砂桩在沿海滩涂公路软土地基中的应用与分析

2018-07-04 03:09余清华
福建交通科技 2018年3期
关键词:滩涂垫层软土

■余清华

(宁德市交通工程勘察设计院,宁德 352100)

0 前言

近年来,随着闽东高等级公路建设规模的飞速发展,路线往往不可避免的穿越沿海滩涂软土地区,闽东沿海滩涂软土分布主要为滨海相淤积成因,为近代海退或人工围垦后形成的浅海堆积,分布范围广、面积大,主要类型为淤泥、淤泥质粘土等,在荷载作用下,地基承载力低,地基沉降变形大,不均匀沉降也大,且沉降稳定历时长。基于这些特性以及项目要求工期紧、用地用海限制大等因素,本文结合纵一线(国道228)福鼎市象洋至前岐段A3标主线工程实例,从动态设计角度出发,阐述了砂桩在滩涂软基中的设计与应用,以期为相似工程提供一些经验参考。

1 项目概况

纵一线(国道228)福鼎市象洋至前岐段A3标主线(以下简称“A3标主线”)是G228的重要组成部分,一级公路,设计速度60km/h,路基宽度整体式23m。K15+705~K15+776段71m为滩涂软土路段,软土厚度3~11.1m,路基最终设计填筑高度3.4~6.5m,采用砂桩复合地基法加固软土。本项目自2016年2月试桩开始,2016年底路基填筑完成,预压至今,路基运行稳定,未发现坍塌滑移现象,沉降及稳定观测均满足规范要求。

根据地质勘探报告,K15+705~K15+776段软土地基属于冲海积平原地貌,软土土层厚度和埋深沿路段逐渐加大加深,工程地质性质差,压缩性大,渗透系数小,抗剪强度低。该段地基地层自上而下分布:素填土 (0.5~1.5m)、淤泥(3~11.1m)、坡残积砂质粘性土、全风化凝灰岩层。土层物理力学指标见表1。

表1 土层物理力学性质指标表

2 砂桩在滩涂软土中的加固原理及设计

2.1 加固原理

(1)置换作用:砂桩成桩后,由较密实的砂桩桩体取代了与桩体体积相同的软土,二者共同承担上部传来的荷载。另外砂桩也有加筋的作用,可以增大地基抗剪强度。

(2)加速排水作用:砂桩是由反滤性很好的粗粒材料组成,与上覆砂(碎石)垫层共同作用,形成良好的竖向和横向的排水通道,可以快速有效的消散成桩时形成的超孔隙水压力,加速软土的排水固结,加快路基软土的沉降稳定。

2.2 砂桩设计

(1)砂桩直径与布置形式

砂桩直径应根据地基土质情况和成桩设备等因素确定。根据多数相似工程经验,设计确定砂桩直径采用50cm。

该段软土地基加固纵向长度71m,横向宽度58~118m,加固面积范围较大,且为满堂处理,故砂桩采用等边三角形布置。

(2)砂桩间距

砂桩间距按下式进行计算:

式中,为砂桩的截面积(m2),m为面积置换率。

综合路基稳定验算,并结合以往的工程经验,设计中,K15+705~K15+751 段砂桩间距为 1.4m;K15+751~K15+776段(靠近A4标桥台)桩间距为1.2m。

(3)砂桩加固宽度

设计中在填方坡脚外侧放宽1排桩。

(4)砂桩桩长

根据地质资料,本工程地基土中淤泥土层逐渐加大加深,厚度最大为11.1m,设计中,砂桩完全穿过淤泥土层,进入坡残积砂质粘性土层。如图1所示,砂桩穿过淤泥层,桩尖置于坡残积砂质粘性土层内至少50cm,砂桩长度由5.7m逐渐增长到13.5m。

图1 K15+705~K15+776段砂桩布置立面图

(5)垫层设置

设计中,K15+705~K15+751段采用50cm砂垫层+两层聚丙烯单向土工格栅 (180kN/m);K15+751~K15+776段(靠近A4标桥台)采用50cm级配碎石垫层+两层直径为8mm的钢筋网。

(6)砂桩填料

设计要求采用级配较好且干净的中粗砂,也可用砂砾。填料中含泥量不得大于5%。

2.3 砂桩复合地基稳定验算和沉降计算

(1)稳定验算

(2)沉降计算

1.2.2 生活护理 脑血栓患者的年纪比较大,行动不方便,身体素质不佳,护理人员要为患者进行生活护理,加强巡视,调整体位,避免患者压疮。并且做好家庭教育,让患者家属能够参与护理,为患者按摩,定期的开展口腔护理,清洁口腔,预防口腔感染[2]。

地基总沉降计算方法采用经验系数法,即S=msSC,式中,SC为主固结沉降;ms为经验系数,与地基条件、荷载强度、加荷速率等因素有关。

主固结沉降通常采用分层总和法,根据地质资料本工程采用压缩模量法进行计算。

对于复合地基设置的垫层,一般认为其压缩量很小,在施工过程中已基本完成,故垫层沉降量一般忽略不计。

(3)以 K15+770处计算为例

采用理正软土地基路堤设计软件计算,如图2~4所示。

路基填筑至设计标高6.5m+路面换算土柱高1m的超填预压土,即7.5m。砂桩间距1.2m。

图2 K15+770处加载稳定计算图

①稳定验算

②沉降计算

路面竣工时,地基沉降=0.796(m);

路面竣工后,基准期内的残余沉降=0.061(m);

基准期结束时,地基沉降=0.856(m);

最终地基总沉降采用经验系数法,计算得 0.955(m)。

本段软土时间、填土、沉降、固结度之间的关系详见图3、图4所示。

综上,本项目稳定及沉降计算结果均满足规范要求。

3 设计和施工中应注意的问题

(1)料源

图3 时间-填土-沉降曲线图

图4 时间-填土-固结度曲线图

由于项目区中粗砂料源短缺,而外购价格高昂。经多方论证,决定利用项目周边丰富的优质海砂资源作为砂桩填料来源。在成桩28d后,施工单位对砂桩进行重Ⅱ型动力触探检测,标贯试验检测以每贯入30cm为阵击锤击数,检测依据以合同图纸设计要求和《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为依据,并以贯入30cm的N63.5锤击数不小于8击为标准来判定砂桩密实度是否合格,对砂桩挤密效果以不少于总桩数的2%抽查频率进行,共对70根桩进行检测,检测结果:N63.5锤击数贯入30cm平均锤击数在12~16之间,指标离散值小,处中密状态,基本达到了预期的要求。

(2)砂桩充盈系数

设计中,砂桩充盈系数取1.3。但在砂桩试桩过程中,砂桩每米灌砂量均有不同程度的大于0.26m3(设计值),会达到每延米0.28~0.29m3。经分析认为,主要是由于桩周软土力学性能差所致。该段路基软土的不排水剪强度小于20KPa,软土对砂桩的径向支持力较小,砂桩桩体容易产生鼓胀,故每延米灌砂量会有所增加。因此,通过本工程施工结论,建议滩涂软土砂桩充盈系数适当取大值,取1.45~1.5较为合适。从本工程砂桩的检验结果表明,沿海滩涂软土地基可以采用砂桩加固法,但必须严格控制各项施工指标。

(3)软土地区路堤填土高度控制

在初步设计阶段,该段路堤填土高度为4.3~9.5m,但根据详勘阶段地质报告给出的软土力学指标,该段软土稳定验算和沉降计算均不满足规范要求。建议路线组调低该段路基填土高度。经现场踏勘及专家指导,在不影响路线设计标准及线形要求的情况下,对局部路线进行纵坡调整,考虑砂桩预压需超填1m,将该段路线路基设计填土高度调整为3.4~6.5m。路基设计高度调整后,稳定验算和沉降计算能满足规范要求。路基施工后根据连续观测数据,路基中心沉降及路基坡脚侧向位移均满足设计及规范要求。

4 结语

(1)由于滩涂软土性质差,强度低,软基加固处理最好采用动态化设计,在项目实施过程中根据实际情况不断优化设计参数,确保项目质量及安全。

(2)在沿海缺乏中粗砂料源,而海砂资源丰富的地区,可适当考虑优质海砂作为砂桩料源,但对砂料指标方面要严格控制,不符合要求的料源禁止采用,以在降低工程造价的同时,确保砂桩质量。

(3)在软土不排水剪强度低于20kPa的沿海滩涂软土上采用砂桩复合地基法加固软土时,必须试桩成功后才可选用,同时砂桩设计充盈系数宜取较大值,就本项目而言,取1.45~1.5较为合适。另外,在受用地、用海限制不能增加反压护道等措施的软土段,为保证路基坡脚填土稳定,建议砂桩处理范围宜放宽至坡脚外缘2~3排桩。

(4)根据本项目实施情况,建议沿海滩涂软土路基填筑高度不宜过高,一般路段路堤填土高度一般控制在6.5m以下。

猜你喜欢
滩涂垫层软土
沿海公路路基沉降分析与修复措施
软土路基的处理方法研究
霞浦滩涂
基于泡沫混凝土在地面轻质垫层中的具体应用研究
浅层换填技术在深厚软土路基中的应用
上岸的鱼
垫层对水泥土搅拌桩桩土应力比影响的有限元分析
滩涂上的丹顶鹤
换填垫层底面处土的自重应力的计算方法探讨
滩涂评估方法适用性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