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芮刚
近年来,多地政府特别是各级国资委都非常重视融资性贸易带来的风险。此前,国务院国资委曾就学习贯彻全国金融工作会议精神要求,对违规融资性贸易要坚持零容忍,坚决严肃整治。对有令不行,有禁不止的,严肃追责问责。
所谓融资性贸易,指企业缺乏足够资信,无法从银行获得资金时,通过第三方,以第三方名义与贸易相对人签订贸易合同,从第三方处取得融资,企业销售货物后返还本金和一定手续费给第三方的融资方式。
由于融资性贸易有巨大风险性,近年来融资性贸易纠纷频发,并呈现出复杂的特征,主要体现在:
融资性贸易纠纷标的涉及案件类型复杂。在开展融资性贸易业务过程中,有融资企业为达到融资目的,在缺乏真实交易背景的情况下,采用虚构贸易关系、伪造和虚开货权凭证等不法手段,从银行或国有企业骗取资金并挪作他用。而金融机构、国有企业在此类融资贸易中,常常存在业务人员审单不严、违规操作等情况,一旦这些企业出现资金风险,极易引发合同诈骗、集资诈骗,或是国有企业工作人员渎职等案件。
国有企业涉诉较多。相比于民企,国有企业自身信用及资金情况较好,也比较容易获得金融机构资金支持。在既往对国有企业以经营规模作为主要业绩考核指标的政策导向下,国有企业通常更关注其经营规模,而在一定程度上忽视了经营风险防控。当市场大环境改变导致国有企业主业发生萎缩的情况下,开展融资性贸易能够帮助企业“做量”,保持较好的纸面业绩。作为贸易标的的大宗商品,因其具有便于成为融资标的及担保物的特点,使得相关企业忽视了融资性贸易业务中的商业风险和法律风险。
负责提供资金的企业对完整贸易链条通常缺乏了解。在融资性贸易中,为了保证资金以贸易形式最终流向需要融资的企业,提供资金企业与上下游间的贸易关系通常是由需要融资的一方主动促成。因此,在贸易链条中,通常由需要资金的企业掌握,而提供资金的企业一般对上下游企业缺乏了解,容易出现不见供应商、不见下游客户、不见货物的“三不见”贸易。
负责提供资金的企业,对标的货物通常缺乏实际控制力。融资性贸易的本质是融资,这决定了提供资金的企业通常不会直接参与、甚至不会关注货物的采购、交付、检验及运输等环节,因此常常无法实际控制货物,出现资金和货权“两头在外”的情形,一旦爆发纠纷,权利难以保障。
大量融资性贸易纠纷涉及民事和刑事案件。这主要有以下原因:一是在虚假融资贸易案件中,经常伴随着融资企业通过虚构交易关系、伪造货权凭证等手段,实施合同诈骗、集资诈骗等犯罪行为;二是有些融资企业通过与国有企业员工、金融机构工作人员勾结,骗取金融机构贷款,可能存在渎职、行贿受贿等犯罪风险。
面对融资性贸易的风险,需要采取哪些防范措施呢?笔者认为,有效防范融资性贸易的风险主要有以下措施:
融资性贸易陷阱不少,近年来不少企业纷纷中招
一是要加强法律风险防范意识。其实,在企业经营过程中,因合同造成的法律风险是最常见的。实践中,企业合同纠纷大多是因为合同的签订和履行不规范造成的。因此,公司法务需要对《合同法》非常熟悉,对公司常见业务的合同文本要有充分的研究和明确的认识,要对合同涉及的公司业务知识有所了解,才能根据实际情况审核合同,防范法律风险,并向公司高层提出可行性的经营建议。同时,企业领导要加强法律风险意识,一个成功的企业家可以没有法律知识,但不能没有法律意识,这不仅包括对企业外部交易风险的识别和化解,也包括对企业内部违规违纪等事项的发现和追究。
二是严格资信调查。在资信调查过程中,应该做深做细尽职调查,对贸易合作方及担保人的资信情况要进行深入研判,要进行现场、实地考察,全方位了解掌握他们的经营情况、财务状况、还款能力、主业盈利能力、业务的风险偏好、资金使用及管理水平等,还应从公司高管的为人品行、处事风格等多个角度进行评估,准确判断风险。
三是落实担保措施。为降低资金风险,开展融资贸易的企业一方面应要求对方提交足额保证金,另一方面最好要求提供足够的抵质押物。企业在对抵质押物市场价格进行合理评估的同时,应根据业务风险和抵质押物的不同,采取一定折扣办理确实的抵质押手续,落实价值充分的担保措施。如果不能落实抵质押登记手续的,至少要求客户提供资信能力较强的信用担保及股东承担连带无限责任,防止股东转移公司资产,全方位落实风险控制措施,尽最大可能降低风险。
四是加强过程动态监管。对开展此项业务的合作方和业务进行动态监管,通过形成一套科学有效的评估体系,从客户的资信优劣、抵押资产质量、业务的风险程度等多个角度,对客户及业务进行全方位立体评估,确保业务在可控的范围内操作。另外,应严格控制融资性贸易规模,避免个别业务或客户在本企业融资类贸易业务占比过大,避免融资性贸易业务占主营业务比重过大。
五是加强商品价格波动分析。建立大宗商品市场风险预警机制,及时反映市场价格波动情况及趋势。加强市场价格波动较大的大宗商品的风险控制,应适当考虑通过降低质押率、提高保证金比例等方式控制风险。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还可要求企业对融资性贸易商品采用套期保值对冲现货风险,以便对抗市场变化带来的跌价冲击。
六是转换经营理念,加快转型发展。融资性贸易对急于做大规模而自身又没有业务渠道的企业来说,有着极大的吸引力。尽管大家对其风险认识不断加强,也采取风险应对措施,但风险还是无法避免。相比收益,国有企业在融资性贸易中承受的风险要大得多。想从根本上改变这种状况,关键还是要挖掘内涵,加大业务转型发展的力度,积极培育自身核心业务,实现自我良性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