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词中的“喜雨”与“愁雨”

2018-07-04 16:39李玲瑛
湖南教育·A版 2018年6期
关键词:喜雨瑞雪声声

李玲瑛

春雨淅淅沥沥,如牛毛,如花针,如春姑娘那柔柔的发丝。雨雾弥漫,雨珠儿串成一个大珠帘,如烟如云地笼罩着世界。春雨绵绵,洒在树叶上,沙沙沙,又像蚕宝宝在吞食着桑叶。

我伸出手,感受春雨滴在掌心的温度,冰冰凉凉的。我赶紧将手缩回来。手掌上的雨露渐渐干了,然后逐渐消失。无痕无迹,仿佛一切都不曾发生过。只有手掌传给我的温度还是那样真实。

在古人的眼里,雨是喜的,是愁的;是乐的,是痛的。打开唐诗宋词,处处都能听见雨声。

一、喜

雨,在不同性格的古人眼里,总是被赋予不同的生命与情感。在性情豪放乐观的诗人眼中,雨是快乐的。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雨仿佛是大自然给劳动人民最好的馈赠。在冰雪融化、万物复苏的美好时节,春雨的到来无疑是让烦闷了一个冬天的劳动人民,有了快乐的理由。雨的到来,使人充满了希望,它告诉人们:严寒的冬季终已过去,从天而降的不再是冰雪,而是雨露霖霖。

北方有“瑞雪兆丰年”之说,一是瑞雪为开春积累了足够的水分;二是瑞雪为地里的庄稼保温;三是一部分害虫将死于瑞雪。而“春雨贵如油”则为南方的春耕、春播、春插带来了机遇,尤其是“靠天吃饭”的望天田。

“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在唐朝诗人孟浩然眼中,春风春雨,纷纷洒洒,但在静谧的春夜里,这沙沙声响却也让人想见那如烟似梦般的意境。这些都只是诗人在室内的耳闻,然而这阵阵春声却透露了无边春色。桃花流水,片片花落成了大自然最美的地毯。你尽可以去想象、去体味那莺啭花香的烂漫春光,这是用春声来渲染户外“春意闹”的美好景象。这些景物是活泼跳跃的,是生机勃勃的。

二、愁

在乐观主义诗人的眼中,雨的确是令人欣喜的。然而,中国古代还有很多郁郁不得志的诗人,在经历过人生的悲欢离合、世事苍茫之后,雨便成了他们的泪,尤其是夜雨。“一叶叶,一声声,空阶滴到明。”夜雨一声紧一声,一声更比一声浓。声声入耳声声愁,声声愁雨何时休?

“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南宋词人李清照曾对生活充满了美好的向往,南渡以后国破家亡,境况何其凄凉,一连串打击使这个弱女子看尽了人间百态的心酸,尝尽了颠沛流离的苦痛,亡国之恨、丧夫之哀、孀居之苦,凝集心头,无法排遣,于是写下了这首《声声慢》。

“桐花半亩,静锁一庭愁雨。”宋代词人周邦彦羁客思归,一缕思乡忆人的幽思像一幅画卷缓缓展开。晚年的诗人年老远游思念家乡,凄凉悲痛,“故人剪烛西窗语”,这冷密的雨点洒向空荡荡的石阶,仿佛把诗人带回了少年时代,仿佛看到了和故人畅抒友情的场景。

“自在飞花轻似梦,无边丝雨细如愁。宝帘闲挂小银钩。”每一次的春来,就是一次伤春的体验。满园春色,而自己年华逝去,美人白头,英雄迟暮。越是辉煌的人生,落幕越是悲伤,人生的终点总是凄凉。在生活中,每个人都会有自己的一份闲愁。不知何时何处,它便从你心底无端地升起,说不清也拂不去。宋代词人秦观敏锐地感受到它,捕捉住它,并流诸笔底。而此时,又必然已渗透进他对时世人生的独特感受。

此刻,窗外雨停了,停了誰的喜?又止了谁的愁?(作者单位:株洲市八达小学)

猜你喜欢
喜雨瑞雪声声
《太行山写生》
西江月·蓉城瑞雪
观瑞雪有感
插秧有感
插画
偶感
春夜喜雨
收集秘密的男孩
秋雨声声
喜雨怕雨分两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