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琳,裴史灼,覃英梅
(三亚市妇幼保健院,海南三亚 57200)
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在育龄期女性中发病率高达5%~10%,且呈逐年上升趋势,其中因PCOS导致患者不孕的几率高达74%[1],仅低于输卵管阻塞,且患者远期易患子宫内膜增生、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焦虑、抑郁等,严重影响患者的身体健康和生活质量[2~3]。PCOS具体发病机制尚未明确。卵巢血管生成异常是导致PCOS发生发展的原因之一[4]。VEGF可对血管生成进行调节,同时改善血管通透性,ES是VEGF的拮抗因子,adropin蛋白是一种新型的分泌性蛋白,可调节能量平衡。VEGF、ES、adropin蛋白均与PCOS的发生具有密切关联[5],但血清VEGF、ES、adropin蛋白联合检测在PCOS中的诊断效能尚不明确。本研究观察了血清VEGF、ES、adropin蛋白联合检测在PCOS中的诊断效能。现报告如下。
1.1 临床资料 选择2015年6月~2016年6月收治的47例PCOS患者作为观察组。纳入标准[6]:①符合2003年鹿特丹国际会议所制定的关于PCOS的诊断标准,同时符合以下2项者可确诊:a排卵率低;b经超声可见多个囊性卵泡,直径为2~10 mm,但无优势卵泡;c具有高雄激素的临床表现或患有高雄激素血症。②不孕病史高于1年;③配偶生殖功能正常。排除标准:①患有全身炎性疾病、肾上腺疾病、高泌乳素血症等;②近期有激素类药物服用史。观察组患者年龄23~37(28.03±3.61)岁。选择同期因男方因素不孕而接受体检的健康女性47例作为对照组。纳入标准:①因男方患有不孕病症而就诊的生育期女性;②月经规律;③超声下子宫及附近无异常;④无其他盆腔病变。排除标准同观察组。对照组患者年龄23~37(28.03±3.61)岁。两组患者年龄相比,P>0.05。本研究已获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入组者均签署知情同意书。
1.2 血清VEGF、ES、adropin蛋白检测及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测算 收集两组受试者卵泡早期,即月经周期第2~4天时晨起空腹静脉血静脉血5 mL,3 000 r/min离心10 min,提取上层血清后置入EP管,并置于冷冻箱内储存以备检测。血清VEGF、ES及adropin蛋白均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进行检测,试剂盒购于赫澎(上海)生物科技有公司,仪器均使用Formacs TOC/TN分析仪。所有操作均严格按照试剂盒说明进行。采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两组受试者血清胰岛素和血糖,HOMA-IR=血清胰岛素×血糖/22.5。
2.1 两组血清VEGF、ES、adropin蛋白及HOMA-IR比较 两组血清VEGF、ES、adropin蛋白及HOMA-IR见表1。观察组患者血清VEGF、ES及HOMA-IR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均<0.05);观察组患者血清adropin蛋白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
表1 两组血清VEGF、ES、adropin蛋白水平及HOMA-IR比较
注:与对照组相比,*P<0.05。
2.2 血清VEGF、ES、adropin蛋白联合检测在PCOS中的诊断效能 血清VEGF、ES水平与HOMA-IR呈正相关(r=0.717、0.554,P均<0.05),血清adropin蛋白水平与HOMA-IR呈负相关(r=-0.275,P<0.05)。血清VEGF、ES、adropin蛋白水平及三者联合检测诊断PCOS的AUC分别为0.670(95%CI为0.560~0.780)、0.747(95%CI为0.646~0.849)、0.830(95%CI为0.749~0.911)、0.916(95%CI为0.862~0.970)。血清VEGF、ES、adropin蛋白水平单独诊断PCOS检测的AUC和联合检测诊断PCOS的AUC相比,P均<0.05),联合检测诊断PCOS的AUC较高。
卵巢是血管生成最为活跃的器官之一[7,8]。当卵巢处于生殖周期时,血管生成发生障碍或异常则会导致卵巢间质、卵泡囊血管增生,造成卵巢增大,故血管生成在PCOS的进展中具有重要作用[9,10]。VEGF是一种可高效促进血管生成的因子,通过酪氨酸激酶受体而对血管内皮细胞的分裂起促进作用,从而促进组织血管生成[11]。涂铵素等[12,13]研究发现,VEGF存在于卵巢和子宫中,且生殖器是机体循环中VEGF最为主要的来源,可维持卵泡周围的血流,同时提高机体毛细血管的通透性,引起血浆蛋白外渗、卵巢增大,最终对卵泡、黄体血管生长起促进作用。VEGF在PCOS患者体内呈过量表达。本研究结果也显示,PCOS患者血清VEGF水平显著高于健康人群,且与HOMA-IR呈正相关,与上述观点一致,提示PCOS患者机体卵泡囊及卵巢间质微血管均存在增生,同时VEGF水平呈高表达则是卵巢间质发生血管化的基础,可能是PCOS的发病机制之一。
ES是特异性血管生成抑制因子,该因子通过提高内皮细胞的凋亡率,降低血管内皮增殖,阻碍血管内皮细胞迁移等对新生血管的形成进行有效抑制[14,15]。相关研究发现,ES可诱导内皮细胞一氧化氮合酶失活,从而降低VEGF所诱导的一氧化氮的生成,从而抑制由VEGF所介导的血管生成及血管通透性上升[16]。有学者提出,因胰岛素对血管内皮细胞的活动具有刺激作用,尤其是机体血清中内皮素、VEGF等,使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呈现过度活跃,最终导致机体脂肪组织合成激素、分泌细胞因子出现异常,这也可能是PCOS患者ES增高的原因之一[17,18]。本研究结果显示,PCOS患者血清ES水平显著高于健康人群,且与HOMA-IR呈正相关,笔者分析其原因是在PCOS发展过程中,卵巢组织合成分泌出VEGF以促进血管生成,而机体为维持自身稳定,则会产生大量抑制剂对卵巢血管生成的高水平进行抑制,但这种自身的代偿作用无法将卵巢环境恢复至正常,最终会因调节失衡而导致卵巢增生。
adropin蛋白是一种分泌型蛋白,可参与到能量的平衡调节及糖、脂肪酸的代谢控制当中。相关研究指出,adropin蛋白表达与代谢性疾病、内皮功能等均具有密切的关联[19]。血清adropin可通过激活葡萄糖氧化的限速酶(丙酮酸脱氢酶),提高细胞膜的葡萄糖转运蛋白4的水平,最终有效提高机体对胰岛素的敏感性。本研究结果显示,PCOS患者血清adropin水平低于健康人群,且与HOMA-IR呈负相关,提示adropin可作为诊断PCOS的辅助参考指标。
本研究结果显示,血清VEGF、ES、adropin蛋白水平联合诊断PCOS的AUC为0.916,高于上述各指标单独诊断PCOS的AUC,提示血清VEGF、ES、adropin蛋白水平联合检测在诊断PCOS上具有更高的效能,应引起临床重视。
参考文献:
[1] 史晓明,祁秀娟,吕映频,等. 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血清VEGF及PEDF与卵巢过度刺激综合征的关系[J]. 现代妇产科进展,2015,24(05):360-362+365.
[2] 陈晓红,徐彩生,刘璇芝. 胰岛素抵抗对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血清性激素水平的影响[J]. 山东医药,2015,55(14):50-51.
[3] Naji M, Aleyasin A, Nekoonam S, et al. Differential Expression of miR-93 and miR-21 in Granulosa Cells and Follicular Fluid of Polycystic Ovary Syndrome Associating with Different Phenotypes[J]. Sci Rep, 2017 ,7(1):14671.
[4] 宋梦玲,王飞苗,李彩艳,等. 血清及卵泡液中肝素结合性表皮生长因子水平与多囊卵巢综合征关系的研究[J]. 实用妇产科杂志,2015,31(7):508-511.
[5] 艾风连,徐玉萍,赵林海,等. 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促甲状腺素浓度与性激素、胰岛素抵抗及血脂关系的分析[J]. 生殖与避孕,2015,35(7):463-467.
[6] Zheng Q, Li Y, Zhang D, et al.ANP promotes proliferation and inhibits apoptosis of ovarian granulosa cells by NPRA/PGRMC1/EGFR complex and improves ovary functions of PCOS rats[J]. Cell Death Dis, 2017,8(10):3145.
[7] 李扬璐,阮祥燕,崔亚美,等. 四种血清脂蛋白比值对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发生代谢综合征的诊断预测价值[J]. 首都医科大学学报,2015,36(4):559-566.
[8] 孔雯,肖西悦,曾天舒,等. 二甲双胍对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血清同型半胱氨酸水平影响的系统评价[J].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医学版),2015,44(5):540-544.
[9] Zhao H, Zhou D, Chen Y,et al.Beneficial effects of Heqi san on rat model of polycystic ovary syndrome through the PI3K/AKT pathway[J]. Daru, 2017 ,25(1):21.
[10] 李修阳,张宁,任健,等. 多囊卵巢综合征痰湿证患者血清代谢组学分析及其生物标志物筛选[J]. 山东医药,2015,55(37):15-18.
[11] 李艳秋,侯丽辉,高金金,等. 多囊卵巢综合征中医证型分布规律及血清性激素、糖代谢特点的研究[J]. 中华中医药学刊,2016,34(3):579-582.
[12] 赵晓兰,冯琳. 二甲双胍联合维格列汀对多囊卵巢综合征合并糖代谢异常的临床疗效研究[J]. 中国临床药理学杂志,2016,32(6):517-519,528.
[13] 涂铵素,钟影,毛熙光. 多囊卵巢综合征合并不孕症患者血清TOS,TAS水平变化及其与血浆载脂蛋白(a)的关系[J].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2016,36(03):405-409.
[14] 王利娟,阮祥燕,崔亚美,等. 多囊卵巢综合征不同表型的血清抗苗勒管激素水平特征的分析[J]. 首都医科大学学报,2016,37(4):444-448.
[15] Vital-Reyes VS, Lopez-Alarcón MG, Inda-Icaza P, et al.Subtle metabolic alterations in adolescents with obesity and polycystic ovarian syndrome[J].Gac Med Mex,2017,153(Supl 2):34-41.
[16] 任春琼,肖涌,李毅,等. 二甲双胍对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性激素水平、胰岛素抵抗及相关指标的影响[J]. 中国药房,2016,27(27):3791-3794.
[17] Tessaro I, Modina S, Lodde V, et al.Ultra-low Doses of Follicle Stimulating Hormone and Progesterone Attenuate the Severity of Polycystic Ovary Syndrome Features in a Hyperandrogenized Mouse Model[J].J Reprod Infertil,2017 ,18(3):288-297.
[18] 刘梅梅,丁慧,尹晓静,等. 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血清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内皮抑素水平及对卵巢间质血流的影响研究[J]. 中国全科医学,2017,20(04):448-453.
[19] 何兴凤,汪庆如,姚慧,等. 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血清adropin的表达及意义[J]. 广东医学,2017,38(10):1505-1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