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人都养成了一日三餐的饮食习惯,还有的人晚上要来点宵夜,一天吃四顿饭。其实,在中国古代,很长时期内平民一天只吃早、晚两顿饭,隋唐时期,“午食”的概念才逐渐形成……
从史料所记和考古发现来看,在原始时期并无“一日三餐”的概念,而是“饥则求食,饱则弃余”。“定时吃饭”是人们饮食文明进步的标志,中国最晚在商代时已形成了“定时吃饭”的习俗。
先秦时期,寻常人家都是一天吃两顿饭,即所谓“两餐制”。一天中的第一顿饭叫“朝食”,古人按太阳在顶空中的位置标志时间,太阳行至东南角叫隅中,朝食就在隅中之前,那个时刻叫“食时”,依此推测,大约相当于上午9时;一天中的第二顿也是最后一顿饭叫“晡(bū)食”,时间安排在太阳运行到西南方的“晡时”,此时为申时,相当于现代的下午3时至5时。
两餐过渡到三餐,出现在西汉至东汉时期。《汉书淮南厉王传》记载:刘长被废后,有司奏请给他的待遇有“皆日三食”,说明诸侯王的饮食待遇已是三餐了。但民间的饮食,依然是一日两餐。西汉时期朝食前,有吃小点心“寒具”的记载,可以看作是一日两餐向一日三餐的一种过渡。
到了隋唐时期,伴随着经济的繁荣,“三餐制”已经在普通人中流行起来。不过,在很多地方,由于贫困的原因,一日两餐仍然是存在的,甚至可以说是主流,一般只有经济实力较强者才一天三顿。
西安市南里王村唐代韦氏家族墓壁画——《宴饮图》。
三餐制的定型,最初可能见于明代江南较富裕地区,相关记载表明,明代江南人家,朝夕亭午,每天均以三餐为足。
此外,又有上下午中间的点心。这种饮食习俗,“不仅存在于官宦人家待客,即使工匠、佣夫之家,也是如此”。
历史上王公贵族每日多餐,而平民只有两餐,有明显的等级色彩和礼仪特征。《战国策·齐策》提到荒年的时候,“士三食不饱”,这就是说士大夫不管年成如何,一天都要吃三顿饭。《大唐六典·膳部》提道:“凡诸王以下,皆有小食料、午食粥料,各有差。”可见,在古代一些贵族阶层除了朝食、晡食,还有午食,一日共三餐。
汉朝的时候,皇帝宫廷饮食定制为一日四餐。有《白虎通义》为证:“平旦食,少阳之始也;昼食,太阳之始也;夕食,少阴之始也;莫(同暮)食,太阴之始也。”也就是说,“四餐制”在古代是帝王才能享受的待遇。
到了现在,咱老百姓想吃几顿饭就吃几顿饭,终于实实在在地过上了“贵族”般的日子。
●资料来源:《厦门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