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城乡社区治理“宁波样本”打造共建共治共享新格局

2018-07-02 06:44周忠贤
中国民政 2018年11期
关键词:社区服务城乡基层

◎周忠贤

(作者系浙江省宁波市民政局局长)

近年来,浙江省宁波市深入贯彻《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和完善城乡社区治理的意见》精神,认真落实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社会治理的核心是人、重心在城乡社区、关键是体制创新”要求,坚持以社区党建为引领、以政府治理为主导、以居民需求为导向、以群众满意为标准,健全体制、完善机制、整合资源、增强能力,打造了“81890”“俞复玲365社区服务工作法”“小马拉大车”“村级小微权力清单制度”“村民说事制度”等一批全国闻名的基层治理服务工作品牌,走出了一条具有宁波特色的城乡社区治理新路子。

一、党建引领,统筹发展,构建共建共治共享新格局

始终坚持把加强基层党的建设、巩固党的执政基础作为贯穿社会治理和基层建设的一条红线,凝聚社区发展合力,形成区域统筹、多方联动、共建共治共享的基层治理新格局。

持续强化党建统筹领导能力。一是加强顶层设计。从2014年下半年开始,宁波市委将“创新社会治理全面加强基层基础建设”作为一号课题开展重点研究,相继出台《关于创新社会治理全面加强基层基础建设的决定》《关于加强城乡社区治理的若干意见》等“1+9”政策,从整体上规划基层社会治理的制度构架和路径安排。2017年又研究制定《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城市基层党建工作的意见》等城市基层党建“1+3”政策意见,推进基层党建引领基层社会治理创新。二是推行“党建+治理”工作方式。深入实施“整乡推进、整县提升”三年行动计划,全面推行“党建+治理”工作方式,开展组建农村区域党建联合体试点,推行社区“大党委制”,探索“网格建党”,统一调配、集约利用区域内党建资源和公共服务资源,充分发挥区域党建在基层社会治理中的核心引领作用。三是建立新型城乡社区治理服务新机制。在原有城乡社区“一委一居(村)一中心”体制上,拓展为以村(社区)党组织为核心的区域化党建、以村(居)委会为主导的协商共治、以村(社区)服务中心为平台的综合服务管理“三位一体”新型城乡社区治理机制,统筹各类社会组织、驻区单位的力量和资源,构建多元参与、共同治理的新格局。

不断增强村(居)民自治能力。一是完善村(居)委会民主选举。全面推行社区居委会直接选举制度,在全省率先制定《社区居民委员会直接选举规程》,成为全国首个城市社区全部实行直选的城市。二是加强城乡社区民主协商。在农村社区,全面推行“村民说事”制度,建立“一图三表五清单”保障制度,提高村民意见集中率、矛盾化解率,形成民事民议、民事民办、民事民管的多层次基层协商格局。在城市社区,出台《关于加强社区协商的实施意见》,提出社区协商“三步走”“五个有”(即有一个主体多元、常态议事的协商议事组织,有一份符合实际、应商必商的协商议事目录,有一个形式多样、阵地固定的协商议事平台,有一张环节完整、衔接有序的协商流程图,有一套健全完善、运行规范的协商议事制度)的工作目标,确立10个社区协商观察示范点,广泛开展多元主体、多种形式的社区协商,较好地解决了“三改一拆”“停车位改造”“五水共治”等社区治理中的热点难点问题。三是不断深化村(居)务公开和民主管理。在全国首创“36条村级小微权力清单制度”,将村干部权力放在村民和公众的监督下阳光运行,标本兼治推进农村基层依法治理,被写入2018年中央一号文件在全国推广。

充分发挥社会力量协同能力。一是大力培育社区社会组织。在市、县两级和有条件的街道建立枢纽型社会组织服务中心,通过政府购买服务、直接资助、以奖代补、公益创投等方式,加大服务性、公益性、互助性社区社会组织的培育力度,全市登记备案的城乡社区社会组织达1.9万个,已成为推动社区自治、促进社区服务、活跃社区文化、维护社区和谐的重要力量。二是拓展城乡社区志愿服务队伍。建立招募注册、教育培训、服务记录、星级认定、激励嘉许、评价回馈、保险、党团员带头等制度体系,志愿服务队伍不断得到充实,20余万名社区志愿者以各种方式活跃在城乡社区治理服务中,成为一道亮丽的港城文明风景线。三是激活驻区单位参与社区治理。大力开展结对共建活动,推行驻区单位与社区党建工作共促、思想工作共做、公益事业共办、社区管理共治、精神文明共创等“五共”模式,共同打造社区生活共同体。

二、改革创新,资源下沉,完善城乡社区治理体制机制

坚持职权下放、重心下移、力量下沉、资源下聚,不断完善城乡社区治理体制机制,持续推进城乡社区治理创新发展。

改革街道体制优职能。一是明确街道职责定位。明确街道履行加强党的建设、服务经济发展、组织公共服务、实施综合管理、指导基层自治、统筹社区建设、动员社会参与、维护社区平安等8项职能,推动街道工作重心转移到公共管理、公共服务和公共安全等社会治理上来。按照精简、统一、效能的原则和“6+X”或“5+X”模式设置,调整优化街道内设机构。二是推动条块融合。建立分类考评机制和权责对等机制,理顺街道(乡镇)与区县(市)部门关系,赋予街道(乡镇)人事考核权、规划参与权、综合管理权、重大决策(项目)参与权。对直接面向基层、量大面广、由街道(乡镇)管理更方便有效的各类事项,依法下放到街道(乡镇),推动基层治理由条块分割、单打独斗向街道统筹领导、相互协同转变。三是深化“基层治理四平台”建设。在全市所有乡镇(街道)统一建立综治工作、市场监管、综合执法、便民服务四个平台,第一时间协调联动和有效处置各类事件。

推动社区减负增效能。一是全面建立社区工作准入制度。对党政部门将组织机构、工作任务、统计调查等延伸到社区的,实行准入报批,编制部门工作进社区准入目录。二是清理规范社区盖章和社区创建项目。社区盖章项目从原来的62项减少到21项,社区创建项目从原来的53项减少到3项,保留社区党组织、居委会、居务监督委员会和服务中心四块牌子,进一步减轻社区负担。三是健全社区工作评价体系。以群众满意为价值导向,在全国率先建立起群众评议社区、社区评议部门的“双评议”制度,先后5次委托第三方机构进行群众满意度评估,入户访问居民家庭4万余户,有效地推动了社区工作从“重行政事务”向“重为民服务”转变;连续5年组织全市社区对党政机关各部门在社区进行满意度评议,以推进政府治理与社区自治良性互动。

三、需求导向,精准服务,打造城乡社区服务新高地

始终把增强社区服务功能、提升社区居民生活品质作为社区建设和发展的“航标灯”,推动社区服务平衡充分发展,让社区更有温度,让生活更有品质。

创新社区服务机制。一是市县两级以“公益集市”为平台建立项目化服务机制,注重运用微民生、微服务等项目化服务形式,推动社区服务与群众需求精准对接;健全自下而上的服务需求收集机制,按需设置特色服务项目、培育专业服务团队、制订菜单式服务项目清单,规范服务项目办理、评议制度,拓展资金投入渠道,开展精细化服务。二是以“三百对接”为载体,建立公益项目创投机制,搭建资源对接平台,推动公益需求者、公益资助者、公益服务者三方有效对接,引导公益资本进入社区服务领域。三是以“三社联动”为依托,建立政府购买社区服务机制。通过“项目依托、平台依托、信息依托”推动社区、社会组织、社会工作互联互动,逐步实现居民群众提出需求、社区组织开发设计项目、社会组织承接项目、专业社会工作团队执行实施的服务新模式。推动专业社会工作嵌入社区服务,出台《宁波市社区社会工作项目资助办法(试行)》,市级财政每年投入30-50万元,组织开展社区社会工作项目资助活动,支持和引导专业社会工作服务机构参与社区治理。

规范社区专职工作者服务联系群众机制。一是全面实行社区专职工作者包片联户制度,规范包片联户的片区规模、工作职责、考核办法和保障措施,要求每名社工联系250户居民家庭,每月走访居民家庭不少于30户。二是建立“345社区工作制度”,做到包片内的居民家庭基本情况清、重点管理服务对象清、重点工作依靠对象清等“三个清”;居民有意见时要及时回访、居民有急难事时要及时相帮、邻里有纠纷时要及时化解、包片内有重大事件发生时要第一时间到达现场并及时上报等“四及时”;新迁入居民必访、有重大变故居民家庭必访、特殊困难居民家庭必访、下岗失业人员必访、归正人员必访等“五必访”。三是按照“最多跑一次”要求,优化服务流程,推行“全能社工”和“一门受理、后台协同办理”运行模式,释放更多的专职社工“主动问需、主动服务”,为居民群众提供更加便捷高效的服务。

四、建强队伍,专业支撑,提升城乡社区治理能力

立足社工队伍社会化、职业化、专业化的发展目标,以薪酬体系为基础,建立职业化发展体系,打造一支高素质专业化社工队伍。

打造专职化服务型社工队伍。全面建立起以区县(市)为单位统一面向社会“公开招考、择优录用”的职业准入制度、组织考评和群众评议相结合的绩效考核制度、分级分类定期教育培训制度、统一规范的三级十二档薪酬体系等社工职业发展制度体系。构建多层次的激励机制,探索建立“社会工作人才特殊津贴”“头雁津贴”等特殊荣誉津贴制度。

推进专业发展。在每个城市社区设立社区社会工作室,开展社会救助、青少年教育、老年帮扶、社区矫正、婚姻家庭、新老居民融合等领域的社会工作,不断满足居民个性化、精细化、专业化服务需求。开展社会工作示范基地创建活动,设立“十八大代表俞复玲”名师社会工作室和社会工作实践基地,带动全市社区专职工作者提升专业化服务能力,加快推动社区专职工作者向专业社会工作者转型。

五、强化保障,加大支持,夯实城乡社区治理基础

始终贯彻“执政重在基层、工作倾斜基层、关爱传给基层”的工作理念,为基层治理创造良好的工作条件和发展环境,推动城乡社区有序发展。

强化基础设施保障。编制了全国首个地市级社区布局规划《宁波市城市社区布局规划(2007-2020)》,并以规划为引领推动完善社区基础设施,确保公共资源优先服务居民群众,全面实现城乡社区服务中心全覆盖。统筹推进社区养老、教育、卫生、残疾人康复等服务设施建设,拓展社区商业服务网点。各地还积极创造条件,通过开设便民服务一条街、为民服务特色街、党员志愿服务街区等形式,整合社区便民利民和志愿互助服务资源,取得了良好成效。

强化财政投入保障。建立健全社区工作经费保障机制和动态自然增长机制,社区人员经费按每千户35.7万元的标准财政予以全额保障,每年递增5%。村级组织运转经费每村每年不少于30万元;城市社区建立党组织服务群众专项经费,每个社区每年不少于20万元。此外,社区党建、社区劳动保障、卫生计生、居家养老等工作也均有专门的配套经费,形成了多渠道的社区建设财政投入机制。

强化信息支持保障。建立街道(乡镇)统一的信息收集分办系统,负责信息收集、分析研判、分流交办、调度指挥、反馈督办等,实现基层治理信息“一个口子进、一个口子出”。建立全市统一的基层社会服务管理综合信息系统建设,大力推进基层信息“数据一次采集、资源多方共享”。创建“政府搭台、市场运作、社会参与”的市、县(市)区两级“81890”求助服务中心,无偿为群众提供全天候、全方位、全程式的需求信息服务;依托“81890”服务中心,建起了老年应急求助呼叫系统、志愿服务中心、“小巷法官”服务中心等信息平台,较好地实现居民服务需求与供给的无缝对接。全面推广“甬·志愿”手机APP,涵盖志愿服务、公益众筹、活动发布等9大功能,打造“指尖上的志愿服务”。

猜你喜欢
社区服务城乡基层
建设“家门口”服务体系 “绣”出高品质社区服务
以社区服务构筑城乡居民幸福生活的美好图景——《“十四五”城乡社区服务体系建设规划》解析
“十四五”城乡社区服务,有哪些看点?
“十四五”城乡社区服务体系建设规划
基层为何总是栽同样的跟头?
基层在线
基层治理如何避免“空转”
城乡涌动创业潮
走基层
城乡一体化要两个下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