二)缺乏实践经验

一些老师在教学过程中,只注重了课程教学计划、教学进度和教学目标,往往忽视了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所以最终导致学生重理论、轻实践的现象。音乐表演专业的各个方向对学生的基本重点要求就是技能实践必须多于理论研究,而课程本身要求在了解理论知识的基础上更要侧重技能的实践。

(三)缺乏就业信息

音乐表演专业学生基本都在专业上花了大把的时间和精力,四年本科学习快结束才考虑就业问题,而面对社会强大的就业压力下,感到无比迷茫和不适应。好多学生都不清楚自己专业就业该面对的岗位或者范围,所以无法对自己就业找到准确的定位。

三、培养模式的对策——提升就业能力为核心

想要真正落实音乐表演专业学生就业能力的提升,就应该解决课程的设置和就业之间的关系,提升学生的就业能力和专业素质。

(一)科学设置课程培养体系

1.培养观念的正确树立。转变以前单一的音乐表演人才培养观念,落实到素质教育理念。随着当今国家对艺术的重视,对艺术人才的需求日趋增多,对音乐表演专业人才的要求也产生了变化。不仅需要理论水平,更要有实践能力,更注重学生的综合能力。所以,高校在培养音乐表演专业人才时应当根据社会对此人才的需求,将这种需求作为课程培养体系的一部分进行设置。

2.开设音乐表演类的公共课程。目前,在我国高校公共课程的设置范围比较狭窄,主要设置在政治理论方面以及职业技能课程(计算机)等方面,而音乐表演课程几乎没有涉及。音乐表演课程可以针对学校的各个专业和对音乐表演感兴趣的学生进行设置。比如学前教育类的学生可以学习音乐表演的“吹拉弹唱”专业方向课程进行涉及,对以后的就业有一定的帮助,而对音乐表演专业本身也有一定的辅助和影响作用。因此,音乐表演通识课程的开设对其就业能力有进一步的提升。

3.完善专业课程。目前的专业课程设置相对比较单一,应该突出音乐表演的实践运用与新能力的培养,课程的内容应该与社会岗位的需求相呼应,专业的主干基础课程与新能力相互相成,从而确保学生所学知识与社会需求相呼应。

4.设立实践课程。提升音乐表演专业学生的就业能力,也应当从教学的模式着手,理论结合实践进行,好比“光说不练”或者“光练不说”都不是社会所需要的人才,只有两者完美结合,才可以达到提升就业能力的目的。课程的实践分为专业实践和社会实践两方面:第一方面是专业实践课程;我们平时的演出、比赛、采风就是专业实践课程,它可以提升学生运用音乐表演专业知识的能力,从而提升学生的就业能力。第二方面是社会实践课程;社会实践注重学生对工作岗位的体验,可以通过学生对真实岗位的实践体验提高学生的就业能力。当今此种模式也处于摸索和实验中,比如校企合作、实践基地的设置等,都让学生对真实的岗位实践有一定的认知和体验,从而让学生对就业单位岗位的需求有所了解,那么提高就业能力也就自然而然了。

(二)就业指导工作的修正

高校就业指导工作应当有所修正,要树立正确的就业观,认清当今社会和岗位的本质需求,争取最大努力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

1.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大家都知道,学校几乎都有开设就业指导课程,而且课程也只是安排在快毕业的大四阶段,所以无法课程设置的效果。应该让学生尽早涉及到就业知识的领域,从大一开始,贯穿到整个大学四年中。还要根据社会对音乐表演人才的需求不断完善就业指导课程内容来培养学生的正确就业观。主要可以从如下几个方面入手;首先,正确引导学生就业意识,为学生职业规划指明方向,让学生完成设计的内容和任务;然后,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实践活动(专业实践和社会实践);最后,培养正确的就业观,因为学生很多时候不能真正认识到专业的就业路径,容易进入一个很多人都容易犯的误区,出现“眼高手低”的不利现象,要培养学生的正确就业观念。

2.就业信息的收集和招聘会的组织。学校可以为学生收集一些可靠真实的就业信息,要对就业单位进行把关对工作岗位的质量把关,要持有对学生负责的目的和态度。一方面,因为学校无论与企业、事业单位、歌舞团、文艺团体等都有一定的合作与关联,可以组织其来进行现场招聘录用。

四、结语

当前,我国的就业竞争十分激烈,国家推出了许多鼓励大学生就业的政策,高等学校也应当通过各类手段或形式让学生能够清楚认识音乐表演专业就业的情况,现今一些高校对音乐表演专业人才的培养模式和定位不是很明确,不能很好的将音乐表演专业知识转换为工作的能力,也不能很好的满足工作岗位的需求。因此,学校应当关注此问题,建立以音乐表演专业人才就业为核心的人才培养模式和体系,并根据社会市场的发展需求改变而改变,切实满足社会对于音乐表演专业人才的培养需要。

猜你喜欢
就业能力培养模式人才
人才云
青年农民创业人才培养模式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