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石“问”路,激起思维“千层浪”

2018-06-30 09:24郑雄利
小学教学参考(数学) 2018年5期
关键词:注重实效层次分明课堂提问

郑雄利

[摘 要]提问是教师开展课堂教学的基本手段,好的提问可以起到激趣、促思、提升教学成效的作用。教师提问能力的强弱直接影响学生课堂学习活动的开展,进而直接影响到高效课堂的实现。数学课堂有效提问,应做到指向明确、层次分明、差异合理、逻辑严密和注重实效。

[关键词]课堂提问;指向明确;层次分明;差异合理;逻辑严密;注重实效

[中图分类号] G623.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9068(2018)14-0046-03

提问是教师开展课堂教学的基本手段,也是课堂教学中必不可少的教学方法之一。经过教师精心思考、用心设计、恰如其分的课堂提问,能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探究热情,从而有效地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与质量。然而,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低效的甚至是无效的课堂提问屡见不鲜,它不仅不能有效地提升学生的数学素养,还阻碍了学生思维的 “成长”。具体表现为:(1)提问目的不清,指向模糊;(2)提问只重结果,忽视过程;(3)提问难易不分,缺乏思维梯度。对此,在教学中,我们要认真研究课堂提问,让课堂提问成为打开学生思维大门的钥匙、理解数学知识的台阶、培养学生综合素养的有效途径。通过有效的课堂提问,促进师生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形成和发展。

一、紧扣目标——课堂提问指向明确

数学课堂提问的指向必须清晰明确,切勿“泛泛而问”。教师进行指向明确的提问,不仅可让学生明白思考的重点和方向,还可以有效地帮助学生打开思维的大门,明确思考的目标,从而增强学生学习数学的动力。

例如,在“正比例”的教学中,“两种相关联的量,一种量变化,另一种量随着它的变化而变化,如果两种量中相对应的两个数的商(比值)一定,这两种量就叫作成正比例的量,它们的关系叫作正比例关系。”(引自北师大版教材六年级下册“正比例”)这段定义的语言说起来绕嘴且很难理解。如何运用课堂提问突破这个知识难点呢?我设计了以下问题情境:我买了10千克的“雪里红”准备腌制,问售货员要放多少盐刚好腌制得不咸不淡,她说:“10千克菜放1千克盐。”我照她说的刚好腌制得不咸不淡。第二年,我又买了30千克的菜,这次我没问售货员,又正好腌制得不咸不淡,你们知道我买了多少盐吗?

“3千克。”学生异口同声地说。

“怎么猜到的?”

“售货员告诉您10千克菜买1千克盐。那就是1千克菜用0.1千克盐。第二年买30千克菜就是30个0.1千克盐,当然应该买3千克盐。”

“10千克菜用1千克盐,30千克是10千克的3倍,用的盐也应该是1千克的3倍,所以是3千克。”

“那么买20千克菜用多少盐?买50千克菜呢?”我追问。

通过这组提问,学生理解了菜与盐的密切关系:菜多,盐就多;菜少,盐就少,知道了菜与盐是两种相关联的量。

“它们之间能不能就简单地说‘菜多盐多、菜少盐少呢?是任意的多,任意的少吗?”

三个问题都指向同一个知识点。通过对这三个问题的思考与分析,学生理解了菜与盐这两个相关联量的商不变,也就是比值一定,掌握了“正比例”的含义。

二、拾级而上——课堂提问层次分明

“由易及难,螺旋上升”是数学学习的基本规律。在教学中,教师的课堂提问也应拾级而上,把握好坡度和深度。如果教师一开始就问高难度的问题,往往会把学生难倒,让他们无从下手,找不到思维的立足点,使他们失去继续学习和思考的兴趣;如果从始至终教师的提问缺乏深度,学生不假思索就可得到正确的答案,那么学生也会因为缺乏挑战性而失去学习的动力。因此在课堂提问时,教师应先提一些既有趣又比较浅显的问题做铺垫,让学生尝到轻松解决问题的甜头,激起他们学习的兴趣,再逐渐增加问题难度,犹如逐级上梯,这样学生就会很容易到达知识的顶峰。

例如,教学“分数的再认识——分数的意义”时,由于分数的概念离学生的生活实际比较远,它具有高度的抽象性,因此在教学中很难一步到位,需要教师逐级搭建学习平台,螺旋上升。因此,教师的提问应采取由易到难、从具体到抽象的小步走的策略。

①把一张纸平均分成2份,你会怎么分?可以用哪个数来表示?

②把一个等边三角形平均分成2份,你会怎么分?可以用哪个数来表示?

③把1厘米长的线段(一个计量单位)平均分成2份,你会怎么分?可以用哪个数来表示?

思考:在刚才平均分的过程中,你们能找出三次分的相同点和不同点吗?

④把6个同学平均分成2份,你会怎么分?可以用哪个数来表示?

思考:这个“二分之一”与前三次的“二分之一”有什么异同点?(引导学生理解,在平均分时,对象可以是单个物体,也可以是多个物体,引出“一个整体”——单位“1”的概念)

⑤你能继续举例说明吗?(通过拓展,打开学生的思维,使学生进一步明确分数的意义)

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概括分数的意义,并理解分数所对应的各个量的含义,为后续分数的乘除法应用题的学习打下基础。

对于学生一时难以理解的数学问题,适合采用逐级深入的办法,以便于学生理解和掌握,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

三、面向全体——课堂提问差异合理

课堂提问,应面向全体,但一个班的学生因生活背景、个人经历、个性特点、思维层次等诸多方面都会存在不同的差异。在教学中教师应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因人而异地提出不同的问題,从而使“不同的人在数学上都得到不同的发展”。

以下是特级教师刘永宽的一个课例片段。(课临近结束)

师:这节课哪些同学发言了?请站起来。发言的同学占全班同学的几分之几?这个问题,我请还没发言过的同学来回答。

师:刚才发言的这位同学占全班同学的几分之几?我们全校有1576名学生,他占全校人数的几分之几?我们全市有83万人口,他又占全市人数的几分之几?全国有13亿人口,全世界有50亿人,他又各占多少?

师:为什么同样是这位同学,你们说的分数却一直在变?

师:现在发言的同学占全班同学的几分之几?没发言的同学又占多少?

通过这些问题的设计,刘老师不仅了解了学生的新知掌握情况,还给没发言的学生一次表现自己的机会,有效地扩大了问题的问答面。

四、厘清脉络——课堂提问逻辑严密

数学知识结构严谨,系统性强,因此教师在进行课堂提问时所设计的问题应该逻辑严密,问题的设计要遵循数学知识的逻辑顺序,要充分考虑学生的认知规律,循序渐进,由浅入深,由表及里,步步深入,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参与学习,使学生逐步接近知识、能力的核心,发展学生的核心素养。

例如,教学“除数是25、125的整数除法的简算”时,可以这样设计提问:①计算1600÷100,一个数除以100,商与被除数有何关系?在计算过程中你有什么想法?②你是怎样算“400÷25”的?和“1600÷100”对比之后你有什么想法?③能利用学过的数学知识来说明它们之间的关系吗?④要使商不变,被除数应该怎么办?为什么?⑤简算400÷25、600÷25、900÷25,各得多少?⑥你能很快算出“4000÷125”的结果吗?同时说明其算理。

这样提问,既有逻辑性,又有启发性,能使学生较好地理解简算的算理,提高简算的技巧,发展学生的思维。

五、寻找问点——课堂提问注重实效

1.问在新旧知识的衔接处。小学许多数学知识有着一定的连贯性,它们之间存在着许多“相似之处” “共同之点”,若我们在设计提问时能找到具有沟通新旧知识的“共同之点”,就能有效地促进学生所学知识的正迁移。

例如,“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教学片段。

师 (出示“25-13=?”):你们是如何计算的?

(学生回答)

师:为什么这么减? (相同数位上的数相减)

师:在算式中的13上加一个小数点,13变成1.3,5还能减3吗?

生1:不能。(只有计数单位相同,才能相加减)

师:请运用这个道理解释同分母分数加减法为什么可以直接加减。

生2:分母相同,分数单位就相同,计数单位相同可直接加减。

师(出示异分母分数加减):可以直接加减吗?为什么?

生3:不可以。因为分数单位不相同,需先化成同分母。

通过整数、小数、同分母减法的提问练习,学生深切地感受到三个知识点之间的共同特征,即“相同单位相加减”,从而有效地促进对异分母分数加减知识的掌握。

2.问在知识的本质处。数学概念的定义一般都是正面叙述的,而且用词非常精练。为了加深学生对概念本质的理解,教师应引导学生在解读概念时要全面思考,从而正确理解、掌握并运用概念。

例如,“分数的初步认识”提问片段。

在分数的初步认识中,分数概念的理解基础是对一个对象的“平均分”,因此教学中教师提问时要问在知识的本质处,引发学生的思考,从而正确建立概念的表征。

如:把一张纸分成两份,其中的一份一定是二分之一吗?讨论之初,有些学生认为是正确的,有些学生认为是错的。此时,我认为应充分暴露学生的思维,故引导学生进行辩论。

正方拿出一张纸,并对折,说:“这其中的一份难道不是二分之一吗?所以我们认为这句话是正确的。”

反方同样也拿出一张纸,没有对折,而是一部分多,一部分少地折了一下,然后将纸展开,问正方“现在其中一部分还可以用二分之一表示吗?”

正方反驳道:“你们分的有问题,没有对折,没有平均分,我们不服。”

反方先读了一下题目,然后说:“分和平均分是不一样的,题目只要求分成两份并没有说要平均分。”

教师追问:“刚才同学们将一张纸分成两份时分的方法一样吗?哪种分法可以表示二分之一?正确的表述应该是怎样的?”

这样的课堂提问,既抓住了分数的本质,又突破了“分”与“平均分”的理解难点。

3.问在知识的矛盾冲突处。从表象上看,有些数学内容之间似乎存在理解上的“前后矛盾”,其实这正是数学知识的奥秘所在。教师要善于发现并通过精心设计问题揭示这些矛盾,巧妙地实施提问,以促进学生积极主动地思考,探究知识本质。

例如,在教学“工程问题”时,我先出示这样一道题:要生产420个零件,甲单独做要4小时,乙单独做要6小时,甲、乙两人同时合作,几个小时能完成这批零件?

学生列算式:420÷(420÷4+420÷6)=2.4(小时)。

随后,我提问:“如果将420个改为210个,合作几小时完成?”

绝大多数学生回答“1.2小时”,理由是工作总量减少一半,时间自然也减少一半。我让学生计算,通过计算学生发现结果还是2.4小时。

我继续提问:“为什么合作时间还是2.4小时,你们能找到其中的奥妙吗?

学生在对数量关系进行了一番深入的研究探讨后,发现条件给的是甲、乙各自完成的工作时间,而不是各自的工效。无论工作总量怎样改变,只要工作时间不变,合作时间就不变。

“既然如此,如果工作总量为‘1,那么甲、乙合作的时间是多少呢?”

“还是2.4小时。”学生大声回答。

“420个”改为“210个”,通过问题设计揭示矛盾,引发学生积极地思考,开拓学生的思路,启发学生的思维。

4.问在知识的疑难处。“一个长方体,如果高增加2厘米,就变成一个正方体。这时表面积比原来增加56平方厘米。原来长方体的体积是多少立方厘米?”出示这道题时,学生一脸的懵懂,一时找不到解决问题的办法。有些学生轻声嘀咕:“没有长、宽、高,怎么算体积啊?”

如何打开学生思维的大门呢?此时需要教师问在疑难点上。

这道题有两个疑难点:一是长方体把高增加2厘米就能变成正方体,这个长方体原来的长、宽、高之间有怎样的关系?(长方体的上、下两个面是正方形,长和宽是相等的,高比长宽少了2厘米)二是高增加3厘米,表面积增加56厘米,增加的表面积是怎样的?如何通过画出现在正方体的形状来画出原来长方体的示意图?能否描述增加的面積是哪部分?(表面积增加的部分是4个相同的长方形)

通过教师的提问,学生顺利地算出原来长方体的体积:增加的每个长方形的面的面积是56÷4=14(平方厘米);底面正方形的边长是14÷2=7(厘米);原来长方体的体积是7×7×(7-2)=245(立方厘米)。

美国著名科学家加波普尔说:“科学与知识的增长永远始于问题。”而数学教学中的“提问”不仅是一门科学,更是一门艺术。为此,教师必须厚积薄发,做到“投出一粒石,激起千重浪”,让问生“花”。

(责编 黄春香)

猜你喜欢
注重实效层次分明课堂提问
依法履职注重实效 勤勉尽责服务发展
巧妙利用课后习题提高学生解题能力
浅析大学英语教学中的课堂提问技巧
小学语文课堂提问的教学研究策略
提高小学音乐课堂提问有效性的策略
循循善诱,实施生本化初中语文课堂提问
高年级识字教学不容忽视
分类培养按需施教注重实效——云南师范大学党校探索梯级培训体系的做法与体会
高校入学教育要注重实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