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微信是21世纪10年代后随着手机新技术推广,超过十亿人使用的热门手机应用,能够实现高速度快发展下人群对于信息共享的需求。本文介绍分析了微信中的语码转换现象,对语码转换的形态句法特征进行阐释;同时结合认知角度,分析了转码消耗的非对称性。
【关键词】语码转换;句法;非对称性
【作者简介】郑美霞(1983- ),女,汉族,江西进贤人,新余学院外国语学院,讲师,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硕士,研究方向为句法学、理论语言学。
一、引言
微信支持发送语音短信、视频、图片和文字。本文中,主要针对微信的文字功能进行讨论。Vogt在1954年第一次明确指出语码转换这一概念,此后,在不同的研究目的、研究方法和研究路向的指引下,语码转换的研究层出不穷。本文以微信为媒介,考察该范围的语码转换(code-switching)现象。
二、理论基础
1.语码转换。本文采用Florian在2010对语码转换的定义:基于语言接触和跨文化交流频繁等社会因素,语码转换是在具体的语言交际过程中,语言使用者在不同语言或语言变体间进行选择和转换的现象。随着语言交流的加深,语码转换由最初的任意转换,被很多后续语言使用者沿用,语码转换的语言生成过程受某种规则的制约,是一种良性的语言交际策略。
在语码转换的具体使用过程中,多种语言同时或交替使用,可以实现两种目的:(1)填补语言空白,对概念进行临时性转借;(2)实现特殊的交际目的,在多语融合的情况下,双语者和多语社群越来越多,语码转换也成为一种社交习惯。相对于微信利用了科技发展新技术,语码转换更多地是因为语言融合、社会接触加深、外语在中国得到大力发展等社会因素。
2.斯科顿的主体语言构造模式。斯科顿的主体语言构造模式包含3个假设。其一:主体语言假设也分解出两个可测试的原则。语素次序原则要求:主体语言语素次序定义了语素的表层次序;系统次序原则要求:语码转换后,主体语言提供与中心成分有外部语法联系的系统语素。其二主体语言阻隔假设:当嵌入语言与主体语言语法不一致时,主体语言阻隔嵌入语言的实义语素,语码转换过程停止。其三嵌入语言触发假设:阻隔主要由与主体语言不一致的嵌入语言产生。当嵌入语言语素与上述“主体语言假设”和“主体语言阻隔假设”不一致时,嵌入语言岛形成,语块词组以嵌入语言的语法形式出现。
三、微信中语码转换现象的句法分析
1.微信中语码转换现象。调查中发现,语码转换在微信中的使用来说,女性进行语码转换的频率要高于男性。这与性别特征紧密相关。女性注重多样性,强调生活乐趣,仅在朋友圈的发布中也可以看出,其朋友圈发布数量远高于男性。而就语言文字来说,语码转换除去母语和二语的熟悉度问题,还存在转码消耗的问题,这里的转码消耗主要是对文字的运用分析。
2.微信中语码转换类型。Poplack(1980)即将语码转换进行了分类,主要分为句间转换、句内转换、附加语转换三种不同的转换类型。为了实现可操作性,黄国文(2006)给出了语码转换的理想分析单位,即小句而并非句子。在具体语码转换过程中,句内语码转换的频率最高。同时,分类也由3类合并为句间转换和句内转换,附加語转换同为句间转换。
3.微信中语码转换的句式分析。在句间转换过程中,英语句子都偏于简洁精炼、易于理解。语言初级掌握者则常常是耳熟能详的基本句,语言熟练掌握者更常出现的是名言警句或短小精悍的常用句型。如以下例子均为从微信朋友圈中摘录得出。
(1)I love you. 你呢?
(2)Life is short, eat good food. 终于放假了。快半年都是肾上腺素充沛吃饭不规律熬夜成常态的状态。
(3)Im a dreamer, but Im not the only one. 如果只给一个理由去利物浦,那只能是披头士。
微信中文字性的分享以精炼浓缩为主, 英语长句转换缺乏表现力,消耗了朋友圈文字分享者的耐心,不符合作者和读者的心理认知。英语水平则取决于微信发布者和阅读者的能力水平,受众意识在朋友圈发布时即会优先考虑。
4.微信中语码转换的词类类型。汉英语码转换主要集中在名词、动词、形容词、副词等开放性词类。封闭类词如连词、限定词、情态动词等出现较少。新事物在推广之前,缺乏相应的本地化称呼, 因此名词转码非常丰富。英文具有强大的缩略词简化功能,对于引进的新事物,更多的时候是以英文转码直接出现。
(4)凌晨四点半的SFO(旧金山国际机场),再也不坐早班机了。
(5)20块的6个courses, 还全是organic, 顺带讲解和live cooking, 必须是福利一件。
(6)章莹颖事件第二天,半夜接到两位荷枪实弹的警察的门铃call.
从英美留学生同学的朋友圈中看出,这些名词词汇语码转换,并不属于普通性新事物名词性替代。从英美留学生朋友的反馈来看,他们与华人聊天依旧说中文,依旧保持中文思维,更多的时候是不知道或忘记中文怎么说或翻译,第一反应即为英文单词。动词、形容词、副词的语码转换频率虽然低于名词,但也时常出现。如:
(7)小联盟第一场比赛居然比预期好,凭空让struggle了两星期的心情好了不少。
(8)这行为真low啊。
5.微信中语码转换的句法分析。Myers-Scotton提出了“主体语言框架模式”,“主体语言”(the matrix language)决定混合成分语法框架,在中英语码转换中,主体语言为汉语,而英语参与了中英语码转换过程,为嵌入语言(the embedded languages)。主体语框架模式需要分析语法框架概念,即系统语素和语序顺序。语素分为实义语素和系统语素。系统语素又可分为屈折成分和大部分功能词。
从主体语框架模式的第一个假设主体语言假设来看,在语码转换过程中,语法框架来自于主体语。如:
(9)成长过程伴随着许多的responsibility.
此处涉及英语的名词单复数概念,而输出语遵从主体语言语法框架,只以汉语的词汇形式添加“许多的”表达复数概念。英文中存在屈折变化,具体为时态、语态、数、体等。又如:
(10)中兴通讯被美国sanction了。
此处以英文动词原形出现,失去被动语态中动词的过去分词-ed形式。
四、微信中转码消耗的非对称性
就微信应用本身来说,虽然用户量已超过10亿,但使用者几乎是有中文母语背景的语言使用者,Wechat进入北美市场后,增长份额有限,主要来自于中国大陆的留学生和在美工作的华人。
双语者进行语码转换的过程中,转码消耗具有不对称性。这种消耗主要是指,语言交际者在不同的语言进行选择时,对不同的语言的反应时间不相同。双语者在语言输入输出的过程中,势必碰到语言的转换和选择,这个过程很多时候是潜意识的。在语码转换这个具体的过程中,抑制和控制难以避免。语码转换的非对称性与二语熟练程度紧密相关。熟练的英语习得者将会不自觉地运用自身的语言选择机制,自如灵活地加工母语和二语;但即使如此,由于双语者的母语思维的存在,二语转换为一语与一语转换为二语的时间是存在差异的,即不对称性。
1.抑制控制模型假设。在双语者的语言加工过程中,抑制控制非常重要。抑制控制(inhibitory control), 因在操作执行过程中存在,又被称为执行控制(executive control), 具体为在完成认知表征目的时,双语者抑制无关刺激反应的能力。
抑制控制模型包含两个假设。第一个假设为:在效应结果方面,抑制效应与被抑制单词的激活水平成正比,具体说来,也就是语言的抑制程度与双语者的语言流利性成正比例关系。不管英语水平高低,我们普遍认为,双语者的一语,即母语汉语相对于二语英语具有绝对优势。那么,二语词汇的激活普遍低于一语,即整个思维依旧是中文性的。那么,在使用中文进行表达时,对二语的抑制是不费力气的。另一方面,在选用二语表述时,则需要对一语进行抑制,以完成对二语词汇的提取。第二个假设为:克服抑制将耗费时间。也就是说,在抑制一种语言词汇的过程中,抑制过程对后续该语言词汇被再次激活产生影响。当词汇被选择时,在已被抑制的词库中再次提取词汇困难会加重,因为要克服這种抑制需要耗费更多的时间。
2.转码消耗的非对称性。就转码消耗的非对称性来说,结果与上述抑制控制模型相符。转码语言的消耗时间长于非转码语言的消耗时间。句间转换来说,从转码语言转换成母语耗时也长于母语转换为转码语言现象。以下结合抑制控制模型对这一结论进行阐释。当执行不熟悉的、新任务要难于习惯性任务。双语者需要在不熟悉的情况下采用新的、正确的“语言图式”必定耗费尝试性选择时间,因此,转码系列的时间长于非转码系列;另一方面,就句间转换来说,使用非目标语言完成命名任务将一直受到抑制,心理上来说,对母语的抑制强于对二语的抑制,则对一语进行再次激活将更加困难,于是,从二语转换为一语将消耗更多的时间。
3.微信中转码消耗的非对称性。熟练第二语言英语的学习者,在微信过程中,由一语向二语转换时,比非熟练第二语言学习者要快。反之,在二语向一语转换时,非熟练第二语言学习者更快。微信中,非熟练第二语言学习者更易于使用词汇转码,如:
(12)你这样speak 真让我浑body难受。出于第二语言的非熟练者。
而熟练第二语言者更多地短语、语块或句间转换。如:
(13)Mornings are under-rated, they need to be cherished more! 哈哈哈,这算自己对自己说的咩,哇嘎嘎。
就句内转码来说,第二语言熟练者明显要快于第二语言不熟练者。这也是为什么英美留学生的微信朋友圈中,时常会出现汉英转码。而在国内生活的普通人群,通过微信文字性表现的频率更低。
参考文献:
[1]黄国文.语码转换研究中分析单位的确定[J].外语学刊,2006(1).
[2]何丽.汉英语码转换单位形态句法的动态研究[J].西安外国语大学学报,2011(4):49-53.
[3]孙明明,佟敏强.电视广告中汉英语码转换的语法分析及其社会功能[J].外语学刊,2016,4(191):105-1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