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康 立
(品测(上海)检测科技有限公司,上海 201108)
“金银花”一词最早的文献记录出现在我国《本草纲目》一书中,其别名有密二花、双苞花、金藤花、鹭鸶花和忍冬花,属于忍冬科忍冬属植物[1]。在我国,从气候寒冷的东北地区到炎热的华南地区,从最西部的青藏高原到最东部的山东半岛,都有人工种植和自然生长的金银花[2]。在东亚的日本、韩国、朝鲜、俄罗斯等国境内也有野生的金银花存在。金银花属多年生半常绿灌木,其叶片、果实、花蕾等组成部分作为中药材应用广泛,特别是花蕾的功效最为显著。《中华药典》记载,金银花具有抗菌抗病毒、消炎、清热解毒、保护肝脏、止血凉血、提高人体免疫力、抗动脉粥样硬化、中枢兴奋等作用,在医学上主要用于治疗风热感冒、细菌性感染、急性肠胃炎、高血脂症等40多种疾病[3]。金银花中的主要功效物质是绿原酸,其提取、纯化、工业化生产技术和具体的开发用途已引起了国内外学者的广泛关注。根据有关文献报道,绿原酸具有较广泛的抗菌作用、兴奋神经和清除人体内自由基的作用[4]。金银花中的有机酸、黄酮类物质、挥发油成分以及三萜类成分等也被证实具有良好的保健和医疗用途。金银花的茎中主要功效成分为皂甙、木樨草黄素和有机酸等物质,叶片中主要功效成分为挥发油、皂甙、黄酮等物质,果实中还含有还原糖等物质。从开发利用现状来看,金银花除用作传统中药的主要配方以外,还在食品工业、化妆品行业、饮料行业等方面被广泛的应用。目前,已有学者将金银花同茶叶、银杏叶、甘草、绿豆等原料混合共同研制新型保健饮料[5]。本文以金银花工艺茶加工中的杀青温度、杀青时间、干燥时间为影响因素,通过三因素三水平正交试验设计,研究不同处理条件对金银花工艺茶中绿原酸含量影响,以期找出不同处理条件下金银花工艺茶中绿原酸含量的变化规律。
金银花:采自四川省南江县,收集三青、二白、大白、银花和金花5个采收时期的金银花样品,经过干燥后保存在真空干燥器中待用。
高效液相色谱仪(HPLC)、蒸汽杀青机、分筛机、造型机、物料粉碎机、干燥机和真空干燥器。
甲醇、乙醇(分析纯)、乙腈(色谱纯),绿原酸标准品。
1.4.1 绿原酸的提取流程
金银花→粉碎→热回流浸提→抽滤→浓缩→沉淀离心→真空冷冻干燥→粉末状提取物。
1.4.2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绿原酸含量
(1)色谱柱条件。色谱柱:Kromasil C18柱,250 mm×4.6 mm,5 μm;流动相:CH3CN-0.3% H3PO4水溶液(体积比例为10∶90);流速:1.0 mL/min;检测波长:327 nm,灵敏度:1.0AUFS,进样量:20 μL[6]。
(2)对照品溶液的制备。精密称取绿原酸对照品12.8 mg于100 mL容量瓶中,50%甲醇溶解并定容,作为对照品溶液。用时适当稀释。
(3)供试液的制备。称取金银花粉末状提取物17 mg,精密称定,置于25 mL 容量瓶中,加20 mL 50%甲醇超声30 min,放冷后定容,摇匀。微孔滤膜过滤后,采用HPLC测定。
(4)标准曲线的绘制。精密量取绿原酸对照品溶液适量,分别置于10 mL容量瓶中,加50%甲醇稀释到刻度,制成不同浓度的溶液,并测定其峰面积。以绿原酸标准品浓度为横坐标,以与其相应峰面积为纵坐标绘制标准曲线。标准曲线回归方程为Y=24 963 900X-54 563,r=0.999 9。
(5)供试液中绿原酸含量测定。取不同处理条件下的绿原酸提取溶液,以上述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其峰面积,代入回归方程,得出供试液中绿原酸的浓度,再换算成供试液中绿原酸的质量。
(6)金银花中绿原酸含量测定。金银花中绿原酸含量(%)=供试液中绿原酸的质量(mg)/原金银花的质量(mg)。
金银花工艺茶制作流程如图1所示。
图1 金银花工艺茶制作流程图
(1)杀青。将金银花薄摊放于蒸汽杀青机的链板中,控制金银花通过蒸汽杀青热备的时间,取出后放至室温。
(2)造型。将杀青后的金银花充分混合均匀后,放入造型机中造型,期间每锅分别均匀喷洒蔗糖溶液100 mL和香精的溶液100 mL,时间约为15 min,取出后放至室温。
(3)干燥。在晴好天气选择晒干的方式,将其松散地薄摊在竹席上曝晒。
测定不同采收期金银花绿原酸含量,3次重复试验取平均值,结果见表1。由表1可知,采收期为大白的金银花中绿原酸含量最高,为2.16%。因此,金银花的最佳的采收期为大白时期。
表1 不同采收期金银花绿原酸含量表
以采收期为大白的金银花70 g为基础,做杀青时间、杀青温度、干燥时间的三因子三水平正交实验,并测定不同处理条件下的金银花工艺茶绿原酸含量,测定试验重复3次,取平均值。正交试验配方参数见表2,结果见表3。
表2 正交试验因素水平表
表3 L9(34)正交实验结果与分析表
通过对金银花工艺茶正交试验结果进行等差分析可知,影响金银花工艺茶中绿原酸含量的3个因素的顺序依次为杀青温度>干燥时间>杀青时间。综合不同处理下金银花工艺茶中绿原酸含量的最终结果,可以得出获得较高的绿原酸含量的金银花工艺茶影响因素组合为A1B2C2,即杀青温度90 ℃、干燥时间6 h、杀青时间15 min。在此影响因素组合条件下,金银花工艺茶中绿原酸含量为1.83%。
(1)通过测定不同采收期金银花绿原酸的含量,得出采收期为大白期的金银花中绿原酸含量最高,为2.16%。金银花的最佳的采收期应为大白时期。
(2)通过对金银花工艺茶正交试验结果进行等差分析可知,影响金银花工艺茶中绿原酸含量的3个因素的其顺序依次为杀青温度>干燥时间>杀青时间。
(3)根据金银花工艺茶正交试验的最终结果,可以得出获得较高的绿原酸含量的金银花工艺茶影响因素组合为A1B2C2,即杀青温度90 ℃、干燥时间6 h、杀青时间15 min。
(4)研究发现,金银花在加工形成金银花工艺茶的过程中,其绿原酸含量有明显的下降,至于过程导致绿原酸含量下降的机理,有待深层次进行研究。
[1]李 聃.金银花的研究进展[J].科技信息,2012(24):77-78.
[2]葛菁华,曾令祥,朱国胜.贵州省金银花种植产业发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研究——以黔南州为例[J].安徽农业科学,2012(11):6826-6828.
[3]郑雪峰,李振玉.中药金银花药用成分及药理作用分析[J].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2016(30):55-56.
[4]胡 樱,程明川,杭太俊,等.绿原酸和双黄连粉针剂中的成分绿原酸在大鼠体内的药动学比较[J].中国新药与临床杂志,2009(4):45-48.
[5]蒋燕山,李加兴,陈双平.金银花饮料生产工艺研究[J].食品与机械,2004(2):25-26.
[6]左 霞,刘春霞,杨金霞,等.HPLC法测定不同来源不同采收期忍冬藤和金银花中绿原酸含量[J].中国药师,2015(4):682-6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