适性教学的有益探索

2018-06-29 06:23法岱琳
新教育时代·教师版 2018年10期
关键词:适性绘本笔者

法岱琳

适性教育就是根据学习者的差异有选择的进行教育,也是根据学习者的个性、人格、兴趣和能力的差异,进行灵活的选择教育。每个孩子资质、天赋、能力和兴趣都不尽相同,导致有些孩子学得很快,有些孩子学得很慢。因为传统的制式教学或僵化教学,未能考虑孩子个别差异,显然不符合孩子学习需求,无法让孩子得到良好的学习效果。为让孩子有效学习,教师要去了解学生身心发展和学习需求,然后采用适切的教学方法和内容,教学效果才容易看得出来,也才不会让孩子视学习为一种苦差事。所以,很多学者强调适性教育的重要性,也就是发展适合学习者本性和个性的教育。孔老夫子倡导的「因材施教」,可以说是适性教育最好的诠释。基于学情,笔者做了如下探索:

一、把学习的空间换给孩子,倡导实践同伴式学习

在每个都重要的教育思想前提下,如何让现有的班级授课制教学基于每个学生的生长点,落在每个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实现每个学生的发展,是笔者一直以来探索和思考的课堂教学方向,同伴式学习的尝试让笔者豁然开朗。

1.基于问题的小组合作学习

组织形式:

采用就近组合,异质分组的方式,使每个学习小组内部成员之间能做到优势互补,便于更好的实现合作和交流。

学习内容:

在学习课文时,就某一问题展开合作式学习,如课文主要内容的梳理,主题思想的把握以及关键性问题的探究等等。

学习方式:

老师提出问题,学习小组在组长的带领下进行简单分工,通过读书、讨论,找到答案并在书上做简单的笔记。

交流方式:

一是教师随机指名学生回答,小组其他同学进行补充。二是小组全体成员按照事先的分工进行回报式交流。

评价方式:教师点评+同学点评

收获与启示

2.基于课题的同伴分享学习

组织形式:

基于友情和兴趣,自由组合,使每个学习小组内部成员之间因为关系良好而愉快合作,激发每位成员的内在潜力,达致最佳的学习状态(适度兴奋)。

学习内容:

每个学习小组自愿选择六下的一篇课文,展开同伴分享学习。

学习方式:

根据之前的学习感受和学会的学习方法,合作学习课文,并在全班进行汇报。

主要分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自主学习阶段

小组每位成员按照课文的相关要求自己学习生字、新词;联系上下文理解由生字组成的新词的意思;熟读课文,并在课文中标注课文主要内容,解答课后问题(铅笔)。

第二阶段:检查分享阶段

小组成员利用自习课时间就自主学习的内容进行交流和检查,达成共识,形成本课的学习笔记。

第三阶段:展示分享阶段

小组成员讨论展示汇报的方式,并进行具体的分工。期间不断的碰撞交流,达到小组汇报的最佳状态。

交流方式:

每个学习小组选择最适合自己的方式进行全组汇报。

如:剧本表演式《半截蜡烛》、《三打白骨精》、《螳螂捕蝉》…

导游游览式《记金华的双龙洞》、《烟台的海》…

美文赏析式《三亚落日》、《词两首》…

思维导图式《夜晚的实验》、《最大的麦穗》

问题索引式《夹竹桃》、《广玉兰》

评价方式:

过程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相结合

书面评价:

对每个小组的自主学习检查记录、课文展示分工记录、课件、学习笔记等过程性学习的成果进行抽查和不定期展示,一是起到督促和指导小组学习的目的,二是进行过程性评价。

展示评价:

教师和学生现场点评每个同学的表现以及课文的学习情况,对学习的最终效果作出终结性评价。

二、以绘本为抓手,关注情绪、提高情商,增加生命厚度

学生通过伙伴式学习,学习效率大有提高,笔者考虑进行拓展阅读,因为笔者自己是资深绘本爱好者,所以选择了绘本为抓手。绘本不是一般意义上的,写给孩子的带插图的书,它是用图画与文字,共同叙述一个故事,表达特定情感的读本,绘本非常强调情绪,也都比较唯美。如果孩子真正读懂了绘本,会在心里种下一颗美好的种子,润物细无声的学会接纳、学会欣赏,懂得规则和挫折的含义……绘本可以引导孩子拥有卓越而绽放的生命状态,有较高的情商。上学期笔者以《一只孤独的乌鸦》参加了市阅读比赛,從此以后,学生人手一本《一只孤独的乌鸦》,以此温习读绘本的方法,然后自主阅读,开展绘本分享日。把自己最钟爱的绘本写读后感,做成课件,联系自己的生活和大家分享自己的心得体会,进一步激发阅读绘本的热情,领悟其中的深刻内涵,更加热爱生活,懂得怎样做,自己的一生才是美好的,提高情商。

一年来,笔者充分认识绘本的特点与优势,理性地开展绘本阅读实践。通过深情导读、指导看图、巧妙设疑,创设情景、迁移经验,引导学生层层深入,体会和感悟绘本阅读的快乐和奥妙,使学生学会阅读并爱上了绘本阅读。有了班级独有的交流语言,绘本走进了我们的生活。绘本预留给孩子许多想象的空间,让孩子根据绘本的整体意境,对故事情节展开丰富的联想,设计书中人物的语言、动作。画面中的一些细枝末节也会让孩子产生丰富的联想,对故事进行自我扩充、延伸。短小精薄的绘本,如同一部精采的单元剧,任何一位喜爱与孩子相处、肯用心和孩子相处的教师,都可以利用绘本的优势,让孩子在零压力的情况下,带着好奇、兴奋的心情,融入绘本的故事情境,并透过有意义的提问和引导,培养孩子逻辑思考、预测推理能力,以及听说读写的语文能力。

培养健全的人格,发展学生个性特长是适性教育的归宿。适性教育的根本目标在于更好地发展学生,尊重与顺应学生的目的,促进学生自由而充分地成长。教师的“适性引导”是关键的要素,笔者以“同伴式学习”和“绘本教育”为抓手,发展孩子的潜能,因势利导,在自由而愉快的活动中充分发挥教师的引导力,让每一个儿童顺着其个性与天赋成为最好的自己,创造精彩的人生。

猜你喜欢
适性绘本笔者
绘本
绘本
绘本
老师,别走……
换位思考,教育更精彩
适性教育 让每个孩子成为最好的自己
适性教育 让每个孩子成为最好的自己
老师,你为什么不表扬我
《印刷材料与适性》课程建设探讨
《印刷材料与适性》课程的教学研究与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