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钱的罪恶:读《嘉莉妹妹》

2018-06-29 09:28刘亦扬
文学教育·中旬版 2018年4期
关键词:美国文学德莱塞嘉莉妹妹

刘亦扬

内容摘要:《嘉莉妹妹》是德莱塞创作的第一部长篇小说。这部小说通过描写一个农村少女的发家史,深刻揭示了平凡人逐渐迷失在物欲中的过程。本文通过分析城市生活及资本主义对人性的侵蚀,从而对二十世纪初美国都市居民精神生活进行了全新的审视。

关键词:《嘉莉妹妹》 德莱塞 美国文学

在二十世纪初期,德莱塞《嘉莉妹妹》的出版为芝加哥的城市书写进程翻开了新的篇章。其精准的笔触围绕着一个颇具传奇色彩的都市故事,从多个角度描摹出了工业革命大潮中的美国东北部都市生态。《嘉莉妹妹》的故事背景正处于美国南北内战刚刚结束的时间段,东北部地区轻、重工业均在蓬勃发展。随着工商业的发展,现代都市规模进一步扩大,在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占绝对主导地位的都市中,社会意识形态和社会结构同时也发生了极大变化。这种变化使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变得更加复杂,金钱与利益开始成为影响人际关系的主要因素。

德莱塞以敏锐的眼光,毫无掩饰的将异化的美国社会最真实的一面揭露了出来。他这样总结道:“书中既没有谦谦君子,也没有娟娟淑女,有的只是工人們牛马般的劳动和悲惨的生活,有的是失业者徘徊街头,落个冻死或者自杀的下场,有的是阔佬们的玩弄妇女,有的是‘上流社会的虚伪、自私、残忍、冷酷。”[1]的确,追求利益是人性的本能,对正常的人际关系的破坏,揭露了人与人之间关系的物化、金钱化和功利化。从本书的三个主要人物的相关剧情中,我们可以看出人际关系逐渐迈向物欲化的过程,同时也是道德、家庭观念在资本主义影响下的毁灭过程。传统的人际关系在资本主义高速发展、城市家庭结构受到严重冲击的情况下变得面目全非。

德莱塞根据其姐姐离家闯荡的经历塑造出了女主人公嘉莉,并生动地刻画出了她精神堕落的历程。作为一个来自农村,本性天真无邪的年轻少女,嘉莉来到城市的目的是为了谋求生机,而她在城市仅有的亲人却对她并不热心,以淡漠的态度对她,举目无亲一个人来到芝加哥的嘉莉,面对的只是姐姐“敷衍的拥抱”。而嘉莉的姐姐之所以能够接受她来芝加哥,仅仅是因为“她要自找工作,自付膳食费”,“她每周付四块钱房钱”就可以为她省下不少钱。对他的姐夫而言,嘉莉“在不在和他是不相干的。她的到来对他并不发生任何影响,他只关心家里多一个人挣钱,而不关心别的”。到了姐姐家的嘉莉并没有多少温馨的回忆,而是感到“冰冷的现实抓着她的手”。而她失去工作时,她姐夫又急不可待要送走她,生怕给他自己增加经济负担。当嘉莉离开姐姐家和杜洛埃同居之后,姐妹间再也没有任何联系,尽管她当时住的地方离姐姐家只有三英里。在嘉莉作为喜剧女演员红极一时后,她的表现也像是父母亲人全然不存在。

在本文里,小人物之间的感情被巨大的生存压力挤压到毫无容身之处。一开始嘉莉姐姐对自己妹妹的爱怜也在生活压力所致的麻木中丧失殆尽,而赫斯渥对嘉莉一开始的喜爱也在两人流落到芝加哥后,长期处于贫困状态下的两人再也不复初遇时的柔情蜜意,最终因赫斯渥的贫困而分道扬镳。这些情感因感官刺激而起,却因金钱而消解。随着经济的不断繁荣以及物质的日益丰富,美国的消费文化大行其道,鼓动人们追逐金钱和物质带来的感官和心理愉悦。在那个时代,消费文化对女性的道德腐蚀尤为严重。小说的开头就已经尖锐地指出:“一个十八岁的姑娘离家出门,她的情形不外乎两种,不是碰到好人相助而好起来,就是迅速接受花花世界的道德标准而堕落下去。”[1]此时的社会里,金钱在人们的心目中,甚至是在社会的每个角落都占据了绝对的统治地位。人不仅缺乏真实的自我感,而且他们的道德和观念也逐渐丧失了人性化的一面。

金钱由此开始悄无声息地腐蚀正常的人际关系。越来越多的中产阶级渴求着更高的社会地位与更多的财富。此时,人和人之间的关系被视为一种商品市场上的价格交换关系,表面上的平等不过是“可相互交换”的同义语。这一点在本文其他配角与主角的关系中也可以体现出来。男主角赫斯渥组建自己的家庭时方是因为“一时的激情”,那时候的赫斯渥并不发达,和妻子之间的感情也曾有真挚的时刻。不过,随着岁月的流逝,他的妻子逐渐崇尚物欲,而他本人随着职位的提升,也渐渐被社会中横流的纸醉金迷之情所蒙蔽。其儿子与女儿对他也没有多少感情,女儿尚在学校念书时虚荣心就已不亚于自己的母亲,儿子也只是将亲人看做自己人脉中的一部分,虚伪做作。夫妻子女之间的亲情消退以后,能将名存实亡的家族关系继续维系下去的只有赫斯渥的金钱。但在赫斯渥的生意事业方显落魄时,他的妻子觉察到自己的利益可能会受损,以欺瞒的方式将全家人共有的财产转移到自己名下。赫斯渥气急败坏地抛下妻儿,没有一丝留恋地带着认识时间还不长的情人远走纽约。在他卷走巨款奔逃到纽约前,曾和自己的妻子发生过一次激烈的争执。他们刻薄无情的对话中明显可见,夫妻昔日的感情早已不复存在,剩下的只有对财产的贪恋以及自私自利的博弈过程。

更为讽刺的是,嘉莉因为跟随杜洛埃就能过上更为安逸富足的生活而离开姐姐,随即又以几乎完全一致的理由先后抛弃了曾真心爱过的杜洛埃和赫斯渥。小说的最后,嘉莉仅靠自己的美貌就可以获得声名与财富,此时此刻的她已经将之前所建立的人际关系完全抛之身后,当杜洛埃前来欲与她再续前缘,当赫斯渥出现在她工作的剧院门口向她乞讨时,她迅速而不留情面地甩开了他们,甚至害怕他们纠缠功成名就的自己。嘉莉从一开始对大都市满怀向往的少女变成了心中除了物欲以外别无他物的成熟女人,也成为了当红名伶。不同于当年的孑然一人,此时的嘉莉被众多男性追求,身边有仰慕她名气与美貌的“好友”,也结识了上流社会中的贵人。她彻底迈入了赫斯渥与杜洛埃都未曾达到的领域,野心勃勃地向着更高的地位攀登。

就这样,故事在嘉莉对自己是否幸福而产生的诘问中,赫斯渥自杀前的痛苦呓语中,以及杜洛埃彻夜的寻欢作乐中落下了帷幕。嘉莉在小说结尾出的独白中提到,她一度认为“他们两个都代表着人世最大的成功,他们是最美好的境界的代表人物……有头衔的幸福和宁静的使者,手里的证书闪闪发亮。”但是现在的嘉莉已经一跃成为了当红女演员,他们的地位或是原地不前,或是一落千丈。“一旦他们所代表的世界不能再诱惑她,其使者的名誉扫地也是理所当然的事,即使赫斯渥以其原有的潇洒容貌和辉煌事业再次出现的话,现在他也不能令她着迷了。”

曾经的嘉莉作为美国下层人民中的一員,在物欲横流的世界里苦苦挣扎。那时的她还天真良善,在希冀漂亮服饰与宽敞房屋的同时也渴望爱情与亲情。可是到了最后,除了金钱和贪欲的满足,嘉莉又得到了什么呢?读完《高老头》后,被主人公因金钱而起的各种遭遇所感动,嘉莉发出了这样的感叹:“她已经知道,在他的世界里,就像在她自己眼前的处境里一样,没有幸福可言。”嘉莉几乎得到了自己想要的一切,但是却再也得不到“幸福”,对于此时的她而言,无论是杜洛埃还是赫斯渥,还是身为打工妹时曾憧憬的一切美好生活,都已经失去了全部的意义。嘉莉尚且能在喧嚣过后感受到灵魂的空虚,更多的人则是在奋斗的过程中失去了理智,臣服于充满物欲的实用主义社会。他们丧失了人性的温情,变成了只有贪欲的人肉机器。

由此,小说全文几乎全部的人际关系都在“金钱”的诱因下崩坏殆尽,本书也通过各种错综复杂的人际关系变迁向我们展示了二十世纪初美国城市家庭的困境。父母与子女之间、夫妻之间、兄弟姐妹之间的关系不复纯粹,极容易因为物化而扭曲。人们对金钱财富的极度追求和对物质的强烈占有欲荼毒了人的心灵,亲人之爱堕落成了赤裸裸的“金钱关系”。家庭成员之间无法相互理解,毫无亲情可言。[2]而这种破坏是不可逆转的,建立在金钱上的关系是脆弱的,一旦物质基础受损,那么再坚韧的感情都会出现致命的裂痕。而人们在利益驱使下不由自主作出此类行为的时候,依然意识不到自己已然成为了金钱的奴隶——这正是金钱对人性美好最为不动声色的侵蚀和消解。“我们的文化还在中间阶段,既不是兽性的,因为它已经完全受本能的支配;也还不是人性的,因为它也不完全受理性的支配。……作为野兽,它就受生命力的支配;作为人类,他还没有完全知道要听从于生命力。他在这种中间阶段里左右摇摆——既没有被本能拉过去和自然界融合无间,也不能使自己和自由意志取得和谐。”[1]从德莱塞对全书内容及人物之间关系的深刻剖析中,可以看到他对物欲社会中美国居民荒芜的精神沙漠的深深担忧。他写作《嘉莉妹妹》的本意是让读者更深刻地认识到,社会转型,阶级分化的特殊历史时期尔虞我诈的现状和美国式“成功”的幻灭。《嘉莉妹妹》的精神价值,也正在于字里行间对被金钱打碎的信仰,以及对人类正常情感的深切追思。作者已经认识到,底层阶级的群众不应该被物欲的压制阉割精神,而是应该努力的寻找属于自己的一片天地,找到心灵的慰藉以及命运的归宿。《嘉莉妹妹》不仅是对二十世纪初美国都市的别样反映,同时对当今生活在商品经济社会的人们的思想有着深刻的警示作用。

参考文献

[1]德莱塞.《嘉莉妹妹》[M].潘庆舲译.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3.

[2]钟诗华.论《嘉莉妹妹》体现的美国城市社会价值观[J].南方论刊,2008.10.

(作者单位:武汉大学文学院)

猜你喜欢
美国文学德莱塞嘉莉妹妹
省时间的办法
省时间的办法
省时间的办法
美国文学作品中华人形象变化
波特小说中矛盾的宗教观
A Naturalistic Reading of Sister Carrie
以《嘉莉妹妹》和《平凡的世界》为例比较中国梦与美国梦的差异