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多民族聚落百花齐放留续湖湘文化根与魂

2018-07-06 06:12
中国勘察设计 2018年2期
关键词:民居村落传统

湖南历史文化悠久,先后经历了宋、元、明的几次大规模移民,使湖南地区在人口、习俗、风尚、思想观念上均发生了重要变化,从而建构出一种新的区域文化形态——湖湘文化。同时,受传统建筑文化的影响,湖南省保存着大量的传统建筑文物。它们是一幅幅在青山绿水间展现的美丽画卷,是一篇篇用青砖灰瓦写就的诗意文章,是一段段矗然凝固的不朽历史,更是湖湘文化的根与魂。湖南传统建筑艺术作为一种具有强烈地域特色的传统文化,不仅要以鉴赏的眼光去审视它,更重要的是要带着对历史和文化的尊重去发现、挖掘、整理蕴藏在其中的传统人文精神和所呈现出的传统文化价值,并且加以保护和利用,为新的历史时期的建筑创作服务,为中华民族创造出更多、更好的具有文化传承特征的优秀建筑作品。

传统建筑解析

湘西北

湘西北,一个美丽而神秘的地方,“八山一水一分田”的地貌孕育了一个个美丽神奇的传统村落。这里有轻盈灵动的吊脚楼,有高耸挺拔的摆手堂,还有粗犷厚重的石头屋。每一种建筑形式都深深根植于当地的自然环境,演化出适宜人居住的建筑形制,并在结合村落自然环境的基础上,传承了巫楚文化的主要风格,同时也融合了外来建筑样式。

图1 永顺县老司城航拍图

图2 凤凰县苗族土坯砖房

图3 凤凰县凉灯村

图4

由于地质地貌复杂,湘西北传统古村落在适应地形环境发展后,主要演化为三大形态:

一是分布在湘西酉水流域的传统土家族聚集村落,如惹巴拉、石堰坪村、老司城等。由于湘西历史上曾是土司统治制度,土家族聚集的村落多占据了较好的自然资源,木材、小青瓦等建筑材料易于获得,所以建筑多是木结构,并依据地形建置飞檐翘脚的吊脚楼。(图1)

图5 湘西北传统建筑装饰细部

图6 洪江古商城窨子屋

图7 黔阳古城街巷空间

图8 湘西南传统建筑装饰细部

二是苗疆边墙为主的线形防御性村寨。由于历史原因,苗疆建筑防御性较强,多为厚重的土坯砖房以及石板屋,如凤凰县的舒家塘村、拉毫村等。(图2)

三是散落在腊尔山台地与吕洞山一带的山地聚落。村落民居多结合自然环境,分布在山脚下或者山坡上,掩映在郁郁葱葱的崇山峻岭之中。如保靖县的夯吉村、梯子村,凤凰县的凉灯村等。(图3)

此外,酉水与武水沿岸的重要码头古镇,如泸溪浦市、花垣边城、永顺芙蓉镇、龙山里耶,它们的建筑形式更多受到江浙建筑风格影响,有着高低错落精致马头墙。(图4、图5)

湘西南

湘西南地处云贵高原之东,由西北向东南倾斜,形成大小不等的盆地、台地、高峰、沟谷和陡坡等地形,不同地形相互交错,山峦重叠,千姿百态,独特的地理位置孕育了独特的雪峰山文化。该区域内为多民族聚居地,不同民族的不同风俗习惯又衍生出了不同的建筑形式。

受传统礼制影响,窨子屋是雪峰山文化区域内汉族聚居地最为常见的民居样式,窨子屋以高墙进行四面围合,布局紧凑,能最大程度地适应地形、节约用地。区别于云南地区的“一颗印”,雪峰山文化区域内的窨子屋在布局与形式上更为灵活。(图6)

黔阳古城有着千年的历史,黔城经历代增扩和建造,于清朝基本形成了现今军事防卫型的格局。黔城从唐代始建城墙,经过千年的发展演变,至清朝已形成了“一环、两轴、两心”的空间结构。(图7)

图9 芦笙鼓楼

图10 永州市江永县兰溪村凉亭

图11 岳阳市岳阳县张谷英村大屋

图12 芦笙鼓楼内部结构

此外,雪峰山景区内还分布着少数民族乡,为适应当地地形气候,其民居形式多种多样,如侗族聚居地中地形复杂的村落民居为多为吊脚楼形式,而地势平缓的侗族民居多为开口屋形式。(图8、图9、图12)

湘东南

湘东南不同于洞庭湖区域的平原地貌,也不同于湘西区域的山地地貌,而是呈现出沿湘江、潇水等众多流域分散布局的丘陵地貌。山峦起伏、水网密布、地形多变,加上湘江的便利,使得该地区成为多民族聚居地区,当地居民为了适应地貌也因地制宜,选择使用更加适宜当地环境的建筑材料与造型,从而产生了一地一县之内不同地貌下的村落呈现出不同民族建筑风格的现象。(图10、图14)

建筑风格上:既有江南水乡的小巧,也有山区边陲的硬朗。

建筑样式上:少数民族风情与中原汉民族风情相融合。

建筑装饰上:既有标志性的马头墙,也有带有岭南韵味的飞檐。(图13、图15、图16)

湘东北

湘东北地势平坦,丘岗与盆地互相穿插、平原与湖泊交错,使传统聚落形成防卫型和聚族而居两种格局。防卫型村镇大都处于群山环抱中,河流也成为防卫外界的一道天然屏障,如长乐古镇。聚族而居是明清时期湘东北地区村落的基本特征,这些村落常以血缘关系为纽带,依靠宗法伦理意识、血缘观念以及建筑的形制维护着家族的稳定传承。(图17)

图13 郴州汝城祠堂

图14 湘乡文庙大成殿

图15 湖南省永州市零陵区干岩头村

图16 湘东南传统建筑装饰细部

图17 澧州文庙大门

图18 岳阳市岳阳县张谷英村鸟瞰

图19 岳阳楼

“大屋式”是湘东北民居建筑的一大特色(图11),其平面形制主要为合院制,堂屋为单体平面的核心,向两边延伸主干和支干,强调建筑的“中和”布局形式,体现了家族的向心性和以家族为中心的制度。大屋天井相连,规模壮观,既保证了每家每户拥有独立空间,又形成强烈的家族凝聚力。公共建筑如文庙、宗祠、书院等都带有湘楚文化的色彩。(图18、图19)

湘中地区

湘中地区传统建筑受宗教信仰、家族观念与乡土情结和交通条件等因素的影响,形成了多种多样的村落住宅布局,例如,沿山脚散点或线性排布,前面有水系;沿山脚散点或线性排布,前面有水田或梯田;在山坡上向上分层递进排布;在山谷中,从山口向里延伸排布。湘中地区聚落选址、民居布局等力求使建筑与环境合为一体,将环境的生命力引入建筑,在建筑与环境互动。此外,湘中涟源地区保留了很多鲜为人知的清代民居建筑,这些传统民居因其占地规模庞大被称为大宅或大屋,其建筑选址、布局、装饰及居住文化等较多地体现了梅山传统文化的特点。

图20 毛主席曾经就读的湖南第一师范

图21 圣公会教堂

图22 湖南大学科学馆(现校办公楼)

近现代建筑传承

近代建筑

在历史长河中,建筑与文化相互交织,近代建筑与传统文化之间同样存在着某种传承关系。首先从地缘层面来看,近现代建筑在不同地区的发展具有较大的差异性,例如,在以长沙、岳阳为代表的早期开埠城市以及益阳、沅陵等传教活动较多的城市,近现代建筑体现出更多的外来文化影响,而在相对闭塞且传教活动较少的城市,建筑则体现出更多的民族文化与舶来文化的本土式演化。(图20)

在早期西方建筑的异地重构中,既有来自东南亚殖民地的外廊式建筑风格,也有典型的教会建筑风格。(图21)

随着民族独立的思潮不断翻涌,各类融合东西方文化的民族建筑风格开始出出现,此类建筑多出现在公共文教类建筑当中,如湖南大学近现代建筑群、益阳信义大学建筑群等。同时,一些教会建筑也开始运用中国传统元素,以迎合当地信众的审美取向与民族情怀。(图22)

抗战胜利之后,随着大规模的重建以及社会主义精神的发扬,在既有民族风格的基础上继续升华出结合社会主义元素的新建筑。与此同时,对传统建筑的保护意识逐渐兴起,力图通过一系列的修复工作还原中华传统文化的精髓。(图23)

现代建筑

图23 湖南大学图书馆、大礼堂(柳士英设计)

图24 里耶秦简博物馆

图25 毛泽东纪念馆

图26 梅山文化园

图27 吉首大学教学科研楼及黄永玉博物馆

图28 常德老西门窨子屋博物馆

湖南传统建筑既承袭湖湘建筑文化,又吸纳海外建筑文化,在两者的影响下兼容并收,形成了独特的湖湘建筑文化,建筑形式既顺应自然又适度地改造自然,旨在与自然和谐共生。湖南现代建筑在借鉴传统建筑特色的基础上,通过总结传统建筑的设计智慧与建造经验,将其建造特色与形式适当地融入到现代建筑的设计当中。在现代建筑创作过程中立足本土地域文化,同时结合中国传统建筑文化,通过对传统建筑风格的传承与表达来创造具有地域建筑文化特色的新建筑形式。(图24、图25)

湖南省传统建筑风格在现代建筑中的传承与表达手法大致可以分为以下六种类型:自然肌理的表达、自然气候的响应、历史文脉的回归、空间布局的考虑、地域材料的表现、点缀性符号的运用。湖南地区现代优秀建筑,一方面传承庭院天井等湖南省传统建筑的建构方式,另一方面也兼顾现代建筑功能空间的需求。在此背景下,具有湖湘文化特色的现代建筑作品不断涌现。(图26~图28)

猜你喜欢
民居村落传统
民居摄影
民居书画
饭后“老传统”该改了
民居智库
民居摄影
同样的新年,不同的传统
油画《村落》
“共享村落”:乡村新的入住方式
“共享村落”:拿什么让人魂牵梦绕
老传统当传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