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晶
摘要:如果从文化哲学的角度给杂技艺术下一个定义,可以概括为四句话:以天为则,以人为本,物器并用,天人合一。这四个方面恰恰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以天为则、以民为本、以人为本、天人合一”的哲学涵义互相对应、相互契合。杂技艺术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重要内容。
关键词:杂技艺术;文化价值;社会价值
一、前言
在人类文明发展史上,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中,唯一没有文化断裂、文明中止的就是中国,一个根本的原因就在于中华文化薪火相传、文明相承。在这一过程中,杂技艺术作为一种独特的艺术形式,发挥了重要作用。
传统杂技艺术除了包含民俗学的基本内涵,还包含了戏剧学、音乐学等多门类的艺术知识,处处体现了民俗传统文化的精髓,有着深厚的民族性。中国杂技有序发展、传承文明,活跃在世界各地的艺术舞台。
二、艺术价值
中国杂技艺术已经走过千年历程,成为中华传统文化的艺术结晶和重要组成。作为体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艺术形式,杂技艺术自产生之初就体现着中华传统文化的内涵。
杂技艺术来源于生活,来自于民间,是随着生产生活的发展而不断完善、发展的艺术。杂技艺术不只是在挑战人类生命体能的极限,还开拓了人类大脑的智慧领域,在展示技体能量的同时,也在展现艺术智慧和魅力。杂技是人与人、人与物、物与物的结合,这是一个无限交汇交融的产物,是人对于空与色、有与无、虚与实的对立统一观的循环发展,符合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否定之否定观点。杂技给人带来无限的想象空间,使人置身于另外一个世界,给人带来美的向往和精神愉悦。
在中国,杂技艺术是重要的娱乐形式之一。看百戏、赏杂技,对于中国人尤其是基层群众来说,是一种最好的休闲方式,也是一种生活方式。中国杂技的特点是“动人”,也是“乐人”,体现人类“自由狂欢”的乐观精神。中国美学精神里面,美学价值通过杂技艺术寓教于乐,潜移默化地影响人的身心,这正是杂技艺术独特魅力之所在。
三、继承与创新
通过分析梳理杂技艺术的发展历史以及它与自然、人类、世界的关系,可以看出,最早的杂技来源于人类的劳动,来源于人们对诸神的祭祀,包括对天的敬畏。所以说,如果离开这个基础来谈论所谓的新常态、新杂技,就失去了本源甚至灵魂。“继承”与“创新”是相辅相成的互依关系。继承是尊重传统、尊重历史、尊重祖先的智慧。传统是历史长河中积累起来的智慧,经受了时间的检验,而且为人所熟悉,给人以安全感和实在感。创造、创新是杂技的灵魂。创新与继承相辅相成,继承不反对创新,创新有利于更好地继承。正确处理‘继承”与“创新”的关系,是繁荣和发展杂技艺术的关键。
“引进”与“输出”是一对结构,但两者并不矛盾,是矛盾的对立统一。引进是为了发展自己的艺术,达到赶上或超越的目的:输出是让世界了解自己的艺术,扩大自己的影响。引进先进艺术,应该有目的、有计划、有步骤地吸取,在此基础上,进行改进,使自己的艺术更趋完善,更适合中国人,更适合于世界市场的竞争。
比方说,中国吴桥国际杂技艺术节就是一个很成功的平台,一方面把国际上尖端、好看、时尚、创新的杂技艺术引到中国来,另一方面把中国传统的、民族性的杂技艺术展现给全世界,达到交汇、交流、交融的目的。
任何艺术形式都不是獨立存在的,就像一个百花园,“一枝独秀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杂技艺术的定义、杂技的发展史充分说明了这个规律。“杂”就是多,就是包容,“技就是艺术,艺术就需要涵养。
这样看来,包容涵养应该是杂技艺术的一个基本原则,如果脱离这个原则,孤立地看待杂技艺术的民族性或者是某一个剧种的单一性,就会失去艺术的生命力。
四、与时俱进、顺势而为
杂技艺术的社会性使其源自生活、源自社会,又会回报生活、回报社会。其艺术性与社会性,决定了存在的合理性与长期性。随着人们经济生活的变化,对杂技艺术的需求也呈现出不同的特点。
就目前而言,观众对杂技艺术更多地偏向艺术性或者说是观赏性,更多地关乎艺术情趣与审美,而忽略纯粹的“技”的本真。对“杂”的包容性远远大于“技”的单一性。人们更多地在寓乐于艺,随着科技的广泛运用,人们更会借助于科学幻想。
当前,我国经济发展正处于增长速度换档期、结构调整阵痛期、前期刺激政策消化期“三期叠加”的状态,在消费需求、投资需求、出口和国际收支、生产能力和产业组织方式、生产要素相对优势、市场竞争、资源环境约束、经济风险积累和化解、资源配置方式和宏观调控方式等方面呈现出“九个趋势性特征”。在经济新常态下,文化建设受到更多的关注,同时文化发展的方式、内容、途径、渠道将发生一系列显著变化。
五、结语
总之,杂技艺术因其与生俱来的美感、力感和视觉冲击力,必将越来越受到更多人的喜欢,获得更大的发展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