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峥
内容摘要:河北是一个历史久远、文化丰富的省份,在长期的发展中为我们留下了极为丰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对于这些珍贵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与保护是我们每一个燕赵子女共同的使命与责任。本文主要围绕河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昌黎地秧歌在教学中的推广情况展开研究。本文通过研究,目的在于有效推动河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并且也作为一个可行性的参考为当代艺术专业大学生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认识、理解、保护与传承提供帮助。
关键词:地秧歌 昌黎三歌 保护路径
何为非物质文化遗产,实质上是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中华民族创造并传承下来的优秀的文明成果。其中承载着中华民族的记忆。当前我国正处于社会快速发展的时代,无论是城市化、市场化还是现代化的发展都会在很大程度上影响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怎样更好的对中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良好的保护和传承已经引起了社会各界的高度关注。
一.昌黎地秧歌蕴含的艺术价值
昌黎地秧歌是一种民间艺术,源自当地民众的生活,与其思想、道德、情感、劳动方式等密切相关。昌黎地秧歌是凝结了当地民众集体智慧的文明成果,经过长期的历史发展,无论是审美娱乐价值、健身价值还是人际交往价值都在不断的丰富中。
(一)审美娱乐价值
秧歌中蕴含的就是与人民群众相符合的艺术情趣和审美观念。昌黎地秧歌是一种在农家田地广为流传的艺术,具有群体性的特点,彰显了古代人民自然朴素的特性,是对普通百姓生活的一种生动的反映,得到了广大人民群众的推崇。秧歌是一种比较活泼、自由的艺术形式,可依照民众的审美需求进行即兴的创作与表演,几乎不瘦场地、礼数及人数的限制。也因此人们经常以扭秧歌的形式放松心情、愉悦身心,这在农事闲暇时常见,逢年过节更是必不可少。昌黎地秧歌是我国特有的一种民间艺术,其风格主要是诙谐、风趣,“丑”和“逗”是表演的两大看点,地秧歌中三个典型的角色构成了“铁三角”,表演者依据扮演的行当运用夸张的动作、多变的步态及丰富的表情进行即兴表演,多样的形式、变幻的动作、幽默的表情带给观众无限乐趣。秧歌活动中蕴含着表演者的情感,有利于演员及观众情操的陶冶,是演员美好心境、愉悦心情的一种展示。在扭秧歌、看秧歌是一种适应群众生活、审美需求的形式,同时在过程中也为当地民众带来了愉悦的体验。
(二)健身康体价值
秧歌实际上也是一种舞蹈艺术,是我国传统的一种舞蹈形式,舞步灵活多变、舞姿形式各样,能有效的锻炼演员的身体协调能力,强化内心素质,能起到良好的健身效果。昌黎地秧歌要求协调、自然的舞蹈动作,手腕、肩部、胯部都要配合起来,追求流动的舞蹈造型和韵律感强的节奏,在身体各部位快慢交替、力度适中的扭动中达到全身身体锻炼的效果。据调查显示,扭秧歌能够对中老年的体质进行改善,达到强健筋骨的效果;扭秧歌时各关节的扭动、拉伸,能有效活跃关节,增加机体柔韧性;同时经常扭秧歌,老年人的肺功能也会得到很好的发展,有效控制血压。并且,地秧歌锻炼时是伴有一定的音乐,这种环境下人的神经系统也会得到很好的刺激,有利于锻炼着身心愉悦、陶冶情操,增加人的愉悦感,提升人的心理素质。
(三)人际交往价值
秧歌是一种典型的群体性社会活动,其中不可避免的会遇到人际关系问题。参加秧歌锻炼一方面能够使人们享受美好的业余时光,同时还促进了人们的社会交往。扭秧歌时,曾经毫无联系的人被聚集在了一起,悄然间密切了人们间的联系,促进了人与人之间的沟通,为健康的人际交往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平台。并且,在秧歌锻炼中,朋友间的交流会有效增加,有利于友情的增进。对于舞蹈形式,昌黎地秧歌更注重自由性和随意性,人们可以随心所欲的表演,无论是时间、地点、人数还是动作都不会受到限制,并且表演者也并非固定的,观众可随时加入其中。尤其是在农闲时期,广大农民群众积极参与到秧歌的排练表演中,密切交往,促进了情感的沟通发展。扭秧歌是当地民众用于社会交往的一种形式,在活动中互动交流,抒发情感,有利于人们关系的协调,同时也是良好社会秩序建立的一种有效的方式。
二.昌黎地秧歌传承與保护现状
昌黎是在全国有名的“文化县”,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和丰富的民间文化艺术资源。“三歌一影”正是在这种文化氛围中孕育出的艺术瑰宝,“三歌一影”指的就是昌黎地秧歌、民歌、吹歌和皮影戏。并且目前地秧歌、民歌、皮影戏已经被选入了我国第一、二、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吹歌则已经入选到了河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正是因此2008-2010年度和2011-2013年度昌黎连续被评为“全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昌黎地秧歌也凭借其独具一格的魅力于2006年被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收录其中。
过去昌黎地秧歌主要在河北的昌黎、抚宁及卢龙等地表演。笔者调查发现,目前地秧歌表演已经不再局限于河北,甚至中国,逐渐扭到了世界舞台。近些年来,河北电视台春节晚会、元旦晚会、2008年奥运会2010年上海世博会等均有昌黎地秧歌的身影,不仅如此,昌黎地秧歌还先后完成了与马来西亚、韩国等国家的民间文化交流活动,一方面向国人乃至世界展示了昌黎地秧歌独特的魅力,同时也有效促进河北民间舞蹈文化艺术高度的提升。据调查显示,作为原生态的民间舞蹈艺术,昌黎地秧歌已经逐渐引起了国家及省市各级政府文化部门的关注和重视,对于昌黎地秧歌的保护与传承也得到了良好的推进,然而,笔者也发现,表演团体分散、艺人老龄化严重也是当前地秧歌面临亟待解决的问题。
三.昌黎地秧歌在教学中的推广
1.为昌黎地秧歌的保护与发展构建学校教育目标
无论是教育改革还是发展其出发点和落脚点都是为了实现教育目标,同时教育目标还会对各项活动起到有效的制约和导向。为昌黎地秧歌的保护和发展制定学校教育目标,不仅能促进地域传统文化内涵的延伸,使更多的学生认识并认同昌黎地秧歌,而且还能使学生更深入的认识到文化遗产对中华民族、中国文化的重要意义,认识到保护与发展文化遗产的重要意义,进而激发学生保护昌黎地秧歌的意识。
2.将昌黎地秧歌的动作体系纳入到河北省高校艺术教育教学内容之中
目前河北省已有66所高校,而僅有不到10所高校拥有舞蹈专业。当前一些能集中展现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课程,例如民间艺术概论和民族歌舞赏等被列入到了艺术教育课程设置中,然而,大多数舞蹈专业中的民间舞蹈课却缺少地方特色,以如昌黎地秧歌为例,昌黎位于河北省秦皇岛市,但是秦皇岛的各大高校,如河北科技师范学院、燕山大学等高校的舞蹈专业却并没有将这一课程列入其中,在笔者看来,舞蹈专业的理论课、欣赏课及创新实践课必须要结合起来,并坚持“教学方法多元化”作为导向,不仅注重学生民族、民间艺术理论的教育,同时倡导学生积极创新与实践,增进学生对民族艺术的理解,学会欣赏,进而主动的进行创造,使学生在学习昌黎地秧歌这类地狱特色突出的舞蹈文化时激发主体性和创造性,增进学生对民族及民间文化艺术的认同和热爱。
3.积极倡导民族艺术、弘扬民族精神
对于艺术教育而言,校园文化艺术活动是其发展的“第二课堂”,已经成为了一种培育民族艺术精神的延伸载体,为此高校需要对各项资源进行有效的整合与调动,开展多种形式的、突出民族艺术内涵的特色艺术活动。例如民间艺术展览、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讲座、民间艺人进校园、经典民歌民乐音乐会等,这些直观的活动更能激发学生对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兴趣,加深认识。除此以外,校园内还可以以学生为主体成立相应的文化遗产保护社团。
4.为非物质文化遗产教育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非物质文化遗产学校教育的开展,要求教师必须要具备广阔的知识面和扎实、深厚的业务知识。
首先,教师必须要重视田野采风工作,对于地域舞蹈的动作特点做到熟练的掌握,并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文化特征通过多彩的方式进行传播,在教学方法、教学过程、考试、课程、教学材料中合理的融入非物质文化遗产;其次,聘请民间优秀的艺人来校任教,将非物质文化遗产纳入到学校教育中;再次,为了促进非物质文化遗产学校教育教学质量的有效提升,要对社会支持系统中文化遗产教育师资人力资源中心进行合理的利用。
5.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发展工作扩展到校外
地域性是民族、民间艺术典型的一大特征,这是受艺术形成与发展的空间限制而成的。鼓励学生到学校所在地域周围开展田野采风工作,增加学生与民间艺人的交流互动,进而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和自觉保护与发展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意识。
参考文献
[1]陈梅.民间艺术的传承机制与保护措施研究[J].大众文艺.2015(21)
[2]赵咏梅.河北昌黎地秧歌的形态保护与发展途径[J].舞蹈.2015(10)
[3]吴倩,宋维山.艺术与市场整合:河北民间艺术产业化的发展路径[J].河北学刊.2009(01)
本文系河北省教育教育科学研究“十三五”规划一般资助课题“河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昌黎地秧歌在教学中的推广研究”,课题编号:1703220。
(作者单位:河北艺术职业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