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目的/意义】论述基于Altmetrics的新型科学交流模式的发展背景及其特征【方法/过程】论述传统科学交流模式的意义与网络环境下传统科学交流模式的困境,结合Altmetrics的特点,找出Altmetrics对新型科学交流理论发展的推动作用,最后对比传统科学交流模式,阐述了在线科学交流模式的特点【结果/结论】Altmetrics在科学交流的各个组成部分都有明显的推动作用。我国在新型科学交流模式的实践比较落后,亟需融合替代计量指标的示范性实践研究,才能在这次科学交流模式的升级中获得领先地位。
关键词:Altmetrics;传统科学交流;在线科学交流;学术社交平台
科学交流是科学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基于纸质版书籍、论文的传统科学交流模式在早期的科学交流过程中发挥了积极的作用,但是随着互联网技术的普及,各种各样的在线学术社交工具不断涌现,传统交流模式周期长、速度慢等弊端也日益显现,逐渐变得难以适应现代科学交流的需要。伴随着开放存取运动的深入以及学术社交媒体的普及,Altmetrics应运而生。Altmetrics在很多方面都具备优越性,例如,更加全面的评价指标、更加广泛的数据来源等等。Altmetrics在一定程度上有助于科学交流模式由传统向现代转型,有助于规范新型的科学交流体系,提高科学交流的效率。
1 传统科学交流模式
1.1 传统科学交流模式的意义
科学交流是科学传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其实质是科学信息的双向传播,是科學赖以存在和发展的基本机制。1959年,美国社会学家H.门泽尔对科学信息交流过程进行系统研究后,提出了著名的“正式交流(formal communication)”和“非正式交流(informal communication)”理论。这一理论经前苏联情报学家A.H.米哈伊洛夫整理,形成了体系严密的传统科学交流系统模式。[1]米哈依洛夫将这些基本活动概括为非正式过程和正式过程,并归纳为9类基本活动,其中,非正式过程是由科学家本人完成的、通过个人接触进行的科学交流过程,而正式过程则是借助于科学文献进行科学情报交流的过程,如图1所示[2]
1.2 网络环境下传统科学交流模式的困境
互联网技术的普及为科学交流模式的变革提供了契机。各种社交媒体工具和平台因其“技术零门槛”以及“低成本”的特征,深受民众喜爱。普通民众也可以通过社交媒体平台进行信息、知识的分享和传播。同时,得益于社交媒体的互动性和便利性,科研工作者在从事科研工作的过程中,也乐于将自己的论文及其它类型的学术成果,如学术视频、实验细节、程序代码等放到社交媒体上与民众分享、交流。
新的环境需要构建新的科学交流模式,总结和发现新的交流现象和规律。在网络环境下,科学文献系统和科学情报工作都被赋予了新的内涵,科学交流的用户需求也有着更高的要求。由此可见,以网络为媒介的科学交流方式打破了正式交流渠道和非正式交流渠道之间的界限,传统的科学交流理论面临着新的考验。在这种情况下,重新审视沿袭多年的传统科学交流理论,并在其基础之上研究新环境下的科学交流理论就成了一种时代的需要。[3]
2 Altmetrics 的兴起
2.1 Altmetrics的发展
在Web 2.0的大背景之下,越来越多的科研工作者开始使用学术社交网络工具CiteULike、Mendeley、Zotero等管理参考文献、使用F1000专家推荐工具阅读论文,使用Twitter、FriendFeed和ResearchBlog-ging.org等社交媒体讨论文献。[4]Altmetrics是在线科研时代科学家科研行为模式转变产生的新研究领域,以网络环境下的学术成果为研究对象,通过收集多种类型数据构建指标等手段,以达到评价学术成果全面影响力、提高学术成果过滤效率等目标。
Altmetrics层被学者译为替代计量学补充计量学、或者选择计量学[5],这里笔者采用替代计量学这一译法。替代计量学有狭义和广义之分,狭义的替代计量专门研究相对基于引文传统指标的在线新型计量指标,尤其重视基于社交网络数据的计量指标,广义的替代计量强调研究视角的变化,即面向学术成果的全面影响力评价指标体系,旨在替代传统片面依靠引文指标的定量科研评价体系,同时促进开放科学和在线交流的全面发展。[6]
2.2 Altmetrics 的特点
替代计量学相比传统计量学有较大优势,其主要特点体现在4个方面。
评价范围大。相比传统计量学,Altmetrics还可以用于评价网络环境下的学术成果以及科研工作者、科研机构的影响力。
评价指标更加全面可靠。Altmetrics打破了传统只依靠引文量进行评价的模式补充,Altmetrics评价指标包括了微博转发和评论、博客引用、社交网站评论、论坛讨论与引用、社会标签、下载人次、阅读人次、Wiki百科引用、文献管理软件的标记等等形式的指标。[7]
数据来源广。不仅包括原有的引文数据库,还包括各种学术社交网络工具及平台、各种文献管理工具等,例如,www.altmetric.com的数据来源就包含了8个渠道,其中包括:政策文件、主流媒体的报道、博客、在线文献管理工具、后出版及同行评议论坛、在线社交媒体、出版商下载量数据、其他在线资源[8]。Altmetrics利用这些数据进行一定的加工整理,可以更全面地体现科研工作者及其学术成果的学术影响力。
评价人员平民化。互联网时代,各种各样的在线社交媒体和平台有力地打破了传统学术传播的界限,而不仅仅是某个领域的专家学者可以对学术内容进行评价和讨论,而是将各种形式的学术成果置于公众视野之下,接受大众的监督评价。
3 Altmetrics对新型科学交流理论发展的推动作用
替代计量学与传统文献计量学、科学计量学等有着相同的目标,即促进科学家交流并提高其交流效率,过滤出对学者重要的文献,用于提高文献检索效率以及评价学者学术影响力[9]。Altmetrics对新型科学交流理论发展的推动作用具体体现在三个方面。
(1)替代计量学进一步补充了既有的评价体系,使科研工作者更加重视除传统文献集合之外的其他形式的学术成果。
非学术圈的读者借助微博、博客、论坛、FaceBook、Twitter等社交媒体评论和分享学术成果。同时,科研工作者也频频活跃在各大社交平台,使得新型科学交流模式大大超越了既有评价体系的界限。例如,impactstroy.org以综合性的数据集来测量科研工作者的研究成果,并努力改变传统学术的评价体系,学术内容单一的学术影响力正逐步转化为复合的社会影响力,利用更宽阔的视野来评价科研工作者的学术成果。再加上它对交流平台的设计研究,让在线科学交流的工具和平台更加易用,降低了操作门槛,使更多的科学家意识到除了通过学术论文、纸质书籍等传统文献外,还可以通过其他类型的学术成果,例如PPT、视频、博客、其它科研工作者的评论等来提升自己的影响力。
(2)替代计量学作为过滤体系提高了科学交流效率。
随着文献量的激增,科研工作者对于前沿学术成果的追踪变得越来越困难。科研工作者需要的不仅仅是简单的基础检索服务,还有基于多种过滤条件的检索结果。新型在线科研体系下,科研工作者以及其他各领域的读者、社会机构等对学术论文的评价、阅读时的笔记和阅读后的评级等数据,都可以被整合利用以提供过滤选项。例如,科研工作者可以优先选择浏览公众口碑较好的文献,也可以自主根据公众的评价详情以及文献的综合评价情况进行阅读顺序的计划,这个过程也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科学交流的效率。
(3)基于替代计量学的新型科学交流体系能最大程度地满足学术传播的需求。
学术传播的需求主要可以分为科研工作者的需求和普通民众的需求。对于科研工作者,各种各样的的学术社交平台可以帮助他们传播自己的研究成果内容,也可以帮助他们得到新思想与新方法的灵感,甚至可以找到与他人进行科研合作的机会;对于公众来说,社交媒体的“技术零门槛”特性拉近了公众与科学知识的距离,公众可以在各种学术社交平台上自由地对所自己感兴趣的话题进行分享和评论,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公众对于科学知识的诉求。
4 基于替代计量学的在线科学交流体系
基于替代计量学的新型科学交流是一种交互的科学交流网络。学术界对于这种基于网络环境产生并发展起来的新型科学交流体系的名称说法不一,例如,邱均平称之为在线科学交流体系[9],李国红称之为网络交流系统[10]。这里笔者采用的是邱均平的在线科学交流体系这一名称。
4.1 在线科学交流过程的过程分析
在邱均平的研究中,在线科学交流可以概括为以下4个阶段[9]:
科研工作者将各种类型的科研成果,按照一定标准,在自出版平台上获得发表,例如Slideshare,并且以博客、个人网站、邮件等非正式形式作为辅助传播渠道。
科研成果的相应题录数据,在科学社会网络上获得传播,科学社会网络有多种类型,例如文献题录网站Mendeley、CiteULike和Zotero。社交网站Twitter、FaceBook、LinkedIn、Reddit、Google+,社会标签工具Delicious,其中包括评论和标签等评价机制的网络,例如PLOS ONE、Faculty 1000、ScienceSeeker等,积累可观的替代计量指标数据。
替代计量指标数据得到收集,例如Altmetric.com、ImpactStory、Plum Analytics等,并反馈给自出版平台,用于科学文献的检索和导航,实现科研成果过滤。
科研成果的实体,在平臺的数据库中得到长期保存,例如科研数据库Dryad、Figshare等。上述构建的在线科学交流机制,充分利用了互联网的优势,能将科学交流效率最大化,节省科学家的交流成本和社会的经济投入。
4.2 在线科学交流体系的特点分析
在笔者看来,融合替代计量指标的在线科学交流体系具备四个显著特点。
(1)交流方式主动化。用户通过学术社交平台产生的对学术成果的阅读笔记和评论、评级,可以被用于为其它科研工作者提供参考,弥补了以往传统科学交流模式中大众需要被动接受知识的缺陷,使得用户对内容的“被动”接受变成“主动”评价。
(2)交流过程动态化。传统科学交流模式中,用户的知识来源都是出版在纸质刊物上的文献集合,而这种静态的文献集合在知识交流方面也呈现出静态的特点,用户在阅读学习这些文献集合的过程中产生的观点、意见等都无法及时得到反映。融合了替代计量研究成果的新型在线科学交流模式就可以借助各种学术社交媒体获得源源不断的知识补充,用户对这些数字资源的关注和交流过程,也整体表现为动态更新的一个过程。
(3)交流渠道多元化。科学交流渠道包括科学的正式交流渠道和非正式科学交流渠道。科学交流的正式渠道是指以正式出版文献为主的交流过程,非正式交流渠道是指对话、演讲、邮件、博客等非正式出版的交流过程[11]。新型的在线科学交流体系不再仅仅以传统纸质文献集合作为知识的传播媒介,而是更加灵活地借助各种学术社交媒体和平台,以更加便捷、低成本的形式传播最前沿的学术研究成果。
(4)交流群体大众化。在传统科学交流体系中,不属于某一研究领域的普通民众想要知悉有关这一学科领域的前沿研究成果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传统的科学交流体系中,信息由生产者通过一定的渠道传播至特定的接收者,普通民众获取信息的门槛很高,科学知识只能够在一定范围内传播。在线科学交流体系下,信息接收者不再局限于某一学科领域的科研人员,普通大众也可以是科学交流发展的受益者。例如,法国国家科学研究中心建设了一个免费的科学信息网站,设有生命、社会、材料、宇宙、地球六个主题,目的是更好地向公众传播科学的意义和价值,以提升公众对科学新技术的认识[12]。谷歌太空望远镜Google Sky开放其应用程序接口,使得公众可使用桌面浏览器访问太空,并查看未经分析的科学卫星数据[13]。
5 总结和展望
Web 2.0时代,在线交流成为学术活动的重要科研方式之一。Altmetrics就是在这种环境下诞生的一种新兴的综合计量评价方法,包括学术成果的学术价值评价和社会影响力的评价,在科学交流的各个组成部分都有明显的推动作用。尽管我国情报领域不少研究人员,都逐渐认识到替代计量学研究给科学交流模式带来的潜在影响,但是在实践方面还比较落后。这一方面是因为我国还缺乏成熟的在线学术交流媒体和平台,另一方面是因为新型在线科学交流模式的实际应用效果还没有得到明确的证实。我国科研工作者的科研交流模式亟需融合替代计量指标的示范性实践研究,才能在这次科学交流模式的升级中,在国际上获得领先地位。
参考文献
[1]汪清杰. 现代科学交流体系探析[J]. 中山大学研究生学刊:社会科学版, 2009(2):128-134.
[2]李国红. А.И.米哈依洛夫科学交流模式述评[J]. 情报探索, 2005(6):44-46.
[3]李国红. 科学交流模式探讨[J]. 情报科学, 2002, 20(12):1322-1325.
[4]陈铭. 期刊利用统计与Altmetrics的兴起[J]. 图书与情报, 2014(1):12-17.
[5]赵蓉英, 汪少震, 陈志毅. 补充计量学及其分析工具之探究[J]. 情报理论与实践, 2015, 38(6):29-34.
[6]魏思廷. 结合替代计量学的数字图书馆知识服务新模式[J]. 图书情报知识, 2015(2):87-92.
[7]高志, 张志强. 个人学术影响力定量评价方法研究综述[J]. 情报理论与实践, 2016, 39(1):133-138.
[8]郭飞, 游滨, 薛婧媛. Altmetrics热点论文传播特性及影响力分析[J]. 图书情报工作, 2016(15):86-93.
[9]余厚強, 邱均平. 替代计量学视角下的在线科学交流新模式[J]. 图书情报工作, 2014(15):42-47.
[10]李国红. 基于Web的科学交流模式[J]. 情报科学, 2004, 22(7):804-806.
[11]黄鑫, 邓仲华. "互联网+"思维模式下的科学交流发展研究[J]. 图书馆,2017(3):90-95.
[12]CNRS[EB/OL].[2016-05-22]. http://www.cnrs.fr/index.php
[13]Tony Hey, Stewart Tansley, Kristin Tolle. The Fourth Paradigm: Data-Intensive Scientific Discovery[M]. Microsoft research, redmond, Washington, 2009:1-13
作者简介
邢绍艳(1996-),女,河南濮阳,本科,研究方向:替代计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