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佳丽
内容摘要:研究德育教育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重要性,能够有效培养学生的德育素质。基于此,本文将介绍德育教育的价值,并研究小学数学中德育教育的开展方式。通过对以上两方面内容进行研究,能够使人们了解到当前德育教育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重要性,为了提高德育教育质量,教师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可以将德育教学和数学教学相互结合,这种方式能够对学生的综合素质进行有效培养,最终达到提高学生德育素质的目的。
关键词:德育 小学数学 应用价值
随着教育改革的逐渐深入,教师逐渐认识到德育教学对学生未来发展的重要性,德育教育不同于文化知识教学,德育教育将重点放在了学生品德教育以及思想教育上,这种教育方式对学生今后的学习和生活都能够产生较大影响,因此教师在实际教学中需要将德育教育和文化课教学相互结合,这种方式既能够保证文化课教学的质量,又能够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同时还能够让学生认识到德育教育对自身发展的重要性。
一.德育教育的价值
在小学阶段开展德育教育的目的就是培养小学生形成正确的思想品德,这种方式能够帮助教师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学生在进行德育学习的过程中,能够对生活中的事物形成正确的判断力,在学习的过程中能够采用合理的方式学习知识,其中主要包括学习的积极性以及学习态度等方面内容。只有这样,学生才能在学习过程中树立正确的学习目标和学习计划,最终达到提高自身学习质量的目的。小学阶段使学生形成人生观的初始阶段,教师作为学生成长路上的引导者,需要在此过程中对小学生进行正确的引导,帮助其形成正确良好的道德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只有这样,学生在学习和生活中才能够利用正确的眼观看待问题,采用正确的方式解决问题。例如,学生在数学学习中遇到了困难,如果学生形成了正确的价值观和学习观,则在此过程中,学生就能够保持较高的学习信心,从而找到解决问题的正确方法,最终达到提高自身综合素质的目的。由此可以看出,对学生进行德育教学,不仅能够帮助学生建立正确的价值观,同时还能够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提高学习效率。
二.小学数学教学中德育教育的开展方式
(一)课堂阶段的德育教育。德育教育开展的核心方式是课堂渗透,小学阶段,数学教学所占比例较大,也因此具备了开展德育教育的良好基础。如课堂阶段进行圆周率知识讲解,在这一环节可以通过引入我国数学家祖冲之的故事提升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实现德育教育。教师可以先将圆周率相关概念、知识信息传递给学生,之后通过问题进行引导,如“同学们知道第一位将圆周率推算到小数点后第七位的数学家是哪国人吗?”,引起学生的讨论,并选取学生发言、给出自己的理由。当学生被讨论充分吸引后,教师再给出答案“第一位将圆周率推算到小数点后第七位的,是我国南北朝时期杰出数学家祖冲之”,公布答案后,教师还可以结合祖冲之在简陋条件下计算圆周率的過程进一步提升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培育其勤学精神,将德育教育落到实处[1]。
(二)延伸阶段的德育教育。德育教育是一项长期事业,不能只着眼于课堂教育,在延伸阶段也应注意对学生的道德培育,延伸阶段包括课下、放学后以及假期等等,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为这种延伸教育提供了支持。如教师可以在假期布置数学作业时进行德育渗透,针对部分学生缺乏自律意识,假期贪玩的问题,通过社交软件讲述数学家华罗庚的故事,华罗庚在20世纪中后期进行数学研究时,社会局面混乱,学术环境也非常不理想,为了获取研究成果,华罗庚在地下室用草纸、铅笔进行大量运算,有力推动了我国数学的进步。华罗庚的故事可以视作典型的“榜样激励”,在学生思想形成、完善的重要阶段,直接激励学生产生勤学、爱国心理,使其意识到贪玩的弊端,自觉改正,德育的目的也能借此达成[2]。
(三)立体式的碎片化德育教育。德育教育如果以生硬的方式进行,学生可能产生抵触心理,以碎片化方式渗透德育思想则避免了这一问题。碎片化方式可以在日常数学教学、课间等所有时间、空间节点进行。如校方可以在食堂树立宣传牌,写下“1kg大米5元,学校有2000名学生,每名学生每天浪费5g大米,一天会浪费多少?”这一问题与小学数学知识直接相关,以碎片化形式传递了知识和节约意识,学生可以在计算的过程中体会到浪费粮食的危害,节约意识可在潜移默化中养成。碎片化教育还可以通过教师与学生的交流活动直接进行,避免生硬说教方式带来的不利影响。
综上所述,随着人们对德育教育的重视越来越高,如何将德育教育与日常教学相互结合,成为有关人员关注的重点问题。本文研究小学数学教学中德育教育的开展方式发现,对其进行研究,能够有效提高小学生德育教育的质量,同时还能够提高德育教育在学生心中的地位。由此可以看出,研究小学数学教学中德育教育的开展方式,能够为今后德育教学的发展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黄颂文.论在新形势下农村小学数学课堂中德育工作的初探[J].中华少年,2017(21):142-143.
[2]于双迪.浅谈在小学英语教学中注重学生的品质教育事半功倍[J].校园英语,2017(02):81.
(作者单位:福建省南安市官桥中心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