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学生数学水平的分层次教学

2018-07-03 02:32:32
中国校外教育 2018年16期
关键词:函数中职目标

(苏州市吴中高级技工学校)

在素质教育推进的今天,中职教育以培养技术实用型人才为主要教育目标。中职数学的课程内容设置关注学生的个性、兴趣和能力的差异,课程具有选择性和多样性,针对不同的专业、不同的学生可以确定不同的教学目标,使不同的学生在数学学习上得到不同的发展,以利于实行分层教学,分类指导、分步达标。数学是一门科学性、理论性非常强的学科。教师要基于学生数学水平的实际上,创新教学。运用分层次教学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促进每一位学生的发展。让全体学生都能在已有的知识基础上逐步前进,收获成功的喜悦。

一、分层次教学的关键——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学生从初中升至中职,会面临着诸多的不适。学习环境、生活方式等方面的改变,致使学生不能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再加上心理承受压力、学科内容知识难度的增加、基础知识差,更让学生感到学习压力大。大多数学生在此重压下学习态度、学习方法会存在问题。所以,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是实施分层次教学的关键。例如,在教学《集合与元素》知识时,首先让学生学习预习。掌握集合的概念、元素的定义,尝试理解什么是正整数集、自然数集。整理出集合的分类、集合元素的特点等。把不懂的地方标记出来,等到教师讲解时再认真听讲。掌握了相关的集合与元素知识后,教师布置一些相关知识点的课后练习题,让学生及时做课后练习进行知识巩固。通过“课前预习-课中听讲-课后巩固”三个步骤,把学习的知识理解透彻。并且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二、分层次教学的前提——划分学生不同的学习层次

教师在实行分层次教学前,首先要了解学生的数学水平。把学生分为几个层次。可根据学生的数学基础、学习能力、学习态度、学习目标等方面的差异,按中职数学教学大纲所要达到的基本目标要求来划分。可以把学生分为上、中、下三个层次。按照1︰3︰6的比例分为A、B、C三个等级。A层次的学生属于优秀生,即使没有教师的指导也能掌握课本知识,独立完成教室布置的作业及拓展题。B层次的学生属于中等生,即能够掌握课本知识,独立完成练习。一些难度大的补充题与拓展题需要在教师的启发下才能完成。C层次的学生属于学困生。基础知识不牢固,需要在教师或学生的帮助下才能掌握课本基础知识,完成一些基础的简单练习题。教师对学生的数学水平有了深入的掌握和了解,才能更好地实施分层次教学。发挥分层次教学的最佳效果。

三、分层次教学的保障——设计课堂合理的教学环节

课堂教学环节的合理设计,直接影响到了分层次教学的效果。在课堂教学设计上,教师要从教学目标、课堂教学、课堂作业、成绩考核几个方面进行设计,以确保分层次教学的顺利展开。

(一)教学目标分层化

把学生分层次后,遵循“全向全体学生,兼顾个体”的原则,以教学大纲为依据,根据教材内容以及学生的数学水平,合理地制定出符合各个层次学生的教学目标。并把这些教学目标始终贯穿于教学环节中,让每一位学生都能在已有的知识基础上有所提高。如教学《函数》相关知识时,可把教学目标分为以下五个层次:(1)理解什么是函数。(2)领会函数的概念。(3)能简单应用函数。(4)简单综合运用函数解决问题。(5)一般综合提高运用函数解决难题。对于不同层次的学生,其教学目标要求也有所不同。A层次学生要达到1~5,B层次学生要达到1~4,C层次学生则只需达到1~3。

(二)课堂教学分层

课堂教学须以B层次学生为基准,兼顾A和C层次学生。注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学要循序渐进、由简到繁、深入浅出、逐步上升,切不可一步登天,层次落差不宜过大。在教学中可设置不同难度的问题,激发学生的思考热情,调动他们的学习积极性。例如在教学了《函数的性质》这一章节内容后,可设置如下问题引发学生思考:

1.增函数的定义是什么?请你仿照增函数的定义给出函数F(x)在区间D上是减函数的定义。

2.已知函数f(x)=-x2+ax2-x-1在(-∞,+∞)上是单调函数,则a的取值范围是?

3.定义在R上的函数y=f(x),对于任意实数m、n,恒有:f(m+n)=f(m)-f(n),且当x﹥0时,0﹤f(x)﹤1。(1)求f(0)的值;(2)求当x﹤0时,f(x)的取值范围;(3)判断f(x)在R上的单调性,并证明你的结论。

让C层次学生解答问题1,B层次学生解答问题1-2,A层次学生解答问题1-3.通过这样的教学,使全体学生都参与到思考、解题和探索中。并从中悟出道理,学会解题方法,掌握知识规律,增强学习自信心。

(三)课后作业分层

在教学了一个知识点或者一章节内容后,学生通常要通过课后练习来巩固知识。因此,教师在布置课后作业时应充分考虑不同层次学生的需要,根据不同层次学生的数学水平进行课后作业设计。A层次学生宜布置基础性+综合运用性的题目。B层次学生宜布置基础为主,一般提高为辅的题目。C层次学生宜布置基础性题目。课后作业一般要求学生在20~30分钟内完成。如在教学了《不等式》章节内容后,设计如下三组作业供学生选择:

A层:解答题:

B层:比较大小:

C层:解不等式:

(1)4x+1≤5;(2)3x+2≥5;(3)3x2-2x-1≥0;(4)-x2-2x+3≥0。

设计三组不同难度的习题,学生可根据自己的知识水平挑选习题进行巩固。这样可有效避免抄作业的现象发生,也能让学生对写作业不再排斥。而是充分性趣,希望在具有挑战性的题目中超越自我,不断提高自己的数学水平。

(四)成绩考核方式分层化

学生的成绩考核也是教学中的重要内容。有效的成绩考核方式可提高学生数学素质和数学能力。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教师应该采取不同的考核方式。采取分层次的成绩考核方式,将学生的总评成绩分为三大块:(1)平时成绩(学习态度、平时作业、发言情况、课堂纪律);(2)期中考试成绩;(3)期末考试成绩。针对学生的学习过程,增加对学生的成绩考核力度。这既符合中职学生的实际情况,又能有效提高学生的数学水平与能力。

四、结语

总而言之,中职学生存在着差异性。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要充分掌握和了解学生的实际情况。基于学生的数学水平实施分层次教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既面向全体又兼顾个体的分层次教学,能有效优化课堂教学结构,进一步提高中职数学课堂教学的效果。切实让每一位学生的数学学习能力得到提高,实现培养技术应用型人才的教育目标。

[1]郭科,陈聆,梁莉.基于分层次教学模式的高等数学教学改革探讨与实践[J].世界华商经济年鉴,2008,(12).

[2]陈志刚.普通高中数学分层次教学模式探究[J].中学教学参考,2012,(01) :86.

[3]田力,李云,孙利.基于分层次教学的高等数学教学研讨[J].泰山学院学报,2013,(06).

[4]刘艳丽,王幼荣.基于培养高职学生能力的高等数学分层次教学模式研究[J].科技信息,2012,(34) :30.

猜你喜欢
函数中职目标
二次函数
第3讲 “函数”复习精讲
二次函数
函数备考精讲
我们的目标
浅谈中职英语教育三部曲
散文百家(2014年11期)2014-08-21 07:17:08
果真是“误了百万中职生”吗?
构建中职生成才通道的思考
河南科技(2014年11期)2014-02-27 14:17:57
关于中职与高职衔接
新目标七年级(下)Unit 3练习(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