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本文以现代汉语新词“X风”构式为研究对象,将自主-依存理论、隐转喻理论和认知社会语言学理论加以整合,建构AD+分析模型,对“X风”构式形成的认知机制作出详细阐释。研究表明,“X风”构式的能产性既受制于构式内部各成分的特征,也受词语产生时社会现实因素的制约。同时满足以上两点时,“X风”的新语式才能产生,反之,则不能产生新的表达。社会现实因素是限制“X风”能产性的重要因素。
【关键词】“X风”构式;认知-社会语言学;AD+模型
【作者简介】许华元,贵州财经大学商务学院人文系。
一、简介
1.选题理据与研究意义。随着社会的发展,人类的语言也在不停地发生着变化。社会时时刻刻都处于变化之中,当新的社会现象出现,而现有的语言不足以描述这些现象时,新词语或新型表达便产生了。这种新词语或新型表达不断产生的现象反映了“语言与社会共变”这一事实,这也与当今认知语言学的指导性原则“现实-认知-语言”相一致。近年来,由于互联网的兴起,信息以其惊人的速度传播着,人们接受新生事物的频率也自然加快了。就这样,人们开始对当下社会中所流行的种种新生事物或现象进行概括和总结,如:
[1] 荧屏刮起霸道总裁风
[2] 日本年轻女性刮起“红辣椒”风
这种表达方式常常出现在新闻报道的标题中,如此一来,“X风”类表达逐渐为人们广泛使用起来,这体现了人们对于新生事物的普遍关注。
基于此,本文从认知语言学(含构式语法)角度出发,将“X风”类表达视为新词语构式,并提出以下几个研究问题:
(1)“X风”构式是如何产生的?也就是说,其生成的认知机制是怎样的?其内部的象征单位是如何组配在一起的?
(2)为什么该构式不能无限制地生成新的表达?是什么因素限制了该构式的能产性?
本文将试图对以上若干研究问题进行合理的解释。
“X风”构式具有重要的研究意义和价值,具体体现在:
(1)“X風”构式是近些年所产生的新型构式,这类构式具有一定的时代意义,研究它形成的认知机制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可以检验现有认知理论的解释力,并对有缺陷的部分进行修补,完善现有理论;
(2)“X风”构式反应的一种社会现象,研究这类社会现象可以使我们进一步明确“现实-认知-语言”三者之间的关系,以(社会)文化为最终落脚点,可以为新型表达提供更加充分合理的解释。
2.研究对象与研究范围。如前所述,本文拟将研究对象聚焦于汉语“X风”类表达,将其划归新词语的语言范畴,并试图从认知语言学(含构式语法)的角度进行研究。以下是部分“X风”构式的具体语式(Construct):
[3] 中国风
[4] 食用阿胶风
如上诸例所示,汉语“X风”构式包含了一个确定的成分,即“风”。但是在这个构式中,“风”所表达的含义并不是我们经常提起的自然现象,而是表示某种“风格”,“风气”或“风暴”。
二、理论框架与分析
为了弥补前人研究之不足,本文提出了一个新的理论模型,即AD+模型,以分析“X风”构式背后的认知机制和社会动因。AD+模型是由隐转喻理论、自主-依存理论和认知社会语言学理论整合而成的。本章首先将对该模型的理论基础进行简单的介绍,然后详述AD+模型的运作过程及可行性。在本章的最后,有一个针对AD+模型的案例分析,试图通过该案例来解释AD+模型的运作过程。
1.理论基础。
(1)隐转喻理论。传统的隐喻观认为,隐喻仅仅是一种修辞手段。而隐喻的认知理论则认为,隐喻不仅仅是一种修辞现象,更是人类的一种思维方式。Lakoff & Johnson于1980年出版了《我们赖以生存的隐喻》(Methphors We Live by)一书,揭示了隐喻在语言中的重要地位。隐喻遍布于整个人类语言当中。认知语言学家认为,隐喻是人们进行概念化的基本途径之一,是人们认识世界一种认知方式。认知语言学中的概念隐喻包括两个部分:及原域(the source domain)和目标域(the target domain)。从一个认知域转移到另外一个认知域的过程叫做映射(mapping)。因此,概念隐喻是一种跨域映射。
转喻和隐喻一样,是人类非常重要的认知机制之一。有些学者甚至认为,语言中的转喻现象要远远多于隐喻现象。
(2)自主-依存理论。自主-依存理论是Langacker认知语法理论体系中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在认知语法中,Langacker首先确定其主要研究对象为构式,将构式定义为大于等于二的象征单位的组配结构。此后,Langacker重点论述了象征单位如何整合成较大或更大构式的方法和途径,其中非常重要的一对关系为自主-依存关系(Autonomy-Dependence Relation)。
自主结构(autonomous structure)是指可以独立出现的、自身的语义明示(manifestation)不预设另一结构的或者说是不需要进一步概念化的音位结构或语义结构。例如,元音相对于辅音来说是自主的,名词相对于动词来说也是较为自主的。而依存结构(dependent structure)是指其自身的语义明示预设另一结构的存在,或者说是需要其它结构的支撑。例如,形容词预设某一名词成分的存在,副词又需要依附于动词或形容词来表达其含义。
根据自主/依存关系, 我们可以把一个自主成分和一个依存成分联结起来。认知语法认为,自主/依存联结是在自主/依存关系的基础上, 通过详述位(elaboration site, e-site)和侧显定位(profile determinacy)把自主成分和依存成分联结为一个相对自主的合成结构(composite structure)。
(3)认知社会语言学理论。Langacker在论述对应关系时,仅考虑了语言内部的自主-依存关系,而忽略的成分之间能够相互对应的语言外部因素。“过去的认知语言学家更多地强调普遍的认知能力和认知机制在认知世界时发挥的作用,忽略这些概念中的社会性。”(赵永峰 2015)因此,很有必要将认知社会语言学理论融入进来,从而将语言外部的社会因素考虑到语言形成过程中来,为语言的认知机制提供更加合理的解释。苏晓军(2009)认为认知语言学内部出现了社会转向的趋势。因此,可将相关理论放在认知社会语言学视角下加以探讨。
2.理论整合:AD+模型。在“X风”构式中,“风”字通过隐转喻机制从表示自然现象的“风”转化为表示一种流行的“风格、风气或风暴”,从一个相对稳定的自主成分变成了一个依存成分,它自己不能形成一个稳定的结构,因此“风”的前面激活了一个详述位,需要“X”这个自主结构对该详述位进行精细化描写,才能成为一个完整的结构。在“风”和“X”之间存在对应关系,使得二者得以结合。二者的连结称为自主-依存连结。在“X”的內部可嵌套更小的自主-依存结构,但“X”作为一整体必须是自主结构,这样才可填补“风”所激活的详述位。“X”与“风”的对应关系还要受到社会现实因素的制约。也就是说,该构式的产生要满足两个条件:(1)“X”与“风”要满足对应关系,即一个为自主结构,另一个为依存结构;(2)“X风”构式的产生要以客观的社会现实为基础,即社会现实中真真实实地产生了这类社会现象,否则即使满足对应关系,也不能成为该构式的一员。
现以“中国风”为例,对AD+模型的运作模式加以阐释。首先,“风”通过隐转喻机制成为一个依存结构,激活一个详述位。此时,“中国”作为一个相对稳定的自主结构,填入到了详述位中,对“风”进行了精细化描写。“中国”与“风”之间具备了对应关系,形成了“中国风”的复合结构。当社会现实中需要使用该词时,该词便会产出。
三、结论
本文基于现有理论建立了AD+模型,研究发现:“X风”构式的能产性既受制于构式内部各成分特征,也受词语产生时社会现实因素的制约。同时满足以上两点时,“X风”的新语式才能产生,否则则不能产生新的表达。社会现实因素是限制“X风”能产性的重要因素。
参考文献:
[1]苏晓军.认知语言学的社会转向[J].外国语(上海外国语大学学报),2009,(5).
[2]王寅.构式语法研究[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11.
[3]Langacker,R.W.Foundations of Cognitive Grammar vol.I: Theoretical Prerequisites[M].Stanford,California: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1987.
[4]Taylor,J.R.Cognitive Grammar[M].New York:Oxford University Press,2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