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化语境下图书馆与信息科学中的知识理论分析

2018-06-29 07:55李文
卷宗 2018年13期
关键词:信息科学图书馆

摘 要:随着人类信息基础环境有传统印刷发展成为以语义网与社会网为典型的数字化环境,基于此本文对数字化语境背景下的图书馆与信息科学当中的知识理论研究当中的体系框架与理论集成欠缺、尚未构建适应数字化语境的知识理论体系两个主要问题进行分析。并对图书馆与信息科学在知识理论和学科分支理论实现凝聚、学科交叉性、知识社会信息及物理空间和谐发展三个方面的启示进行深入分析,以期对相关的研究人员有所借鉴作用。

关键词:数字化语境;图书馆;信息科学;知识理论

图书馆与信息科学相关理论的研究也由文献流研究模式逐渐向数字化环境方向发展,将生成、增值、组织、挖掘与构建数字化内容作为主要的研究模式。将知识作为研究中心是该模式具有的重要特点。知识发现、知识管理、知识检索与知识挖掘等逐渐成为新兴学科分支,并且逐渐发展成熟。通过对数字化语境背景下的图书馆与信息科学当中的知识理论做出分析,对推动我国图书馆与信息科学实现更好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

一、数字化语境下图书馆与信息科学中的知识理论研究存在问题

(一)体系框架与理论集成欠缺

对于知识理论而言,目前众多分支理论提出大量的创新性观点,但是研究相对较为分散,分之理论间并不具备良好的有机联系,导致理论整体性相对较差,尚未建议统一体系框架实现对理论进行融合,未产生逻辑连贯且表述统一的理论体系。不同研究者对知识单元与知识基本单位存在显著的表述差异[1]。在对知识检索与知识组织等进行研究当中,既有重视显性知识为主的理论传统,也有注重与隐形知识挖掘及转化方面的研究,上述两会中理论研究方向处于并行状态,两者间并为实现全面性与系统性的整合研究,尚未对集成化理论做出深入的研究。对于用户研究虽然提出了大量的信息行为与信息查寻行为相关的理论与模型,啊然而对知识行为研究尚未形成研究热点内容。在对知识行为研究过程中,可以基于信息行为研究获取价值要素尚未形成得到普遍认可的研究路线。对用户知识结构、认知、行为、评价与过程等进行统一研究较少有研究者对其做出研究。对于知识交流来说,处于数字化背景下的知识交流处于知识社会当中的具有的作用并为做出清晰的认识。在网络空间当中,社会通过知识交流实现对社会认知与推动社会进步尚未出现明确的理论论述。

(二)尚未构建适应数字化语境的知识理论体系

对于早前理论体系建立而言,信息科学具有的技术传统对体系内涵与架构带来显著的影響,但是社会人文传统相对较为薄弱,未对体系建设提供足够的贡献。对社会人文传统与价值理性方面的不重视,已经成为数字化语境背景下知识理论体系构建过程中首要解决的问题[2]。在对知识理论体系进行构建过程中,知识概念与理论核心做出正确理解与认识是其中重要的基础条件。但是从实际研究成果来看,基础理论研究并未出现公认的观点与认识,这对体系建设造成了直接的影响。图书馆学和信息科学作为上位学科,其归属和名称在我国长时间处于不断变化当中,档案管理和图书馆学情报学等上位学科名称尚不科学,上位学科的命名方案、表述方案等均是目前有待解决的问题。

二、数字化语境下图书馆与信息科学中的知识理论带来的启示

(一)知识理论和学科分支理论实现凝聚

将知识命题与知识理论作为研究的核心,可以促使图书馆与信息科学当中的各分支学科之间构建出强有力的内趋力,推动其不断凝聚[3]。在图书馆与信息科学当中的知识理论做出深入的研究,可使其紧紧围绕具体的知识理论逐渐向外扩展,当话语体系间存在共通,便会逐渐产生理论创新的基础条件。值得注意的是,这里的共同并非单纯体现与知识名称具有的共通性,同时也对分支学科对知识本质与内涵理解方面的共通性,诸如知识分类、知识的动态过程观与静态过程观等。从而和大情报观产生的学科分支名称均能对信息做出体现,然而在理解迥异情况构建出明显的对比。基于知识理论发展而来的图书馆与信息科学当中的理论体系便会逐渐紧密结合成为一个整体,学科内凝聚力远超过学科外的分散力。此时学科间出现交叉过程中,便不会出现相互蚕食的情况,而是共同以平等身份开展交流与沟通。

(二)知识理论和学科交叉性

随着信息快速增长与实现有效处理知识利用与序化方面的问题,推动了图书馆与信息科学的发展。对于信息科学而言,其在发展初期虽然其自身与技术学科、管理学与组织科学等众多学科实现交叉的学科,但是随着上述学科均处于发展其与转型期,不断对自身的理论进行完善与更新,导致信息科学学科带来的挤压相对并不显著。但是在进入到信息话社会与知识经济时代以来,管理学、组织科学等学科均已实现自身理论内涵全面的展开,并且拥有进入以网络为基础的新学术领域的前提,逐渐出现网络信息系统与企业知识管理等新兴的研究领域,同时对信息科学当中的传统领域加以剥离。而信息科学当中的众多基本概念与理论尚存在争议,在此基础上由文献世界直接进入到网络世界,略显不足[4]。当学科理论内核尚未明确的情况下,信息科学极易受到强势学科带来的挤压,造成自身的学科定位出现偏差,进而导致其与其他学科进行交叉渗透过程中出现发展缓慢的情况,在学科交叉领域并不具备足够的话语权。

在对图书馆与信息科学当中的知识理论做出深入的研究,使图书馆与信息科学自身的理论内涵能够顺利的做出逻辑展开,使其具有良好的学科定位方面的基础,在学科分支与融合过程中不会出现迷失的现象。将知识理论看作是图书馆与信息科学当中的基础,不仅能够保证其学科独立性与特性,使其能够和管理科学与计算机科学等进行有效的区分,而且处于大数据背景下研究知识理论实现和相关学科进行学术竞争和互动。从而保证其既能够在传统领域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同时也能在新领域当中具有足够的学术话语权。

(三)知识理论和知识社会信息、物理空间和谐发展

对于知识社会而言,信息空间与物理空间实现和谐发展一直是保证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基石与必要前提。知识理论通过对信息空间当中的知识进行识别、挖掘、组织与加工等内容,通过在信息当中提取有效的知识,使只是空间实现有序化[5]。而且因为知识与行动具有密切的联系,知识理论和物理空间具有联系,在物理空间和信息空间当中构建交流通道,便可以由信息空间提取出处于物理空间当中进行社会行为所必须的知识资源,使信息空间和物理空间实现一定的契合。以宏观视角来看,知识理论基于的知识资源观,认为知识作为无形资产与生产要素,能够使知识具有的资源替代作用得到有效的发挥,实现对物理空间当中的资源危机做出有效的解决,进而推动信息空间和物理空间和谐发展。

三、结论

图书馆与信息科学最大的魅力在于学科理论具有极强的严谨性,同时能够对研究者对其研究的兴趣起到良好的激发作用,而知识理论正是使其具有这一魅力最为重要的理论基础。本文通过对目前图书馆与信息科学当中的知识理论存在的问题进行探讨,对进一步发展与完善知识理论具有重要的意义,构建完善的知识理论体系能够有效推动图书馆与信息科学自身的话语权更为的突出。总而言之,图书馆与信息科学当中知识理论所具有的学术价值逐渐凸显,对其深入的研究具有重要的价值。

参考文献

[1]高映月.数字化语境下高校图书馆教学支持服务研究[J].知识经济,2017,18(2):170-171.

[2]孙春林.数字环境下图书馆信息资源建设及管理[J].科研,2016,34(6):00285.

[3]芭芭拉·斯克赫雷哈根.数字化环境下的图书馆法律条例框架[J].图书馆建设,2016,18(1):23-24.

[4]于光莲.网络环境下数字图书馆知识产权保护面临的挑战与解决措施[J].兰州教育学院学报,2017,33(2):49-50.

[5]孙薇.网络新媒体环境下数字图书馆知识交流模式研究[J].河南图书馆学刊,2016,36(5):113-115.

作者简介

李文(1981-),女,湖南,汉,大专,职称(职务):管理岗,研究方向:图书新管理

猜你喜欢
信息科学图书馆
山西大同大学量子信息科学研究所简介
具有加强诊断措施的Filippov HIV/AIDS 传染病模型
三元重要不等式的推广及应用
图书馆
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专业模块化课程设计探究
基于文献类型矫正影响因子在信息科学与图书馆学期刊中的实证分析
信息科学的历史、现状与未来闫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