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文韬
《秋山图》莆田市老年大学 林升恒
山水画是千百年来长盛不衰的画种,根源于人们和自然相互依存的关联。高山仰止,人们往往把高山比作崇敬的伟人。此幅很显然是自山下观山巅的高远法作品,树石法及构图明显受著名山水画家黄秋园先生的影响,崖壁与丛树交错分布,整体以浅绛着色;局部用石绿染成,使得画面响亮多彩。几处房舍临水构建,用线准确,意境塑造丰富。美中不足的是,在苔点的处理上似有些平均。点苔可补勾染之不足,应提高认识,慎重对待。
荷花,作为水墨画的题材是极为适合的。此作分白布黑尚可,荷叶用笔果敢,墨色变化丰富。但花朵勾线略显单薄平扁,荷梗用笔气息不畅,尤其是右侧荷梗交叉均匀,应做适当的更正。如在作画过程中出现此种问题,可再画一枝荷梗破掉此种交叉。然此作墨气清婉,运笔有圆势,使得画面回环合抱是其优点。
《荷塘小趣》阳泉市老年大学 郭秀萍
《牧鸭小景》吉林省老年大学 孙秀娟
《牧鸭图》是黄胄先生及其追随者经常画的题材。少数民族服饰通常以浓墨重彩表现墨与色的处理关系,白鸭则是色与白的处理关系。前辈画家在日常生活中去发现表现形式美感,如蜂酿蜜,备极艰辛。观此作可见作者很下功夫,人物的基本形态准确,表现充分,脸、手、服饰处理得当。但画面左下方,人与鸭相叠的部分交代不够清楚,似可改正。另外,服装上用墨较平实,应以大笔浓墨使其黑、白、灰层次明确。
总体来讲,山水画的方形构图,并不好经营布置,画幅的长宽相等,形象位置的比例安排就容易重复。此作的整体位置安排,还算妥帖。作者对远山的处理痛快淋漓,烟云形态自然,用笔、设色灵活是其特色,值得发扬。但主体表现模糊,题款单薄,应题写成长方形,且印章不能钤在山头处,应与款字等大或稍小为佳。
《仿春江扬帆图》上海市杨浦区老干部大学 吴玉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