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丽华
摘 要:跨境电商业务是全球经济一体化时期的重要外贸模式,并将快速发展。互利网是其重要基础之一,高校在负责电子商务英语人才培养过程中过于保守,未充分利用互联网的作用,影响了教学效果的提升。文章就目前跨境电子商务英语人才的培养需求和培养现状分析了互联网背景下的高校电商商务英语人才培养策略,致力于解决跨境电商商务英语人才不足的现状。
关键词:互联网;跨境电商;商务英语;人才培养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132(2018)22-0019-02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18.22.008
跨境电商作为当下国家贸易的主要方式之一,依赖于互联网和商务谈判技巧,专业语言人才培养是教育机构的主要任务。跨境电商不仅推动了我国经济发展,还改变了以往的交易模式,因此需要高校针对其特点改变教学策略,完善专业人才培养模式,促进专业的发展,提高学生的技能,促进行业的发展。此外,不仅对于学校教育阶段,在社会和经济贸易发展中应随时进行跨境电商人才的培养。本文仅从教育方面入手,提出相关的人才培养策略,希望能够从理论上给予跨境电商人才培养以支持。
(一)对人才的语言综合能力需要提高
新时期,商务谈判逐渐频繁,商务谈判中涉及的事务更复杂和多样化,这要求电子商务英语相关工作人员的综合能力的提高。而互联网的快速发展更是推动了各国之间的贸易往来,这一背景下,贸易往来更频繁,涉及领域更广泛,这就需要在人才培养上注重其综合能力的提高,并且根据专业的差别进行针对性的培养。对于高校教育而言,就是培养以商务英语为基础的综合性人才,具有丰富的理论体系和强大的实践能力,能够处理商务谈判中的细节,反应机敏,保证国家和企业利益,并促成谈判和交易。从需求数量上看,商务英语专业人才的需求逐渐增加,使高校教育得到很好的输出机会,但也需要其认清形势,树立正确的跨境电商商务英语人才培养目标。
(二)对人才的公关能力需求提高
互联网能够为当下的行业发展提高大量的信息和核心的运营工具,与实体贸易相比,跨境電商是一种新的商务模式,节省了贸易时间,但对于谈判者的要求更高,商务贸易过程也更加复杂。在如此复杂的情况下,商务英语人才的公关能力就成为促成谈判,维持跨境业务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我国商务谈判逐渐增多,企业发展中很多涉及外国客户,但人才的公关能力不足则制约了其发展。在高校人才培养过程中,要把握市场经济环境特点,了解需求,并培养学生的专业嗅觉,通过实践教学等方式培养其谈判交流技巧。总之,公关能力是当下跨境电子商务英语人才培养的主要目标和体现之一。
互联网快速发展,一定程度上为跨境电商的发展提供了条件。而这一过程中,高校作为商务英语人才培养的主要场所,应符合互联网时期的电商发展需求,但当下在各大高校中普遍存在课程设置不合理,教学方法与实践需求脱节等问题。我们将其进行分析如下。
(一)课程设置不合理
以《国际电子商务》《外贸英语函电》等电子商务英语主要课程为例,基本上能够满足教学需求,但是在内容上体现为更新慢,与实践之间的符合度不高等。电商商务在培养学生综合能力的同时,在专业方向上应有所差别,但目前的高校基本上以统一的教材为主,专业设置上存在模糊性。此外,教育部门对于课程改革的重视程度不足,电子商务课程改革缓慢,教材理论知识偏多,不能成为学生自学的参考书,这是当下电子商务以及很多专业教材普遍存在的问题。另外,缺乏严谨的教学体系,忽视电子商务与英语、与管理、与其他专业之间的联系,在内容设置顺序上显得混乱,影响教学的开展。
(二)教学内容的缺陷
商务英语教学的内容选择一方面取决于教材,一方面取决于教师的经验。在两大影响因素下,我们看到目前我国商务英语高等教育教学中的问题是明显的。从毕业生人才调查来看,学生适应能力差,体现为基本口语能力不过关,专业知识不扎实,且多偏向于理论。究其主要原因,就在于在教育内容的选择上,过分依赖于教材,重视理论讲解,在学习和考核过程中甚至以概念的理解为主,违背了商务英语教育目标。此外,商务英语教学还应与专业的就业方向结合,在教学中有计划、有目标地培养学生的专业能力,而当前的商务英语教学过分依赖于互联网,教学内容的专业性、针对性以及实践性均不强,需要及时做出调整。
(三)教学模式存在局限性
随着互联网的发展,跨境电子商务在我国迅速成为与各国贸易的重要方式,并在未来发展中逐渐增多。但是,由于受到人才缺失的影响,电子商务的发展速度减慢。在高校教学中,除了教学内容外,教学方法上也具有局限性。课堂时间有限,教师的侧重点放在基础理论上,这样使得实践教学的开展存在困难。在教学中,理论讲解占据大部分,与企业之间的沟通少,加上部分教师多年脱离企业,对经济形势的把握不准确,造成人才培养上的缺失。在教学顺序安排上,相关的知识点不能串联起来,导致学生的专业语言比较零碎,长此以往,商务英语表达能力自然无法提高。
(四)教学设施不完善
互联网背景下的商务英语教学设施在以往基础设施的基础上增加了网络教学平台,需要高校不断完善基于互联网的教学设备平台。我国电子商务英语等专业的教学设施处于不断完善中,多媒体成为各个专业的重要教学支撑之一。但是依然存在着一些问题,互联网的非正确应用就是其中之一,由于教育队伍对于互联网和多媒体的理解存在偏差,使教学中多媒体教学平台并未得到充分利用。其二是基于互联网和多媒体的教学体系平台并未建立,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差,商务英语学习需要长期的锻炼,而教师未在正确引导下开发学生的语言锻炼习惯,影响了跨境电商商务英语人才的培养。
(一)以互联网为基础实现教学内容多樣化
在互联网+背景下,知识的大量性成为一种特征,这对于现代教学的影响是巨大的。要求教师首先树立正确的目标,实现教学内容的多样化,同时保证与教学需求之间保持一致。在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上进行改革,充分利用多媒体课件,选择微课等方式。但是我认为,在电商商务英语人才培养上,主要是系统性,将多样化的内容进行整合后,调整顺序,保证学生的知识吸收。同时多进行实践教学,与当下经济发展相结合,保证理论和实践的先进性,避免过于形式化的教学方式。建立专业的电商商务英语教学团队,对新时期的课程进行分析,完善教学内容,在专业知识如国际贸易谈判流程、账号的管理与运营、订单处理方式等内容上保证专业性。建立电商课程体系,针对当下的人才需求,开展有特色的教育教学过程,重视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
(二)强化校企合作,促进商务英语与实践的结合
校企合作模式是各大专业追求的目的,一方面可以满足人才培养需求,一方面可以为企业直接输送人才。对于跨境电商商务英语教学而言,校企合作的需求更高。电子商务专业对于学生的英语能力、谈判能力等均具有较高要求,而这些都是需要在长期的实践中得到验证。因此,对于高校而言,可以在学校内部构建“双导师”型的人才培养模式,由校内理论教师为学生讲解专业理论知识,并注重商务英语的特点。引入具有企业经验的电商工作人才,组织学生进行专业实践,通过与企业的沟通使学生获得企业实习的机会,并且真正能够通过观看,实践来弥补实践缺失的不足。在考核方式上,打破以往的考核模式,可以学生在工作中的表现,语言表达上的欠缺等为基础,及时督促其改正缺陷,发现学生的能力特点,制定有针对性的教学培养方针。强化学生对于企业文化的认同性,这也是人才培养过程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提高对我国商务英语院校的重视程度,为教师提供跨境电商企业培训机会,强化其专业教学经验。
(三)进一步完善专业教学软硬件建设
高校要落实跨境电商商务英语应用型人才培养计划,首要条件就是拥有专业的教师团队和专业的硬件体系。为此,需要进一步强化我国高校的电商商务英语设施建设,并且充分开发与当下教育相匹配信息平台,为学生提供丰富的、现代化的电商商务英语讨论、实践平台。增加实践内容可从建立视听区、阅读区为出发点,同时以就业为导向,引导学生进行相互之间的语言交流,紧跟企业和社会需求。
互联网+发展时代,电商商务成为一种重要模式,而互联网也给当下电商商务教学带来了新的挑战。我国作为贸易大国,跨境电商商务英语人才的培养决定了其发展空间,因此对于高校教育而言,应注重于培养专业人才,并调整当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 孙从众.“互联网+”背景下高职院校跨境电商人才“三位一体”培养模式探索[J].湖北成人教育学院学报,2015(6).
[2] 徐艳艳.跨境电商加速发展背景下新型高职外贸人才培养探析[J].对外经贸,201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