靳靖雯
内容摘要:网络自制综艺是伴随着大众的生活方式、思维习惯等方面的变化而成型的,内在的蕴含着大众文化的因素。本文试图以视频网站推出的脱口秀节目《奇葩说》为例,分析在大众文化语境下网络自制综艺的生存样态。通过分析《奇葩说》的“狂欢化”表现来观照整个网络自制综艺的本质,并体察其意义反思不足。
关键词:大众文化 网络自制综艺 狂欢化
一.大众文化语境下的网络自制综艺概观
随着社会经济等方面的发展,人们生活越来越舒适便捷,在物质生活水平提高的前提下,人们的审美鉴赏水平也在不断提高。尤其是在全民网络时代,新媒体更新速度逐步加快,因此,如何更好满足受众需求也成了新媒体工作人员最重要的工作标准。相比过去只能收看电视、电台己经编排好的节目,现在通过网络媒体来各取所需,大大増加了受众的自主选择性。各大网络媒体为了提高收视率也是用尽浑身解数,节目制作方也是倾尽全力,不断创新推出各类综艺节目。由此,网络自制综艺节目应运而生。
网络自制的节目相对于电视媒体播出的节目而言更有优势。网络传播环境相对宽松,让网络自制的节目受到的约束更小,特别是在节目内容设定、互动机制方面更加开放和灵活。节目内容的设定上,内容更加丰富,尺度大、敏感性强;而在互动机制方面,网络平台除了可线下让受众参与互动也能线上直接让受众表明观点、提出异议等,比如通过弹幕评论等。而本文选择《奇葩说》为例是因为这档节目从开播之日起就收到广泛关注,在短时间内高点击播放量使其成为一个获得巨大成功的“现象级”节目。
二.网络自制综艺的“狂欢化”
长久以來,官方文化一直压抑大众的诙谐文化,大众文化也始终反抗并解构着官方文化。随着狂欢场域由实体到虚拟的扩大化,反抗和颠覆的形式也发生了变化,网络自制综艺节目作为一种新型的狂欢活动便越来越频繁出现在人们生活中。从一定程度上说,这种综艺节目也是对传统形式的一次反叛,然而却越来越得到受众青睐。其中真人秀和脱口秀类的节目在各大门户网站的点击率都是比较靠前的,而由爱奇艺推出的《奇葩说》正是这种类型的节目。但与其他网络自制节目不同的是,《奇葩说》是以辩论的形式来娱乐受众,这在之前播出过的节目中是未曾出现过的。
首先,辩题内容选择上主流与非主流的碰撞即体现了“狂欢”因素。《奇葩说》声称“40岁以上观众要在‘90后陪伴下观看节目”,这是因为《奇葩说》的受众是伴随着网络成长起来的一代,因此辩题主要集中讨论“80后”、“90后”最关心的问题。其次,参与者多元群体互动的“狂欢”。马东、高晓松和蔡康永三人身着苏格兰短裙的“马、晓、康”组合,主持人和选手的服饰怪异并且言辞犀利直接,真正迎合了节目主旨“脱下虚伪的假面,好好说话”,真正能在节目中彰显个性。再次,思维与表达的“狂欢”。《奇葩说》中无论是主持人还是“奇葩们”的思维方式都是不同于主流媒体的。主持人与选手之间针对某一问题或者某句话“脑洞大开”的情形时有发生,甚至互相戏谑调侃以达到娱乐效果。这些是对于权威语态和主流语态的一种直接地颠覆和解构。
三.大众文化语境下网络自制综艺的意义与反思
以《奇葩说》来说,这档节目在一定程度上具有明显的社会意义。首先,整个节目设置都比较注重人文精神,并更加真实地还原生活。在当代中国,人文关怀的实质是在人与其他对象的关系中,确立人的主体性,确立一种赋予人生以意义和价值的价值关怀,实现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主题策划方面,将大家在生活中所遇到的一些具有争议性的话题选入进行论辩,并且不单单停留于辩题本身,更是将辩题上升到对社会现状,对人生价值的深入思考。因此,不论从内容选材、参与者,还是从节目整体的布局上,都充分地将人文关怀与生活相融合。综艺节目正能量的传播对整个社会的意义是非常重要的,但是隐含的一些争议性的问题我们同样不容忽视。比如现实价值观导向游离,《奇葩说》运用互联网语境将大众狂欢化仪式推向高潮,但开放的话语空间造成的表达方式使得节目在一定程度上呈现出媚俗化的样态。缺乏原创力,抄袭过度,在自制内容选题、策划方面缺乏原创力,“雷同”、“格式化”、“抄袭”、“翻拍”几乎成为网络自制内容的关键词。
大众文化相对宽松的环境催生并促进了网络自制综艺的发展,作为人们生活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网络自制综艺的发展始终应该本着新媒体传播社会导向的责任进行制作,反思缺陷,调整战略,坚守道德底线,从而获得最大程度的发展。
参考文献
[1]陆扬.大众文化理论(修订版)[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8.
[2]王一川.大众文化导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
[3]周瑾.大数据时代网络自制综艺节目的制胜之道[J].新闻研究导刊,2015(8)
(作者单位:辽宁大学文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