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 培 颖
(南方医科大学深圳医院 深圳 518101)
安氏Ⅱ类错合畸形常发见于儿童替牙期,患儿可表现为牙齿前突、牙列不齐、下颌后缩、侧貌突等,对口腔颌面部功能及颜面部美观均有影响。因儿童不良习惯或上牙弓狭窄等原因,造成下颌发育不足,临床上针对此类情况,常使用唇挡、前庭盾、肌激动器等功能矫治器,此类功能矫治器可破除口腔不良习惯,扩大牙弓,从而纠正口内矢状关系不调。但此类功能矫治器均存在椅旁时间长、制作复杂、体积大、复诊次数多等缺点,从而导致患儿依从较差。有研究显示[1],对儿童替牙早期安氏Ⅱ类错合畸形患者采取T4K矫治器矫治的临床效果较好。为此,本研究中通过对2016年8月~2017年8月期间我院接收的22例替牙早期安氏Ⅱ类错合畸形患者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探讨对儿童替牙早期安氏Ⅱ类错合畸形患者采取T4K矫治器矫治的临床效果,现作以下报道。
选取我院接收的22例替牙早期安氏Ⅱ类错合畸形患者,就诊时间为2016年8月~2017年8月期间,入选标准:(1)安氏Ⅱ类错合畸形患者;(2)年龄8~9岁;(3)上下8颗恒前牙已萌出;(4)无前后牙个别反合。入选的22例患者中,女9例,男13例。
患者均拍摄X线全景影像及头颅定位侧位,并应用工作模型对相关数据进行测量。矫治时,先戴T4K软质矫治器,使牙列初步排齐整平;覆颌覆盖减少后,再戴T4K硬质矫治器,矫治12个月后,进行工作模型制取。矫治期间,患者白天戴1h矫治器,晚上戴9h,睡眠时舌尖放置于舌尖诱导装置上。
对矫治前后的SNA、ANB、SNB、U1-SN、前牙覆合、前牙覆盖、上下牙弓拥挤度、上下牙弓宽度的变化进行观察,均测量3次,取其平均值。
矫治后,SNA、ANB、前牙覆盖、前牙覆合、U1-SN及上、下牙弓拥挤度明显小于矫治前,上、下牙弓宽度及SNB显著高于矫治前(P<0.05),见表1。
表1 患儿的测量数据变化对比
时间SNAU1-SNANBSNB前牙覆盖治疗前83.56±0.52110.72±3.657.05±1.0576.02±2.535.21±0.65治疗后82.25±0.02106.65±3.022.96±0.5878.23±2.522.22±0.23t11.814.0315.99-2.9020.34P<0.05<0.05<0.05<0.05<0.05
时间上牙弓拥挤度前牙覆合下牙弓拥挤度下牙弓宽度上牙弓宽度治疗前4.82±1.255.32±1.253.06±0.4543.23±2.4146.71±2.63治疗后2.02±0.652.96±0.560.53±0.1246.02±3.1249.51±2.41t9.328.0825.48-3.32-3.68P<0.05<0.05<0.05<0.05<0.05
安氏II类错合畸形表现为深覆合、深覆盖,往往伴有牙列拥挤等,呈凸面型的软组织侧貌等,为儿童替牙期的非暂时性错合畸形。安氏II类错合畸形的发生可能与咬下唇、张口呼吸及吐舌等口腔不良习惯有关[2~3],因此早期消除口腔不良习惯,对错颌畸形的预防有积极意义。
儿童错合畸形应早期进行矫治,早期矫治具有以下优势:可消除口腔不良习惯;协调上下颌骨的生长;预防牙齿前突造成的前牙外伤;促进恒牙萌出及替换;改善颌面部美观度等。T4K矫治器械是于20世纪90年代研制出来的功能矫治器,在矫治错合畸形中,其可通过弹性记忆功能来完成矫治任务,其治疗程序为首先佩戴软质T4K矫治器,使下颌前伸,促使髁状突生长改建,使矢状向不调现象改善,之后使用硬质T4K矫治器完成矫治并对治疗效果予以巩固。T4K矫治器有中性颌定位装置及通用型的牙弓轨道,二者配合使用,可压低上下颌前牙,使前牙覆合覆盖减轻,同时强迫下颌前伸,从而改善矢状关系。此外,T4K矫治器还存在唇挡、舌挡、加力唇弓、舌尖诱导装置等,可使儿童的不良唇舌习惯得以纠正,使患儿由张口呼吸改为经鼻呼吸。另一方面,T4K矫治器体积小,佩戴于口内异物感小,舒适、方便,且戴用时间较短,不会影响儿童的日常生活及正常学习,因而患儿依从性较高。关于T4K矫治器的矫治时机,一般来讲,女孩9岁、男孩10岁时矫治效果良好,对恢复颌面部美观及恢复功能均有效果。本研究结果显示,矫治后,患儿SNA、ANB、前牙覆盖、前牙覆合、U1-SN及上、下牙弓拥挤度明显小于矫治前,上、下牙弓宽度及SNB高于矫治前(P<0.05),提示通过T4K矫治器矫治,能使矢状方向不调得以改善,牙弓宽度扩大,一定程度使牙列拥挤程度减轻,减小深覆合、深覆盖,改善牙齿咬合关系,临床效果确切,与文献报道的结论一致[4~5]。
综上所述,儿童替牙早期安氏Ⅱ类错合畸形采取T4K矫治器治疗,能使矢状方向不调得以改善,能使牙弓宽度扩张,从而使牙列拥挤程度有效减轻,减小深覆合、深覆盖,改善牙齿咬合关系,临床效果确切,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1 罗祥友,张国鹏.T4K矫治器治疗儿童替牙早期安氏Ⅱ类错合畸形的疗效观察.西南国防医药,2014,24(12):1326~1328.
2 张艺,严宁.T4K矫治器治疗儿童安氏Ⅱ1错(牙合)应用基础研究.中国实用口腔科杂志,2017,10(6):365~368.
3 张萍,余波,杨甜甜,等.微型种植体支抗治疗安氏Ⅱ类1分类错(牙合)畸形的临床应用.中国美容医学,2014,23(1):56~59.
4 历炳帅.儿童错合畸形早期矫治必要性与矫治方法研究.临床军医杂志,2017,45(1):96~97.
5 王雷,肖瑞,郑军,等.骨性安氏Ⅲ类错(牙合)患者正颌术后的面部软组织侧貌预测分析.哈尔滨医科大学学报,2017,51(2):176~1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