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新时代的语文课堂是一种生本课堂,学生是学习主体,教材和教师是学生学习内容的供给者,什么样的课堂,提供什么样的学习内容,这需要教师反复斟酌。因此,语文课堂上的“供给侧”需要进行系列化的改革,要适合学生需求,提供学习经验,注重立体多变。
关键词:语文课堂;生本课堂;供给侧
近来,“供给侧改革”成为热点名词。其实,在语文教学领域,同样需要这样的改革。笔者以《师说》教学为例,谈一谈如何开展课堂教学的供给侧改革。
以往,在执教这篇课文时,笔者总是习惯于想当然地“供给”,自以为学生需要本文所关涉到的一系列文言特殊现象。但实际上学生并不怎么领情,面对教者铺天盖地“供给”的文言现象,他们目不暇接,甚至目不正视。对于这种现象的出现,教者大多将其归咎于学生,认为是他们态度不端正。其实,在这种简单的归因之后,少有教者深思其原因,而这也正是长久以来“语文课上不上无所谓”谬论流行的缘由之一。
那么,到底该怎么扭转这一局面呢?在笔者看来,归根到底还是要在教学供给这一侧进行改革。
一、变铺天盖地的供给为适合学生需求的供给
但凡经验丰富的父母都知道这样一个基本道理:小孩啼哭不一定就代表着他饿了。为此,父母就不能一味地喂食。否则,小孩很容易患上消化不良等疾病。其实,课堂教学与此极其相似。在原生态的课堂中,我们总能看到这样的场景:黑板或投影仪上,满满地显示着文本中出现的知识点。在课后的访谈中,这些教师都振振有词,将这种做法比成“一网打尽”。其实,这样铺天盖地式的罗列很容易造成学生的学习疲劳,恐怕连成人也难以接受这种方式。可见,“一网打尽”的良好初衷并未赢得预期的回报。
为此,教师应做出改变,不能再一味地“喂食”了。小孩的喂食需要根据时间、肠胃的适应情况等进行适时调整,学生的学习也需要根据具体的学习任务、学习的文本等做出适度的调整。以《师说》一文的教学为例,这篇散文被教材编写者归类到“获得教养的途径”这一单元中。很明显,编者希望学生能够从本文的学习中明晰怎样获得教养。在此背景下,如果再把教学的重心定位在本文所关涉的定语后置、介词结构后置、词类活用、一词多义、古今异义等文言现象上,就不太适合这个学段学生的发展需求了。当然,这些现象在教学中绕不开,需要根据学生先行的学习情况,即课前预习作业的完成质量,作出适时、适度的判断。对于出现错误较多的知识点,才需要在课堂教学初始阶段进行纠正,个性化的错误则可以由教师与学生进行面对面的纠正,或者通过同学之间的互助加以解决。经过这些基础性的工作之后,教师的工作重点则应落在让学生把握获取教养的途径。在这个阶段,教师可放手让学生自主筛选文中信息,然后加以整合,进行小组、班级层面的交流。只有让学生明晰这些信息,“教”才真正适应了“学”。
二、变纯知识性的供给为提供学习路径的供给
依然以给小孩喂食为喻,父母如果不考虑小孩的生理特点,只是想当然地“供给”,小孩依然会不领情,会将食物拒之口外。课堂教学也是如此,如果教师只是单纯地教给学生知识性材料,他们会觉得很倒胃口。因为从认知心理学角度出发,纯知识性学习会显得枯燥乏味,不易被学习者接受。为此,教师必须在课堂教学的供给路径方面做出改变。
学习的路径有很多,教师最需要的就是多为学生指点有效的学习路径。在这些路径的指引下,学生开展一系列的自主、合作、探究活动。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多有这样的感慨:似乎总有讲不尽的东西。但教师应注意到教给学生学习方法、指导其学习路径更为重要。即便是知识教学,也需要有所“选择”。例如,遇到“用心一也”,教师就不能一股脑儿地告诉学生这里的“用”是连词,解释为“因为”,古汉语中解释为“因为”的文言虚词还有“以”“为”等。教师的教学行为只有经由学生的参与和加工才会变得有效,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根据此处的“用”发挥联想,在各自的记忆仓库里搜寻类似的词语,并进行交流和总结。就《师说》这篇课文的重点任务而言,教师要引导学生梳理出本文的论证结构,明晰论证方法,并进而要求学生从中归纳出获得教养的途径。在这里,教师要尤其注重两条路径的架设:一是把握议论文的基本行文思路,引导学生学会区分立论和驳论,并分别研习这两类议论文的基本行文特點,从而为以后的同类型文体学习架构起有效路径。二是把握议论文的基本观点,引导学生通过略读、精读等方式,迅速把握文本观点,能区分清楚论点与分论点之间的关系,能区分出论点和论据、论证之间的关系,从而为议论文观点的分析与归纳建立起有效路径。
三、变主体恒一的供给为注重主体多变的供给
在实际教学中,不少教师都习惯于按照自己的思考,将所能想到的都“供给”给学生。严格意义上讲,这是“抛给”,不是“供给”。深入剖析当下不少美其名曰“供给”的课堂,教师往往出于好心,想将一切有用的“知识”都传授给学生,但大多效果不佳。出现这种情况是因为学生不是物化的加工对象,他们是鲜活的生命,有各自的需求。如果漠视学生的真正需要,简单的教学加工必然以无趣收场。为此,教学必须要充分尊重学生,关注他们的喜好、接受能力等等,不能一厢情愿。
高效的教学“供给”应该是这样的:因需而供;不单纯供内容,更要供方法;不单由教师一人供给,可以有多元主体。仍以学习《师说》为例,学生的主要需要是从文本中得到获取教养的途径。教师不能直接告诉他们,这个途径就是拜师学习。正确的方法是教师引导学生从对文本信息的筛选与分析中,形成对这个学习目标的深刻认识。在这个过程中,供给的主体就可多元化了:可以是教师,可以是教学参考书或网络资源,也可以是先知先觉的同学,还可以是别的教师、著名评论家等。只要能满足学生的需求,这些都可以作为“供给”的主体。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具有果敢开放课堂教学的意识与实践,让学生在“供给”主体的多元化中获取不同的思维、思想冲击,继而促进教学预设目标的全面实现。
当今世界高度开放,语文课堂也应走向更高层级的开放。教学“供给”不再是教师单方的事情,教师要“供给”学生需要的,能促进学生自主发展的。教师还要主动走下“供给”主体唯我独尊的神坛,让学生在多元“供给”主体的合力下走向学习的深水区。
参考文献:
[1]饶丽娟,刘秀光.教与学的供求关系及其改革[J].教学与管理,2017,(6).
[2]顾斌.语文教学要进行供给侧改革[J].中学教学参考,2017,(4).
[3]陆耀娟.语文教学供给侧改革浅探[J].语文教学与研究,2017,(3).
作者简介:秦培玲(1976—),女,江苏省南通市天星湖中学一级教师,主研方向为高中语文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