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靠一个劲儿地扔东西是没法让人生闪闪发亮的

2018-07-06 15:01姚胤米
人物 2018年6期
关键词:近藤心动整理

姚胤米

全部丢掉

等候“命运审判”的是人们中学时代的T恤、老照片、朋友递送的贺年片、纠缠成一团的电线。几乎所有人都站在同一边一“当然要留下啊”,“还是留着会比较好”。

声音沉寂下来,人们看向站在最中间的“审判官”——近藤麻理惠女士,她脸上的表情没有任何变化,带着和开场时同样的微笑,语气温柔但坚决:“全部丢掉。”

反对的声音变得微弱和犹豫起来:“可是……也许以后还能用得到啊。”近藤麻理惠继续微笑着:“不会。永远也不会用到。”

这是2015年日本综艺节目《中居正广的金曜日》里的一幕。主嘉宾是日本整理大师近藤麻理惠。站在台上,她比旁边任何一个明星嘉宾都要娇小,矮,瘦,齐肩黑发,发尾在肩头弯出一个柔软的弧度,但这个小小的身体里有一股不容犹豫的果断的力量。

作为一名职业整理咨询顾问,盘绕在近藤麻理惠工作时间里最重要的课题便是丢弃。这是整理作业的第一步。在她的方法论中,只是收纳并不能让空间变得更整洁,相反,越是擅長收纳的人越擅于囤东西。因此,整理的治本之法,还是要从丢弃开始。然而几乎没有任何一个人在面对丢弃时不展露出犹豫,而近藤麻理惠扮演的角色是果断而不留情面的“执行官”:不能感到怦然心动的东西,统统丢掉。

从20岁第一次为大学同学提供整理咨询服务开始,十多年里,受近藤麻理惠帮助和使用“近藤整理术”的人们丢弃了大量的无用物品:从衣服、内衣到杂志剪报、照片、圆珠笔、化妆品试用装等小件物品,合计起来超过几百万件。

近藤麻理惠发现,急迫地求助于整理的人具备一些共性:心情不舒畅、迷惑的事隋多、感到每一天不那么开心。整理给这道密不透风的围墙砸开一个洞,让人得到一丝喘息。

2010年,近藤麻理惠将自己的整理理论梳理成册,写成作品《怦然心动的人生整理魔法》。书名即为近藤麻理惠整理法的核心观点——整理时只把能让自己怦然心动的东西留在身边,就一定能过上专属于自己的“理想的生活”。4年后,这本书被翻译成英文在美国出版,销售数量超过150万册,近藤麻理惠也因此人选了美国时代杂志“2015年度全球最具影响力100人”。

一股整理热潮在全球蔓延,上千万人应用近藤麻理惠的“心动整理法”,将生活空间里的衣物、书籍、杂物、纪念品一股脑地搬出来,在家中的一块空地上,堆成一座小山。紧接着,把它们一一拿起,按照“心动”和“不心动”分类,被“标注”到“不心动”一列里的,被毫不犹豫地丢弃,这一项作业完成后,人们的生活空间比原来空阔了许多,气透进来了。空间的杂乱的消失,把心情的混乱一并带走了。

整理是有魔力的。

心动

近藤麻理惠很小就展露出自己在整理上的兴趣。

她童年最深的记忆就是妈妈做家务时看起来特别愉快。“我记得她跟我说,成为一个家庭主妇有荣誉感,通过做菜、打扫、洗衣服来调整家里的状态,这样爸爸才可以在外面努力工作,孩子们也可以健康地去学校读书。”近藤麻理惠告诉《人物》,因为这些话,她把自己的人生理想设定为“做一名家庭主妇”,每天开心地练习做菜、洗衣服、打扫、缝补,最大的乐趣就是阅读面向家庭主妇的生活杂志ESSE。

相较于其他国家,日本对空间的收纳和资源的利用都更极致,也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日式极简主义哲学。某种程度上,地理位置的限制给日本人的血液里植入了“缩小意识”,胶囊旅馆、“火柴盒”式茶室,迷你公寓,都是极具日本特色的居住空间。对空间的整理和收纳,也早已有之。

真正对整理“醒悟”还是源自中学时代阅读的一本书,《丢弃的艺术》。在放学回家的公车上,近藤麻理惠从这本书里看到了以前在杂志上从未接触过的内容——丢弃的重要性。因为过于沉浸和吃惊,她还差点错过了下车的站点。慌慌张张地回到家后,她立刻拿着垃圾袋走进自己的房间。几个小时后,不再穿的衣服,小学时的教科书、儿时的玩具、收集起来的橡皮和贴纸填满了8只垃圾袋。

“我以前怎么会保留这么多无用物品呢?”近藤麻理惠双手抱着膝盖,呆坐在被半透明垃圾袋堆起的“小山”旁。从那一天起,她变成了“一架丢弃的机器”,无论是家人的房间,还是学校的公用更衣室,只要发现新的场所,近藤麻理惠都一个人偷偷跑进去整理。“怎样丢弃”变成了一个魔咒,把这个十几岁的小姑娘囚住了,过度整理让她有点精神过敏,不管怎么丢还是觉得不整齐。

紧绷的弦在一个下午断了。那天,近藤麻理惠放学回到家,推开自己房门时,闯入眼中的依然是一片杂乱,那一刻,她的脑袋“嗡”地一下,“好像有什么地方突然短路了”,竟然晕倒在自己的房间里。近藤麻理惠告诉《人物》,那天醒过来时,她从自己的心里听到了一个声音:你要加倍努力观察身边的东西。“听到这个声音之前,我有着‘把累赘的东西找出来统统扔掉的想法,这种想法在我的思维中让整理成为一种苦修,整理变成了一件痛苦的事隋。但是听到那个声音之后,我有了‘只留下心动的东西的想法。”这个变化让她第一次从整理中获得极大的幸福感。

“心动”成为近藤麻理惠整理法的核心概念。她告诉自己的客户和读者,整理的关键不在于要丢什么,而是要留下什么,“光靠一个劲儿地扔东西是没法让人生闪闪发亮的。”近藤麻理惠说。

她摸索了一套自成体系的方法。进行一次性的留存或丢弃判断时,要从难度低的物品开始。衣服稀少性差,丢弃的难度也低,最适合一开始整理。相反,照片、书信等有特别回忆的东西,除了感情上的价值外,稀少性又高,丢弃的难度也很高,应该放在最后整理。因此,正确的整理顺序是:衣服、书籍、文件、小物品、纪念品。整理的过程不是按照房子的空间格局依次展开,而是按照物品的类别进行,原因很简单——几乎没有人的衣服只放在卧室。

在对物品开始整理前,近藤麻理惠要求人们把同一类别的全部物品都摆出来,散布在卧室、书房、玄关、客厅的衣服总能在地板上摞成一座小山,一些已经被遗忘了的衣服也在这场声势浩大的整理作业中重新出现,视觉冲击力很大,人们这才意识到,“原来我竟然拥有这么多的衣服!”

接下来的整理作业要“一气呵成”。

总有人说:“因为一口气整理完会再反弹,所以就让我养成每天整理一点的习惯吧。”每当听到这样的话时,近藤麻理惠都毫不犹豫地说:不行。“如果养成了每天整理一点的习惯,无论到什么时候都不会整理好。”她说。因此,这位整理大师主张,整理不必每天进行,它是一生只有一次的工作。“只要能进行一次性正确的整理,就能立刻看到结果,而且能长久保持整理后的整洁状态,通过亲身体验这个过程,我想任何人都会在心底里深切感到不能再回到杂乱的房间里去了。”

这个看起来简单的原则拯救了很多一次次试图整理而失败的人们。

周一妍就是其中之一。这位曾经做过10年记者的女士现在是自媒体“第1整理术”的创始人。从中学时代她就陷入“整理——混乱——再整理——再混乱”的魔咒中,读书时,抽屉下面的第一个柜子里装满了文具,数量很多,“永远都整理不完,一两天就乱掉,让我觉得非常泄气”。工作后自己住,房间里也混乱地堆着衣服。2014年,在一档台湾的综艺节目中,主持人提到了《怦然心动的人生整理魔法》这本书,听到“怦然心动”那四个字,周一妍立马就下单买了这本书,“我感觉这简直就是我的救命稻草,是最后一根稻草,我要抓住它,看看是不是能够改变。”

那本书翻完,已经是凌晨一两点,一股强烈的意愿冲出来,周一妍放下书就开始整理。从衣橱到书柜,再到小抽屉。差不多四五个小时,天亮了,包裹着周一妍的生活空间也前所未有的清朗了。

理想生活

整理让普通的一天变成节日。

到客户家从事整理作业时,近藤麻理惠绝对不穿运动服那样的衣服,而是在连衣裙外配一件颇为正式的短外套,然后穿着这样的衣服帮客户搬动家具、清除厨房水槽上的污垢。常有客户为此感到惊讶:“在整理时穿这样的正装,不怕被弄脏吗?”近藤麻理惠回答道,我认为整理作业是庆祝离家物品出门的节日,所以总想穿上正装以示尊重。

与大众的普遍认知不同,整理咨询师的工作并不是“帮人整理衣柜和家庭空间”,近藤麻理惠从不亲自动手帮客户丢弃任何物品,而是安静地站在一旁,让客户自己和拥有的物品做心灵对话。近藤麻理惠告诉《人物》,“心动整理法”的第一个过程就是想象每个人自己的“理想生活”,之后就会知道对于自己来说,真正重要的东西是什么,真正喜欢的东西是什么。

很难割舍,是许多初涉整理的人面临的首要困境,但并非所有物品的使命都是要被完全“穿坏”和“用坏”的,一些买回来很少穿的衣服,如果能让人意识到“原来我并不适合这个颜色”或者“我并不适合这个风格”,它的使命就完成了。接下来只需要心怀感激地对它们说声“谢谢”,然后毫不犹豫地丢掉。

对物品报以感恩和珍视之后,人们发现生活里一些东西变得不一样了。

学员Doreen在整理的过程中,并没有近藤麻理惠那么强烈的与物品的对话感,但她明显觉得自己对待物品更加珍惜了。以前自己洗衣服的时候都是胡乱地把脏衣服丢进洗衣机里搅一搅,现在她会仔细看衣服的成分,选择最适合的方法去洗涤,“你一旦下定决心要把这个东西留在身边,那它就不是一個可有可无的东西了,你要去好好照顾它。”

收纳时,近藤麻理惠的原则是“竖立摆放”。找到每件衣服的黄金分割点,小心地折叠成正方形,按照麻理惠的折叠方法,确保任何衣服都能毫无依托地“竖直站立”在平面上,自己所拥有衣物的数量也一目了然。一些实在不想折叠的衣服,也可以垂直挂进衣架。把衣服按“往右上方”的排列方式来悬挂。摆放顺序是:长款大衣、外套、连衣裙、西装、短裙,视觉上是向右上方延伸。“想象一个往右上方滑去的箭头,就像是一个笑脸,会让人有一种心动的感觉。”她在书中这样记录。

整理的第二步是给每一个物品找到自己的位置,这样,每次使用后,最多花上30分钟就可以将物品恢复原位,绝对不会出现复乱的可能。

图片由中南博集天卷文化传媒有限公司“怦然心动的人生整理魔法”系列图书提供

整理之后的购买行为也变得简单了。

渡边荣香是生活在北京的日籍留学生,也是近藤麻理惠工作室的成员。这位年轻的女孩把近藤式整理术应用到自己的日常生活里。最近几年,网购很方便,一不小心就会买来不需要的东西,现在在购买前,她会问自己“这个真的会让我心动吗?”再决定要不要买。周一妍的购买习惯也发生了转变,以前缺桌子了就买个快家具,少衣服就买个快时尚,用过穿过一个兴头就不要了。现在考虑到不能随便断舍离,买东西的时候,更多选择带回家的都是“真爱”,有可能是很贵的,但买下来真的会好好珍瞄地对待。

生活的齿轮转向正循环,喜欢的东西被留下,被珍惜,再吸引更多令人心动的东西过来,理想生活的样子变得清晰可见。整理是发现自己的过程

几年前,受困于工作的近藤麻理惠给家里打了个电话,结果马上被母亲叫回去赏樱花。赏樱地点并不是著名景点,而是家附近的小公园。尽管临时起意,但母亲还是做了充足的准备,她带上自制的裹有海苔的梅干鲑鱼饭团,旁边配着炸鸡和红薯小菜。另一个包裹里装着米酒,母亲在米酒中加了红曲增色,粉色的米酒倒在杯壁带有樱花装饰的酒杯里,像是在杯子中绽开一朵樱花。

那天是近藤麻理惠印象里最棒的一次赏花体验。回到家后,近藤麻理惠觉得家里的氛围变了。虽然家里物件的陈设并没有变化,但是整个家的环境更让她觉得着迷了。近藤麻理惠想到了白天那个印有樱花纹样的玻璃杯,她突然明白了,要一边生活,一边让自己觉得心动的物品沾染上回忆,这才是生命里最重要的东西。

“自我觉醒”的案例在“心动整理法”的应用下,频繁地发生在世界各地。

有公司的财会在整理书籍时,丢掉了全部金融和会计书,留下了心理学类书籍,现在成为了一名兼职的心理咨询师;失去了父亲的女儿,经过一年浑浑噩噩的日子后,清理了父亲的大量遗物,留下了“作为女儿想要继续保留”的东西,重新回到了工作中去;因为沉迷于购物而不断增加家中储藏物的女性,通过整理意识到自己怦然心动的事情只是购物本身,于是成为进口外国装饰品的代购商,将自己“购物狂”的特性转换成事业。

整理在给生活做减法的同时,也让每个个体的人生变得轻盈。整理作业完成后,近藤麻理惠曾经的学员Doreen终于下定决心辞职了。

其实,她很早就知道自己不喜欢那份工作,从前,她一边为工作的无意义而感到痛苦,一边在要不要辞职的决定上瞻前顾后。整理给了她很大触动,“虽然你觉得你一直拥有这个东西,但是它并没有给你的生活带来美好,想通了就明白这个东西是必须要放弃的,如果我想人生变得更美好,朝着更好的方向迈进的话,我必须踏这一步的,所以就辞了。”Doreen告诉《人物》,通过整理,她变得更清醒了。“很多时候我们都是糊里糊涂地开心了,糊里糊涂地又失落了。但是当你看清楚、看透这些东西的时候,知道什么让自己心动,什么是自己不需要的东西的时候,可能才能获得更隽永一点的那种幸福吧。”Doreen说,现在,她再也没有什么事情好纠结了。

生活在北京的敬子在国内最早拿到日本生活规划整理协会专业及授权讲师认证,致力于整理收纳理念和方法的推广。她在整理上颇受近藤麻理惠理念的影响,经过几次整理作业,她保留了家中的十几瓶身体乳。“按照以前的眼光,就会觉得,哇,太多了一个人哪用得完十几瓶啊,各种味道的。对吧?即便没有整理的观念,可能也会觉得很浪费,是不是不应该拥有这么多。”敬子说,“但是当你从是否心动的角度去考虑,每一瓶都是心动的。那一个人留下十几瓶的身体乳合不合理呢?那就合理,因为留下,能给我带来很大的愉悦感。”

一股安静的力量从这些完成整理的人身上散发出来。周一妍曾经参观过近藤麻理惠团队的日本工作室。工作室位于一处普通商住两用的写字楼里,推开门,房间的布置生活感很强,有客厅,有沙发,有厨房。团队的工作人员全程都保持微笑,周一妍能够感觉,这些人身上散发着一种发自内心的快乐,“让我觉得他们是发自内心的有那种对生活怦然心动的感觉,就是一种内心的安定和安宁,她们沉浸在这种快乐里。”

整理术的终点指向一种人生哲学和生活美学。以是否心动作为标准,名为“日子”的毛细血管被注入一股“神奇力量”,每一個经过取舍,留在身边的人、事、物都是能让自己怦然心动的。

“近藤麻理惠对生活的一切都非常讲究,她是一个不断追求生活之美的人。”渡边荣香说。例如,选餐具的时候会参考当天的菜色选择搭配的碗碟。对色彩细节的注重同样源自母亲。儿时餐桌上,近藤麻理惠记得妈妈总是要注意食物的色彩搭配,菜色充足的时候,妈妈会从整体上把握色彩的平衡,比如,餐桌上有牛蒡炖鸡、蘑菇炒肉、茄子味噌汤、醋渍冷豇豆的时候,她会说:“哎呀,今天都是褐色的菜,颜色不漂亮。”然后切上几片番茄加以点缀。

整理让生活变得更美,但这并不意味着,一个熟谙整理的人就永久隔绝了生活烦恼。

整理大师近藤麻理惠也会烦恼,但她有自己解除烦恼的小方法。她有一个手掌大的铃铛,每当自己脑子很乱,或者陷入不良情绪的时候,她就敲一下那个铃铛,“叮”的一响,空气安静,回声漫长,像是经历了一场洗涤,铃声把她又拉回到原来可以获得怦然心动的生活的状态里。“每一个整理师都要找到这种方法,你自己首先要让你的生活怦然心动。”在纽约的讲座现场,近藤麻理惠告诉场下的学员。

“近藤麻理惠的整理培训课有一种奇妙的‘场”。参加了那场培训课程的Doreen告诉《人物》,“你置身在那个场内,就会觉得好幸福。”她是一位生活在澳洲的华人,去年夏天,为了参加这场培训,她专门从悉尼飞到纽约。三天的培训里,不论是近藤本人还是课程讲师,从头到尾脸上都挂着笑容,回答问题也好,拒绝别人也好,始终都面带微笑,那是一种在完成整理后,对自己人生现状感到满足,发自内心的安定的笑容。“在那个环境里,自己也会不自觉地把动作慢下来,说话也和气了,自己也忍不住很想要笑。”

回到澳洲,受制于当地的现实状况,Doreen作为全职整理师的时间很短暂,现在,她有了一份新的工作,工作内容和上一份类似,可心态却完全不一样了。这一次,Doreen和公司签订的是半年制合同,半年后,公司业务有可能还需要她,也有可能不需要她,不确定性很大。但Doreen不再害怕这种不确定性了,“之前总是想要得到一些东西,才会感到幸福,现在慢慢地发现这些东西,领导的肯定啊、同事的赞赏啊、职位的安定啊,这些都不是重要的东西了。”

“重要的是整理帮助我看到了认真生活的重要性。”她说。

猜你喜欢
近藤心动整理
您了解心动过缓吗
对话日本收纳“教主”近藤典子中学生会收纳将更有主见
近藤典子:犹豫时不要买买买
上一次令编辑们心动的事
高一零碎知识整理
整理归纳中渐次坚实
“嗔哥”心动一日美食
我的梦想是成为家庭主妇
纳米材料锰掺杂量子点中的近藤效应
整理房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