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小草
对不少考生和家长来说,志愿填报无异于“第二场高考”。于是,不少商家把准了高三学生家长的脉,推出了各色“志愿填报卡”,每个售价在几十元到上万元不等,并声称有“大数据”支撑,可以指导学生科學填报志愿,还与各地教育考试院、招生办有合作。(中国之声)
高考成绩完全取决于个人的努力,而考完后的志愿填报却讲究经验和技巧。往年,不少考生和家长都会寻求老师或在校大学生亲戚的帮助。今年,带有志愿填报大数据的高考“志愿填报卡”悄然兴起,给了家长更多选择。尽管不少专家对其充满质疑,但出于对好学校、好专业的追求,依旧有许多家长和考生不惜花大价钱“入坑”。
且不论不菲的咨询费和国家职业资格目录根本查不到“高考志愿师”,单就志愿填报本身来说,高考志愿到底要体现谁的“志”和“愿”就值得深思。可以说,高考志愿承载着一代人甚至几代人的梦想与希冀。因此,很多家长都习惯打着“都是为你好”的旗号,越俎代庖,替孩子做出选择。是否容易就业,是否能在就业后获得高薪,往往是他们衡量的“标尺”。于是,在家长眼里这个专业“没前途”,那个专业“工资低”,至于孩子的兴趣偏好如何、到底想读什么专业倒成了不重要的事情。
进入大学后,由于对自己的专业兴趣甚微,再加上宽松、自由的学习环境,不少学生放纵自己,导致旷课、挂科、延期毕业甚至难以毕业等现象屡屡发生。
其实,高考志愿归根结底还是学生自己的志愿。因此,在选择志愿时,不妨给孩子一些自由权。退一万步讲,即使“选错”了志愿也并不那么可怕。人生本就是一个不断试错的过程,很多事情只有孩子亲历之后才能对自己、对未来有更准确的认知。这样的“亲历”,是家长及其他任何人、任何机构都代替不了的。况且,在不少高校,学生入学后还有申请换专业的机会,今后也有跨专业考研、读博的机会。
湖南教育·下2018年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