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 硕
人类起源、农业起源和文明起源一直是世界考古学界三大攻关课题。其中,农业起源是人类历史发展进程中的一个重要转折点,而在低纬度地区,农业起源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就是稻作起源问题。
水稻是世界上最主要的粮食作物之一,养活了全球近一半人口。同时,现今世界上种植的水稻几乎都是亚洲栽培稻。亚洲栽培稻起源于普通野生稻,这已经是学术界的共识,但普通野生稻何时何地开始被驯化栽培即稻作农业何时何地起源,学术界一直存在争论。100多年来,这场学术纷争吸引了植物学家、农学家、考古学家、历史学家以及分子生物学家等相继加入,他们对稻作起源的意见分歧较大,出现有印度起源说、东南亚起源说、长江中下游起源说、华南起源说、云贵高原起源说、淮河起源说、黄河下游起源说等多种说法。
印度起源说:20世纪30年代,前苏联学者在肯定了中国是世界上最早、最大的农作物起源中心之一的同时,认为水稻起源于印度阿萨姆平原地区,同时中国的水稻是从印度传入的,日本学术界也非常认同这一说法。阿萨姆平原位于印度东北部,著名大河布拉马普特河流经该地区。
东南亚起源说:关于东南亚地区在人类栽培作物历史上的重要性,最初是由植物学家提出的,这其中就包括水稻栽培。如1951年,前苏联植物学家瓦维洛夫将东南亚列入亚洲作物起源的一个中心,与中国、印度等并列。1952年,美国地理生物学家索尔在《农业的起源和传播》一书中则提出了全世界的农业都起源于东南亚。1963年,英国植物学家达林顿将东南亚正式定为全世界九个栽培作物中心之一。日本学者在经过实地考察后也提出,早期水稻发源于湄公河周边山地,此后通过湄公河流传至现在的泰国、老挝、越南、柬埔寨一带。
长江中下游起源说:长江流域水稻栽培历史悠久,在出土的栽培稻标本中,既有籼稻,也有粳稻。20世纪70年代,在距今7000年前的浙江余姚河姆渡遗址发现了当时世界上最早的稻作遗存,极大地冲击了栽培水稻起源于印度的传统说法,使国际学术界将稻作农业的发源地聚焦到中国长江中下游地区。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更早的遗址陆续被发现,如湖南彭头山遗址、湖南玉蟾岩遗址、湖南城头山遗址、江西仙人洞遗址、江西吊桶环遗址……这些遗址均发现稻作遗存,并将稻作农业的起源时间提前至距今1.2万年前。不断披露的新发现,使水稻起源于中国长江中下游的说法更具说服力。著名的东南亚地域考古学者查尔斯·海厄姆在2002年出版的《东南亚大陆的早期文化》中认为,广泛、深入的研究表明,稻谷的驯化经历了一个长期的过程,这一过程发生在公元前10世纪至公元前8世纪的长江中下游地区。美国学者戴维·克里斯蒂安在其《时间地图:大历史导论》一书中指出,长江中下游地区的稻作农业兴起后,不断地向周边地区传播,向南传至云南、广西、广东;向北传到河南、陕西、山东等地。北京大学考古学教授严文明先生归纳总结认为,长江中下游稻作农业的发展历经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萌芽期,如玉蟾岩遗址和仙人洞遗址,这个阶段刚刚开始栽培水稻;第二个阶段是确立期,如彭头山遗址,其时已经有大量的谷物出现;第三个阶段是发展期,如浙江河姆渡遗址及湖北屈家岭遗址、石家河遗址等,这个阶段已经发现有稻田(长江文明馆内有相关的展览)。
城头山遗址
江西万年仙人洞稻作遗址发掘现场
玉蟾岩遗址出土栽培稻标本
华南起源说:一些学者提出,栽培稻可能发源于在纬度较南的广东、广西地区,即主张华南是稻作农业起源地,其中西江流域是最值得重视的。近年来的科学新发现中,稻作起源于我国华南地区的说法逐渐得到越来越多实证的支撑,如广东英德牛栏洞遗址出土的水稻硅质体年代可推至距今1.2万年前。
云贵高原起源说:此说主张水稻源自云贵高原,然后沿着西江、长江及其他发源于云贵高原的河流顺流而下,分布于其流域或平原地区各处。
淮河起源说:近年来,地处淮河上游的河南舞阳贾湖遗址、中游的安徽蒙城尉迟寺遗址和下游的江苏高邮龙虬庄遗址分别发现了新石器时代丰富的稻作农业遗存,从而为研究中国乃至亚洲稻作农业的起源、演化、传播等增加了新的、有力的实物证据。因为稻作农业遗址点年代早、分布多,使得淮河成为稻作农业又一重要起源地。
黄河下游起源说:有学者主张中国稻作的发源地在今鲁南、苏北和山东、河南、河北三省交界地区,时间大约是在距今8000年左右。
不过,学术界也有主张栽培稻是多元起源或分散起源的,比如他们认为与其将长江流域当作稻作农业的起源地,不如将其看作是稻作农业的早期发达区域。即使认为这些区域就是某种意义的中心,那么在中国也不止一个或二个,而是更多。而且,所有的中心,可能都有自己独特的发展经历。
关于稻作起源,众说纷纭,各有不同,但我们不难发现,其中蕴有一个共性的规律,即这些位于东亚地区的早期稻作遗址,均临近大江大河,这些大江大河包括恒河、湄公河、长江、黄河、淮河、西江等。那么,大江大河与稻作农业起源有着怎样的一种内在联系呢?
浙江余姚河姆渡遗址出土的碳化稻粒
中国水稻研究先驱丁颖教授
专家指出,水稻的起源问题,必须具备三个基本条件,其中之一就是,发源地必须具备水稻生长的气候和土壤条件,并且有普通野生稻的分布。首先,上述大江大河流经地区大部分位于热带、亚热带,气候炎热,雨量充沛,土地肥沃,其气候和土壤是非常适宜水稻生产的。其次,上述大江大河流经地区大部分都有野生稻分布,它们多分布在山塘、河流和山涧两岸、水沟、河滩等处,多数生长于30-50厘米的浅水区,也有生长于1米以上的深水处,但生长不繁茂。野生稻的传播一般借助水的流动,因此,野生稻的分布情况是:河流上游少下游多、主流少支流多、急流少缓流多。也就是说,大江大河及其周边地理符合野生稻的生长条件,同时河水的流动也满足了野生稻的传播。
我们不妨以长江为例:1974年,考古工作者在湖北宜都红花套大溪文化遗址中发现了5颗亚洲象牙齿,说明当时的气候比现今要温暖湿润得多。据学者对河姆渡文化时期长江中下游、钱塘江中下游地区古地理环境的研究,当时的年平均温度比现在高3-4℃,年平均降雨量比现在约多800毫米,相当于现在海南岛的气候。由于雨量充沛,流量加大,湖泊与沼泽众多,尽管当时长江中下游的平原大部分尚未完全形成,但谷地和较高的山谷平原都是种植水稻的理想场所。而且,从目前的考古发现与研究成果来看,中国稻作农业也是首先发端于长江流域,此后通过长江、汉水等向外传播的:稻作农业在鄂西、湘西北地区产生以后,向东顺长江而下传播到长江下游各地,再沿海路向苏北及东南沿海各地传播;向西溯江而上入渝、川、滇;向北溯汉水入陕南直至中原。据统计,迄今我国共发现新石器时代水稻遗存约120处,其中长江流域有近100处,占到了80%以上。这些水稻遗存不仅数量大,而且大多年代早。因此,中国长江中下游是人类稻作文明的发祥地,已经成为世界学术界的主流观点。世界稻作文化是由长江流域向环太平洋地区传播的。水稻的栽培和推广,是长江文化对中华文明的巨大贡献,也是长江文化为人类作出的开创性贡献。
因此,在关于稻作农业起源的探讨中,我们认为,东亚著名大江大河如长江、黄河、恒河、湄公河等流域有大面积野生稻的分布;其气候、土壤条件又恰好符合水稻的生长;最后,这些大江大河奔腾不息,促进了水稻的传播与扩散。
当我们来到武汉自然博物馆,惊叹大河流域生物多样性的同时,也应当了解到,这些大江大河不仅滋养了千千万万生命物种,也孕育了人类的文明。远古先民逐水而居,繁衍生息,在这个过程中,借助大河的地理条件、扩散条件等,诞生了稻作农业和稻作文明。当我们享受这一切文明成果时,回望身边这默默流淌的大江大河,感恩之情不禁悠然而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