尤世惠,曾永海,闵盛彪,陈俊华,朱志芳*
(1.盐源县林业局,四川 盐源 615700;2.冕宁县林业局,四川 冕宁 615600;3.四川省林业科学研究院,四川 成都 610081;4.四川龙门山森林生态系统国家定位观测研究站, 四川 平武 622550)
喀斯特地区生态系统十分脆弱,缺少水土,旱灾等灾害频发,生态环境日益恶化,土地生产力急剧下降,是导致该类地区群众贫困的重要原因之一。治理石漠化地区的生态环境已成为一项紧迫而艰巨的任务。如何根据当地石漠化的现状和问题,制定相应的、切实有效的治理措施和治理模式,是该类地区地力恢复和植被恢复的一道难题。本文针对四川省盐源县石漠化分布现状及存在问题进行分析,结合当地的产业发展情况,应用四川省喀斯特地区第三次石漠化监测数据库,探讨治理原则、治理模式,为相似区域的石漠化治理提供参考。
凉山州是四川省石漠化土地最大的地(市、洲)[1],而盐源县又是全州石漠化较为严重的一个县。据2012年统计,凉山州17个县共有石漠化土地面积441 128.1 hm2[1]。根据2016年数据,盐源县石漠化土地面积达73 737.9 hm2,占盐源县喀斯特地区总面积的21.70%。石漠化土地中,轻度石漠化土地面积39 327.0 hm2,占石漠化总面积的53.33%;中度石漠化土地面积28 376.9 hm2,占石漠化总面积的38.48%;重度石漠化土地面积6 013.8 hm2,占石漠化总面积的8.16%;极重度石漠化土地面积20.2 hm2,占石漠化总面积的0.03%;另有37 293.5 hm2的潜在石漠化土地,占喀斯特地区总面积的10.98%(见图1)。石漠化现状分布图见图2。从图1可以看出,盐源县的石漠化土地主要以轻、中度石漠化为主,面积占石漠化土地总面积的90%以上。
图1 盐源县喀斯特地区石漠化土地现状(hm2)
图2 盐源县喀斯特地区石漠化现状分布图
国内有关文献研究表明,石漠化的成因不仅与自然因素有关,还与人为因素有关,并且后者是导致石漠化的主要因素,同时也是造成石漠化土地进一步扩大和加剧的主要原因[1-5]。为分析石漠化程度与自然因素的关系,利用“四川省喀斯特地区石漠小班数据库”,选取石漠化程度、土层厚、坡度、乔灌盖度、植被总盖度、海拔6个因子,利用SPSS 22.0统计软件进行相关分析(表1)。由表1可知,石漠化程度与海拔相关性不显著(P>0.05),与土层厚度存在显著相关(P<0.05,R2=0.084),与坡度存在极显著相关(P<0.01,R2=-0.396);与乔灌盖度及植被总盖度也存在极显著相关(P<0.01),R2分别是0.516、0.563。
由表1可知,石漠化程度与土层厚、坡度均存在显著相关。分别统计不同土层厚度和不同坡度级上的石漠化程度面积,分别见图3、图4。
图3 不同土层厚度石漠化等级分布面积(hm2)
图4 不同坡度级上石漠化等级分布面积(hm2)
由图3可知,重度石漠化主要分布在土层厚度小于20 cm的地块上,占重度石漠化总面积的63.34%;中度石漠化也是如此,占60.52%;轻度石漠化和潜在石漠化则主要分布在土层厚度10 cm~40 cm的地块上,分别占各自总面积的78.61%和83.59。
由图4可知,重度石漠化主要位于坡度小于8°的地块上,占重度石漠化总面积的72.85%;中度石漠化也是如此,占64.98%;5°~8°的土地是重度、中度、轻度石漠化的“重灾区”,分别占各自面积的44.58%、51.65%、40.99%。这是因为5°~8°的土地特别适合耕种,这也充分证明了人为因素是导致土地石漠化的主要因素。潜在石漠化主要分布在15°~35°的坡地上,占65.37%。
表1 石漠化程度与其立地因子的相关性
石漠化土地的治理应以生态恢复为主,并结合当地的经济发展。一方面通过自然恢复、封山育林、人工造林(种草)以提高植被覆盖。二是改变传统的饲养牲畜方式,变敞放为圈养,切实保护林草植被。三是加强小型水利水保工程建设,发展灌溉农业和经济林果业,解决部分农村引水问题,提高当地群众收益。利用“四川省岩溶地区第三次石漠化监测数据库”[6],提出盐源县石漠化土地治理模式主要有经济果模式、生态林模式、封山育林(含补植)模式、封山种草模式及工程措施治理模式等5种模式。分述如下:
(1)经果林治理模式
•立地因子:潜在、轻、中度石漠化,坡度缓坡或中坡,土层厚度大于50 cm。
•树种选择:
•海拔<1 400 m,青花椒、苹果;
•海拔1 400 m~2 400 m,核桃,大红袍花椒。
(2)生态林治理模式
•立地因子1:潜在、轻、中度石漠化,坡度缓坡或中坡,土层厚度小于50 cm。
•立地因子2:潜在、轻、中度石漠化,陡坡。
•树种选择:
•海拔<1 400 m,密油枝、余甘子、新银合欢;
•海拔1 400 m~2 400 m,冲天柏、云南松、栎类;
•海拔>2 400 m,华山松或云冷杉。
(3)封山育林(含补植)治理模式
•立地因子1:潜在、轻、中度石漠化。
•立地因子2:重度、极重度石漠化。
•措施选择
•封禁(立地因子1);
•封育补植(立地因子2)。
(4)封山种草治理模式
•立地因子:重度、极重度石漠化。
•草种选择:
•海拔<2 400 m,光叶紫花苕、黑麦草;
•海拔>2 400 m,黑麦草+白三叶
(5)工程措施治理模式
•客土改良模式
针对石漠化程度为中度,土层厚度在10 cm~20 cm,坡度小于10°的地块。
•坡改梯工程
针对石漠化程度为中度,坡度8°~25°的地块。
(1)石漠化的治理是一项长期、艰巨的任务。治理是一方面,而保护也显得尤为重要。在林分改良、人工造林进行补植补造时,应严格保护好周围的天然植被,不得砍伐原生天然植被(灌丛)。注意病虫害的防治,尽量采用生物方法控制病虫害发生发展,及时伐除病弱植株, 提高整个林分抵御病虫害的能力[7]。
(2)补植造林时,应遵循“适地适树(草)”的原则,并注意树种的合理配置以及林分的乔灌草的空间搭配[8]。本文选择的经济树种:苹果、花椒、核桃和生态树种:冲天柏、华山松、栎类、密油枝、余甘子、新银合欢均为该区域的优势树种,适合在石漠化土地上生长,除保持水土、涵养水源外,还能带来一定的经济效益。草种选择光叶紫花苕、黑麦草、白三叶,这是因为这3种草类,不仅水土保持效果好,还是优良的牲畜饲料。
(3)目前石漠化的治理还缺乏系统的理论作指导,难以从理论高度对石漠化的治理过程进行调控。梁亮等[9]提出了石漠化形成与治理的触发模型(trigger-action model)以提示“生态系统—触发因子”在演替过程的相互作用及与石漠化形成的机理。但效果如何还尚待时间去验证。
(4)制定强有力的保障措施。充分利用电视、广播、报纸、宣传手册、微信等媒体,大力宣传生态恶化的严重性和危害性,树立起生态安全和忧患意识,鼓励和动员广大人民群众积极参与到石漠化治理工作上来。建立各级领导目标责任制度,将石漠化土地治理工作成效作为领导干部考核政绩的重要内容之一,确保建设成效。
参考文献:
[1] 叶尚廉.凉山州石漠化成因及治理模式探讨[J].四川林勘设计,2012,(3):31~35.
[2] 苏维词.中国西南岩溶山区石漠化治理的优化模式及对策[J].水土保持学报,2002,16(5):24~27,110.
[3] 贺庆棠,陆佩玲.中国岩溶山地石漠化问题与对策研究[J].北京林业大学学报,2006,28(1):117~120.
[4] 蔡凡隆,蒋勇,张军.四川岩溶区石漠化土地治理途径初探[J].四川林业科技,2007,28(1):103~106.
[5] 左明华,付梦渠,张志才.四川省石漠化现状成因及治理措施[J].四川林勘设计,2007,(2):51~53.
[6] 四川省岩溶地区第三次石漠化监测技术实施细则.四川省林业厅,2016,内部资料.
[7] 付永利.独山县石漠化治理模式探讨[J].林业调查规划,2006,31 ( 增刊):95~97.
[8] 赖兴会.云南石漠化土地的分区及其绿化造林树(草) 种选择[J].林业调查规划,2002,127 ( 增刊):109~111.
[9] 梁亮,刘志霄,张代贵,等.喀斯特地区石漠化治理的理论模式探讨[J].应用生态学报,2007,18 (3):595~6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