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不息,山海永续

2018-07-02 03:50辛琛臣
至爱 2018年6期
关键词:李华双年展王羲之

文、图|辛琛臣

2018年5月,威尼斯双年展中国馆的展品终于又回到了上海。走进明当代美术馆的红色砖墙楼,整幅空白的海报墙上有两个书法字:“不息”。“不”字来自东晋伟大的书法家王羲之,“息”字来自王羲之的儿子王献之。单单两个字背后的传承,就回应了本届双年展的总主题“艺术永生”。

《周易》曰:“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由邱志杰策划,汤南南、邬建安、汪天稳、姚惠芬5位艺术家参展的作品,用刺绣、皮影、剪纸、水墨画这些传统表达形式,进行了一场大胆的影像实验。在“愚公移山”的故事中,不朽的太行山和王屋山,在生生不息的愚公家族面前让路。还有不息地与太阳赛跑干渴而死的夸父,不息地用小石头试图填平大海的精卫鸟,不息地用13年时间整治大洪水的大禹……这些不息的故事再一次被置于当代语境里,寓意着中华文明的生生不息,浸润到每个中国人的骨血里。除此之外,李嵩的《骷髅幻戏图》、马远的《十二水图》也被还原,显现出一种古代版《傀儡人生》的文化意向,让人再次审视何为生、何为死、为谁生、为谁死。从古至今,中国式成功,不是车子房子票子的西方式自我实现,而是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东方式文人理想。

值得注意的还有汤南南合作完成的系列作品《寻海记》。作品联合菲律宾以及我国福建、浙江、西藏等地的小朋友,以及养老院的精神病患,以大海和流水为意向,集体创作完成。在精心设计的《大海在哪里》课程中,学员们可以欣赏到古今中外著名的大海绘画及摄影作品,包括《神奈川冲浪里》《十二水图》《海岸线》,体味大海的美丽。同时也可以观看到海啸的图片,了解大海发怒时的可怕。最重要的是,了解大海的形成。地球的四分之三是水,这颗蓝色星球的名称下,大海起到了不能替代的重要作用。而人类对大海的一次次伤害,包括垃圾废品的排放、南北极海域污染等,令大海和其他生灵蒙受了巨大的损失。

最后,以“其实大海和我们一样”为主题,汤南南让学员们画下心中最美的大海,启发他们内心爱与美的天性。在集美养老院的年轻精神病患李华创作的3幅作品中,汤南南团队写下了这样的注解:“我们从她的3张画里,找到了一种内在的关联,这些关联都指向一个重点,那就是李华的去向。李华的去向也就是所有人的向往—爱、天空、大海和自由,李华画的人都有属于自己的云朵、爱、海浪,里面的鱼是朋友,天上的云也是朋友。”

所谓环保,从来不是山是山,水是水,自己是自己,而是见天地,见山见水,最终也见到自己。爱护大海,正如同爱护自己。

猜你喜欢
李华双年展王羲之
王羲之送字
诸葛亮喂鸡求学
敢为当先
第22届悉尼双年展:边缘
2020亚洲物流双年展
一封家书
芝加哥建筑双年展
首届华光摄影双年展
《王羲之 兰亭序》
王羲之书兰亭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